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杂化和有机化合物性质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合物的骨架原子是个杂化了的碳原子。以各种不同杂化态的碳原子为骨架,组成了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现在已经知道,不只是碳原子在组成化合物时发生杂化,氮、硫和氧等许多非金属和金属原子在组成分子时,都发生了杂化。在由各种不同杂化态的原子组成的有机分  相似文献   

2.
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及激发能存在着良好的同系线性规律。前文曾用HMO法对多联苯体系的同系线性规律进行了讨论,说明了对联多苯的共轭作用比间联多苯强,而后者共轭作用很弱,这可从光谱得到证实。近来,徐光宪等探讨了同系线性规律的量子化学基础,根据多烯中键长交替现象提出了MHMO法。  相似文献   

3.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常作为分离、检驯和鉴定有机物质的方法基础,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的许多研究工作,找到了分子结构和某些物理性质的关系,从而使物理性质也有些象化学性质一样可以用来判明或测定物质的结构,因此,对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的深入理解,在学习和工作中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着重论述常见的物理性质,和这些性质的意义、规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一种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泡沫(EPANF).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系数分析仪、临界氧指数分析仪和热重分析(TG)等表征了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EPAN)结构和EPANF的泡孔结构、压缩强度、隔热性能、阻燃性能和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所用发泡剂含量为18%,泡沫体的表观密度为0.179 g/cm~3时,EPANF泡孔均匀微细,闭孔率高,泡孔平均粒径为350μm左右.随着表观密度增加,泡沫体压缩强度增大,热导率系数增大,隔热性能略有下降,但其临界氧指数变大,阻燃性能提高.当表观密度为0.363 g/cm~3时,EPANF的压缩强度达到最大为5.63 MPa.EPANF的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为333、381℃,其700℃的残炭率和1000℃的残炭率分别为65.8%和58.2%,耐热性和耐烧蚀性较普通线性酚醛树脂有明显提高.EPANF作为热结构材料和烧蚀材料有望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5.
有机物的分离和分析是人类认识和改造有机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有机化学在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主要界面点上,有机物的分离和分析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对有机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有机物分离和分析技术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研究基础上合成出分子式为{Ag~2(hpb)(ClO~4)~2[(CH~3)~2CO]~2}1(hpb=C~6Ph~6)的二核银配合物,并制备出自由配体hpb的单晶2,其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将这两种化合物与先前研究结果比较发现,配合物的分子空间结构不仅依赖于阴离子大小、溶剂性质,还取决于溶剂类型和自由配体的分子空间结构与排列,并且这种结构变化导致了导电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有机溶剂中联苯和联三苯的电化学氧化聚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胜云 《电化学》2000,6(4):428-433
应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和反射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 0 .10molL 1四氟硼酸化四丁铵 二氯甲烷溶液中联苯和联三苯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聚合 .结果表明 ,联苯和联三苯经氧化后在溶液中偶合成聚合物 ,生成的聚合物沉积在铂电极表面 .聚合反应是通过单体氧化后生成的自由基离子偶合进行的 .聚合物的生成量与单体氧化生成的自由基离子的量有关 .由于联三苯的氧化电位低于联苯 ,因此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前者在铂电极上的聚合沉积速度较快 .聚合过程的吸收光谱红移说明随着电解的进行 ,氧化的联苯和联三苯的自由基离子聚合成长链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对甲基苯磺酸和氧化钙为原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在室温下培养配合物[Ca(H2O)4](p-CH3C6H4SO3)2。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检测确定其晶体结构,并详细描述了配合物的配位行为和晶体结构特点。由数据可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磺酸根离子和水配位,属于Triclinic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a=6.3663(11)nm,b=6.7987(13)nm,c=12.544(2)nm,α=83.807(3)°,β=89.197(3)°,γ=71.206(3)°,V=510.87(16)nm3,Z=1。此外,研究了该配合物对Biginelli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效果较好(CCDC:2094911)。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桥联的三苯烯分子为模型化合物, 自行设计一系列分子, 用半经验AM1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3-21G水平上对其进行结构优化. 在B3LYP/3-21G优化构型基础上, 用INDO/CIS和B3LYP/3-21G方法计算其电子吸收光谱和碳原子化学位移. 结果表明, 母体化合物中取代基的数目、供电子能力和立体效应将影响其LUMO-HOMO(最低空轨道-最高占据轨道)能隙、空穴注入性能及热稳定性. —CN和—OH的存在将使化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的第一吸收峰及主要吸收峰与母体相比发生红移. —CN上的C原子受N原子影响化学位移出现在低场, 与—CN相连的C原子由于具有较大的电子云密度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 骨架上的C原子化学位移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合成了7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了液晶基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效应对单体及其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发现在液晶基元的末端引入极性或可极化的原子基团提高了单体的熔点和液晶相的热稳定性;液晶基元的长径比越大,单体的熔点和清亮点越高;聚合使单体的液晶稳定性增加、液晶相温度范围变宽;侧链液晶基元的极性、刚性和空阻越大,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越高;酰胺基团无论是在分子的末端还是在连接部位,都使单体的熔点和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提高,但在分子末端时液晶相较稳定,作为中心桥键时不利于液晶相的稳定形成.  相似文献   

11.
刚性碳棒(直线元素碳链)Cx桥联的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LnMCxM′L′n′由于其在一维分子导体、液晶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引人注目。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LnMCxM′L′n′化合物的合成、性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Burroughes等首次报道聚对亚苯亚乙烯的电致发光以来,由于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在平面显示(特别是大面积显示)方面具有其他显示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因而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合成方法、加工性能、发光颜色的调控以及器件性能等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Fenske-Hall分子轨道法(PHMO)研究了苯桥联分子簇的电子结构和成键.在这些分子簇中,苯以多种形式配位,导致苯分子中π电子不同程度的极化。这些配位模式也许与苯在不均一性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模型相联系。在这些分子簇中稳定电子组态的价电子数符合9N-L规则。  相似文献   

14.
存在着大量异构体是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例如,化学式均为 C_2H_6O 的乙醇和甲醛,由于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C_2H_5OH 和 CH_3OCH_3,使得二者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完全不同。测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与分子量,定出化学式,仅完成了鉴定的初步工作,有的还需定出立体构象,才算完成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双Suzuki偶联反应一步合成了2种含硫甲基的芴-苯结构化合物2,7-二(4-硫甲基苯基)-9,9-二己基-芴(a)和2,7-二(2,6-二甲基-4-硫甲基苯基)-9,9-二己基-芴(b).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以及分子轨道理论计算表明,位阻较小的化合物a具有更好的共轭性能,其最大紫外-可见吸收波长达到351nm,比两端苯基含4个邻位取代基的化合物b红移了38nm;化合物a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达到410nm,为典型的蓝光化合物,比化合物b红移了43nm.化合物a和b都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59%和65%,在光电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的目的有四个。其一是证明三岔共轭体系Ⅰ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遵循同系线性规律。其二要证明在Ⅰ的末端二个分支中,只有一个是端基,而另一个是代基。第三点要证明的是Ⅰ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可用扩大的同系方程来近似地表示。最后要证明的是,呋喃环的端基当量为2,环中的氧原子几乎没有参与共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聚乙烯的生产和应用都有较大的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对聚乙烯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研究工作正引起国内外重视。为此,我们对一系列国产LDPE进行了溶液性质、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系统测试和研究,探索了聚乙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国产HDPE与日本5000S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吲哚啉螺苯并吡喃与香豆素衍生物为原料,用DcC缩合酯化法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8种新的具有光致变色和发光性能的化合物,确定了结构,研究了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光致变色性.所得化合物同时具有光致变色和发荧光的双重特性,而且荧光光谱中有两个激发波长,每一个波长对应产生一个不同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20.
讨论有机化合物氢化学位移和其酸性的关系,推导并建立了有机化合物的酸离解常数(pKa)、酸值(pH)和氢化学位移值(δ)间的定量式,确定了有机物酸离解常数与酸值是不同的,指出用酸离解常数表达有机物酸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