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墨子·经上》记载:“圜,一中同长也”,其大意为圆这种图形有一个中心,从这个中心到圆上各点长度相等.这是中国古人对于圆这一几何概念的定义,用现代数学语言描述即为“圆是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所有点的轨迹”.圆作为初中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在历年中考数学试卷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从各地命题的方式来看,除了直接考察圆的基础知识以外,一类隐圆问题也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用数学归纳法证题,关键在第二步,即从“n=k 时命题成立”,推出“n=k+1时命题也成立。”对于这一步骤,如果变换一下形式,则可以化繁为简.下面本人举两例谈点体会.欲证形为  相似文献   

3.
数学题的巧解妙证,是对常规解法而言的,常规解法是基础,是重点,巧解妙证是提高,是难点,解题教学中,在牢固掌握常规解法的基础上.经常注意探求巧解妙证,不但能锻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敏捷,养成遇到问题善抓本质的习惯,而且还可以沟通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提高解题的技能与技巧.从而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本文试以初中数学题目为例,对巧解妙证的途径作一点探讨。一、着眼于“源”,立足于“本”“源”指数学定义和公理,“本”指由数学定义和公理导出的定理、公式、性质和法则等。着眼于“源”,立足于“本”,就是指  相似文献   

4.
在几何中 ,证明两角相等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之一 ,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 ,是平面几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因而成为中考的一个热点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依据很多 ,本文拟给予归类说明 ,供读者参考 ,愿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一、利用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来证 .当所要证相等的两个角是一三角形中的角时 ,我们优先考虑的是能否利用“等边对等角”来证 .例 1 已知 :如图 1 ,在四边形ABCD中 ,AD =BC ,P ,M ,N分别为AB ,AC ,BD的中点 .求证 :∠PMN =∠PNM .分析 :欲证∠PMN =∠PNM ,观察图形 ,可以发现∠PMN和∠PNM都是△PMN的内角 ,因此 ,只要证出它们所对的边相等 ,即PN =PM ,然后利用“在同一三角形中 ,等边对等角”即可推出结论 .证明 :∵P ,M ,N分别为AB ,AC ,BD的中点 ,∴PN =12 AD , PM =12 BC .又∵AD =BC ,∴PN =PM .∴∠PMN =∠PNM .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或“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来证 .当所要证相等的两个角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内角时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能否...  相似文献   

5.
争鸣     
问题  问题 59 (新教材数学第一册 (上 )P33练习题 :“用反证法证明 :在△ABC中 ,∠C是直角 ,则∠B一定是锐角 .”我们知道 ,反证法证题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所要证的结论的反面是什么 .那么 ,“一定”的反面是“一定不”还是“不一定”呢 ?观点 1 “一定”的反面是“一定不” .如 :“∠B一定是锐角”的反面是“∠B一定不是锐角 .观点 2 “一定”的反面是“不一定” .如 :“两个整数的和一定是偶数”的反面是“两个整数的和不一定是偶数” .谁是谁非 ?问题 6 0  我们应怎样向学生说明学习函数的必要性 (要求 :题目自拟 ,以小论文的…  相似文献   

6.
陈传熙 《数学通讯》2023,(2):21-24+32
通过比较、猜想、推证、延伸,给出“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文[1],[2],[3]分别给出了勾股定理的“简短证明”,文[4]给出了“一个更为简短而且整洁的证明”.本文运用圆的基本知识再给出一个前所未见的简证.  相似文献   

8.
我在预习时看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它后面的“证明从略”吊起了我的胃口.我想:“你证  相似文献   

9.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 ,相切关系很重要 .要掌握“切线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要搞清切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切线的判定方法有 :①直线l与⊙O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 ,直线l与⊙O相切 .②圆心O到l的距离d =r ,则直线l与⊙O相切 .③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综合起来有两类 :(1)已知垂直 ,证半径或作垂线证半径 .(2 )已知半径 ,证垂直或连半径证垂直 .现分别举例说明 :第一类 :已知垂直 ,只需证半径 .如果所给直线不知过不过圆上某点 ,其证明方法是“作垂直 ,证半径” .例 1如图 ,在Rt△ABC中 ,∠B =90° ,∠A的平分…  相似文献   

10.
由于家庭作业长期停留在解题模仿水平,且过度练习现象普遍,导致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采取师生在课堂完成全部“教与学”活动,教师不留统一书面家庭作业的教学形式,使每个学生课下、校外轻负非放任,自主学习日有所得,实现家校共育,“全员”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规矩     
规我矩是我国古代的两件器具。一般都认为分别是画圆和画方(画直角从而画矩形——当然包括正方形)的画图工具。其实,在古代,规和矩不仅是画图工具,而且还是校验圆形和方形的器具。古籍《周礼·考工记》等均载有“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的说法。在《诗  相似文献   

12.
有的同学在解答立体几何题时 ,经常发生“跳”(步 ) ,“离”(图形与书写相脱离 ) ,“省”(省略关健步骤 )等现象 .乍一看去 ,结果 (论 )正确 ,似乎没有问题 ,但仔细推敲 ,毛病还真不少 .一般来说 ,经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毛病 .1)画了图形 ,未标出有关字母 ;2 )作了辅助线 (或面 ) ,未交代成图过程 ;3 )实、虚线不分或图形位置摆放不合理 ,立体感差 ;4)求空间角与距离时 ,只算不证等等 .为了使同学们在答题时更加严密、规范、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实际中 ,我们总结出“作—证—点—算”四步答题法 .这“四步”的具体含义如下 .“作” ,即…  相似文献   

13.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灵活多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在解这类问题时,往往需要将数列的通项代入要证的不等式中,而此时的“代入”显得尤为关键,需要一定的技巧而不是一味地“死代”、“硬代”.本文将举例说明这些技巧.  相似文献   

14.
“向量”的概念现已引入中学 .“平面向量”已成为高中数学试验教科书中独立成章的内容 ,它的引入给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 .不仅如此 ,“平面向量”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 :数形结合、构造建模、化归转换、平移变换等 ,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其创新活力 .本文就如何利用“向量”这个有力工具 ,简捷而富有创意地解决中学数学的某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1 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简”用平面几何中有的证明是很繁琐的 ,如线共点、点共线的问题 ,若用向量法证之 ,则比较简便 ,也无需添加辅助线 ,证线共点的问题只…  相似文献   

15.
在几何中 ,证明两角相等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之一 ,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 ,是平面几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因而成为中考的一个热点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依据很多 ,本文拟给予归类说明 ,供读者参考 ,愿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一 .利用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来证当所要证相等的两个角是同一三角形中的角时 ,我们优先考虑的是能否利用“等边对等角”来证 .例 1 已知 :如图 1 ,在矩形ABCD中 ,E为CD的中点 .求证 :∠EBA =∠EAB .分析 :欲证∠EBA =∠EAB ,观察图形 ,可以发现∠EBA和∠EAB都是△EAB的内角 ,因…  相似文献   

16.
刘康宁 《数学通讯》2003,(20):40-42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法 .根据实数的有序性 ,在证明不等式A>B或A 相似文献   

17.
证明几何定值问题历来是我们学习几何的一个难点.同学们遇到这类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有效的证明方法,就不难攻克这座“堡垒”. 这类问题一般可有两个步骤,可概括为:“特殊位置探定值,一般情况证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统编教材《几何》中,“三点共线”问题是不乏其例的.这类问题是平面几何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对“三点共线”问题之所以感到困惑和棘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无章可循”,觉得证明三点共线问题无据可依,不好下手,不象证明四点共圆那样有规律.二是感到“有口难言”,知道那样证,就是说不清,往往似是而非,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19.
垂直关系是空间元素间的重要位置关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各种垂直关系中最关键的是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以下简称“线线垂直”),要证“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常化为证“线线垂直”,由“线线垂直”常可得“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  相似文献   

20.
不等式在证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些问题用构造不等式去推导,不蹈常规,见解独到,证明简捷. 一、寻觅题设或结论的固有规律进行“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