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也给环境造成了潜在不明的风险,由此影响到环境风险规制的顺利展开.依靠专家和技术官僚掌握的技术治理范式不适应当前环境问题,由于公众理性的"觉醒"与专家理性的缺陷,弱化的公众参与和强势的专家理性结构矛盾成为环境风险规制的现实困境,亟需公众的有力介入.而公众作为最普遍的群体,具...  相似文献   

2.
俞阳  赵锐  冯珂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853-14861
为促进地铁施工企业采取规范化施工,减少潜在的安全和环境风险,本文构建了公众监督参与的地铁施工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策略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借助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了双方策略行为的演化趋势,探讨了奖惩激励机制和公众监督对博弈双方策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政府的惩罚与奖励水平较低时,博弈系统不存在演化均衡策略;奖惩激励机制和公众监督均能有效引导企业采取规范化施工以确保环境质量;对企业无序施工按60天连续计罚时,企业与政府策略行为达到 (规范化施工, 定期检查) 的稳定均衡,相应均衡点为 (0, 0.775);此外,公众监督参与是引导企业-政府合力改善施工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公众科技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弱影响公众对科技的认知深度和运用能力,以及科技风险发生时公众对科技风险的防范能力.问卷调查表明,韶关市公众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科技风险防范知识较为欠缺.在当前我省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宏观战略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我市公众科技风险防范知识的教育,增强公众的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公众的科技风险防范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4年和2019年的微博数据,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探析京津冀地区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特征,结果表明:1)公众对非遗文化感知在2014—2019年呈现增强趋势,感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呈现由北京和天津双中心向京津冀全域扩散、由剧场这类单一类型场所向多种文化场所扩散的趋势,非遗文化类别从传统戏剧和曲艺为主向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等多种非遗文化类别扩展;2)公众情感的正负趋向分析可以为非遗文化活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以人为本的视角,公众情感态度总体是积极正向的,正负情绪趋向主要受非遗项目认知、周边配套设施便利程度、现场体验等方面的影响;3)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既丰富了非遗文化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京津冀各地之间,特别是北京与津冀之间的交流与空间联系,与地理学上的距离衰减规律不一致,体现了文化联系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关联的差异特点,而非遗文化活动与文保单位或文化遗产地的关联,表明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意识在增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感知风险日趋成为认识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的重要切入点。由于电子商务拥有互联网这一特殊渠道,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感知风险相比传统购物感知风险具有新的内涵,同时出现了新的类型和表现形式。研究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有利于了解消费者,并通过积极引导或提供相应的信息来转移或降低感知风险,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促进电子商务蓬勃、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供水企业组建了局域网。由于它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使得企业在享受信息网络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种种危险,本文就供水企业局域网络的风险与安全防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公众参与下交通基础设施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风险分担再谈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如何规避企业再谈判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结果表明:当企业采取非机会主义行为策略所获得的收益小于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策略所获得的收益时,公众参与能促使企业采取非机会主义行为策略;在公众参与概率较低的情况下,规避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提高政府对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同的公众监督水平对政府处罚力度的要求不一样,在公众监督意愿较低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才能迫使企业转变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如风险感知的变迁和问题反馈解决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本研究对微博平台“新十条”发布后两个月内所涵盖的约30万条帖子进行了数据挖掘与实证分析,深入探讨社交媒体平台上风险感知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不同情绪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负面情绪“恶”的传播对风险感知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共享出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在提供便捷有效服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在面对风险时,人们倾向于搜索相关信息。文章试图探讨共享出行风险感知情景下公众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展开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信息需求、内部归因和渠道信任显著增加了公众对风险信息的搜索;风险感知正向影响公众对共享出行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因;外部归因与信息需求呈正相关,而内部归因对信息需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风险情景特征对大学生冒险倾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情景是个体冒险倾向与行为产生的条件,在实验条件下可通过对情景特征的设计和操纵达到研究个体冒险倾向的目的。实验通过设计三类情景特征,即情景的性质、类别和量,考察其对个体冒险倾向的影响。结果证明三类特征均对个体的冒险倾向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方式、程度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偏小,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失衡。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陕西缺少一个具有活力的文化消费市场。当前,培育和建全陕西的文化市场,是将陕西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介绍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推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地球上除森林之外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无定河是黄河中游较大的一级支流,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本文分析了无定河湿地管理现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湿地公约》对于湿地鸟类的定义,陕西省目前记录到的湿地鸟类为9目、20科、104种,对陕西省湿地鸟类的数量分布特征以及重点物种的数量分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陕西省田径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和竞技能力的年龄结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调查,筛选出男、女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年龄、最佳竞技能力形成阶段年龄等若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陕西省优秀径赛运动员的年龄分布具有明显的项群特点,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为20~25岁,径赛运动员的平均运动寿命为8年,保持3~5年。结论田径训练应该按照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把握各个竞技年龄段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训练,以实现训练效益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陕西黄河湿地渔业水域进行评价分析,加强湿地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2007,2008年度陕西黄河湿地渔业水域全面监测和重点指标动态监测分析,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水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陕西黄河湿地渔业水域环境状况存在大的差异,湿地渔业养殖水域中大水面水质状况较好,中型水面次之,精养池塘受氮磷污染比较严重。结论提出了增强保护、加强管理和推广健康养殖等科学的改良和保护措施,对于渔业发展及湿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5月1日起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和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在为期一年的查阅资料、现场探勘、重点详查与座谈访问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讨论的方法,对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激素,对陕西省关中地区推广品种及育成品系共12个材料幼胚脱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值在65.9% ~ 100.0%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芽率在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多数材料在2种培养基间的波动趋势具有一致性;培养基中附加的6-BA在促进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的同时却加重了胚发芽程度.12种供试材料的脱分化性状结果说明,小偃22、陕麦150和小偃54综合性能上表现出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胚性化能力强及生长旺盛等特点,可用作基因转化研究的遗传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ArcMap10.1软件支持下,以陕西省的93个县为研究单元,采用地统计分析法和热点聚类法初步探索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陕西省整体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2)陕西省人口在关中地区呈同心圆式的分布。(3)陕西省人口在空间上呈不均衡分布。(4)陕西省人口热点区分布范围由小到大分别是:中间区、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结论政府部门可以调控人口迁移数量,使人口在空间上合理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霾日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6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兰州市霾日的气候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70,80年代兰州市霾日发生较频繁,但整体呈减少趋势,尤其90年代开始大幅下降;兰州的霾日一年内各季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秋末和冬季,12月份最多,强度最强的霾日也集中在冬季;时次分布上春、夏季8:00出现霾日最多,而秋、冬季14:00最多;一年中霾日数成"U"型分布,与地表气温呈负相关,气温越低,霾日出现的概率越高;风速小于2m/s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70%也是霾发生的主要气象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