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制备了二苯卡巴腙键合硅胶,研究了此键合硅胶的性质及对常见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行为,发现对水中痕量Hg(Ⅱ)有好的选择性富集效果,通过实验对富集条件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对Hg(Ⅱ)的最大富集率可达100%,最大吸附量为1.84×10-3mmol g。该键合硅胶对于水中痕量Hg(Ⅱ)的富集分离与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富集作用,富集倍率为540。可在Cd(Ⅱ)、Ni(Ⅱ)、Co(Ⅱ)、Mn(Ⅱ)等多种金属离子存在下对Hg(Ⅱ)进行选择性富集。  相似文献   

2.
制备和表征了一种新的酞菁键合硅胶,三-β-(辛巯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研究了该键合酞菁硅胶作为HPLC固定相的基本色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可以分离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镍)的4种异构体,也可以观察到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无金属酞菁的4种异构体,而商业C18(VERTEX Eurospher)却只能观察到两组峰,表明这种酞菁键合硅胶固定相在分析、分离一些取代酞菁异构体方面比商业C18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3.
4.
键合反相硅胶的简单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智  何延红 《化学通报》1998,(12):57-57
用柱层析分离天然有机物时,经常遇到的困难是:尽管选用了各种各样的淋洗剂体系,还是不能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据笔者经验,这时若变换固定相(如将硅胶换成氧化铝、聚酰胺、硅藻土或采用反相键合硅胶等),可能会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可见,丰富固定相的种类对有机化合...  相似文献   

5.
6.
制备了氨丙基键合硅胶(SiO2-N)、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胶(SiO2-2N)、二乙烯三胺基键合硅胶(SiO2-3N)、三乙烯四胺基键合硅胶(SiO2-4N)、四乙烯五胺基键合硅胶(SiO2-5N)、五乙烯六胺基键合硅胶(SiO2-6N)和聚乙烯亚胺基键合硅胶(SiO2-nN),一步法制备的SiO2-N和SiO2-2N的胺基键合密度高达2.07 mmol/g和1.71mmol/g,两步法制备的SiO2-nN的胺基键合密度为0.02mmol/g,其余胺基键合硅胶中胺基密度约为0.50mmol/g。这7种胺基键合硅胶被用于水溶液中常见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分别加入10 mL 400 mg/L的Pb2+溶液(pH 5)和20 mg胺基键合硅胶进行吸附,10 h后,Pb2+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SiO2-N、SiO2-2N、SiO2-3N、SiO2-4N、SiO2-5N、SiO2-6N和SiO2-nN对Pb2+的吸附量依次为131.28、138.98、85.37、75.22、61.87、79.12和114.06 mg/g,这些胺基键合硅胶在吸附Pb2+方面均非常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7.
魏芸  樊立民 《分析化学》1998,26(10):1218-1221
介绍了3种同孔径不同键合基团的大孔径硅胶聚合物键上的合成,3种填料是在100nm孔径硅胶上键合乙烯基后,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二乙烯基苯共聚形成HDSI填料;与甲基丙烯酰胺共聚形成PAMSI填料;与顺丁烯二酸共聚再与乙二胺反应形成PFMSI填料。比较了它们对蛋白质分离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何国亮  达世禄  王忠华 《色谱》1993,11(4):232-233
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多孔微粒硅胶键合,生成末端带有α-环氧基活性功能团的键合硅胶(Epoxy-activated Silica Gel,ESG)。ESG是进一步合成色谱固定相的重要中间体,用带有氨基、羟基官能团等亲核试剂进行开环,能合成多种疏水色谱  相似文献   

9.
对水体中痕量锰的C18键合硅胶富集/AAS法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该法测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及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常温下对于10^-6mol/L浓度的锰,pH5.50~6.50范围内,螯合剂用量在0.20~0.40mL范围内时,测定结果最佳;且酒石酸、HA、柠檬酸、葡萄糖的质量浓度达1.00mg/L时对测定无影响。该法测定水中锰离子的浓度,检出限为0.03umol/L(3σ),在0.50~5.00umol/L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酸性铬蓝K键合硅胶的制备、性质及其富集、分离痕量元素的研究张玉果,刘锋,李克安,李冬梅,吴燕昇,童沈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ACBK·SG,预富集与分离,分光光度法,Pd(Ⅱ),Pt(Ⅳ)本文在制得键合型改性硅胶的基...  相似文献   

11.
凝胶渗透色谱用大孔硅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Cl、LiCl~KNO33组分盐,通过一次焙烧扩孔,制备了孔径4×102~1×103nm的大孔硅胶,其孔容可达0.8mL/g,孔度为0.6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可用于GPC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7以下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不同孔径的大孔硅胶基质的制备、二醇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对蛋白质的色谱分离;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硅胶孔隙度的影响;探讨了流动相中盐浓度和pH对蛋白质保留时间、柱效、分离度的影响以及硅胶孔径对键合密度和分离性能的影响。该种大孔固定相相对于常规多孔固定相具有小的比表面积、柱容量低、从而有利于生物大分子的微量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核苷与碱基的苯胺甲基键合硅胶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苯胺甲基键合硅胶固定相(PAMS)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核苷与碱基的方法;研究流动相有机溶剂浓度、磷酸缓冲液pH值、离子强度对核苷和碱基在该键合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及分离选择性的影响,用磷酸缓冲液(pH=4)为流动相快速分离了部分核苷与碱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3种取代芳香酸类化合物在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CCSP)上的色谱行为,考察了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对CCSP分离取代芳香酸类化合物的影响,探讨了该固定相对芳香酸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机理,并应用于实际样品复方水杨酸搽剂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含量的甲醇-0.02 mol.L-1NaH2PO4(pH=2.5)流动相体系中,三组芳香酸标准混合样和实际样品中四种主要成分在CCSP上实现基线分离。与ODS柱相比,在相同条件下,CCSP对这类酸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对13种取代芳香酸类化合物的洗脱顺序与ODS具有显著差异,其中5种溶质在CCSP上的保留强于ODS,这说明不同保留机理的存在。研究表明,CCSP具有典型的反相色谱特征,但疏水性较ODS弱;除疏水作用外,n-π和π-π作用、氢键作用、电荷转移作用、偶极-偶极作用对分离也有贡献。CCSP对极性、电离性物质如水杨酸、对硝基苯甲酸、3,4,5-三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邻溴苯甲酸等具有较强的保留;由于CCSP较弱的疏水性和多种分离机制,邻氯苯甲酸和苯甲酸在CCSP上的保留不会像在ODS上那么强,且分离度明显优于ODS。  相似文献   

15.
以大黄酸为原料,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简便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键合硅胶固定相(RBSP),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对键合固定相色谱性能的影响,并以含酸性、中性和碱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为溶质,评价了RBSP的色谱性能.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C18柱作参比,研究了该键合硅胶作为HPLC固定相对两种大豆异黄酮化合物和几种生物碱基的分离,并对其色谱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RBSP)具有较好的反相色谱性能,同时由于键合相中含有酚羟基及酰胺基团,能为多种溶质提供作用位点,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具有明显优势,且分离速度快,可有效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硅烷化处理改性硅胶分离富集痕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华  何应律 《分析化学》1994,22(8):812-815
将硅胶用二氯二甲基硅烷处理后,能降低硅胶对极性物质的吸附,增加其对非极性物质或弱极性物质如5-Br-PADAP等大多数螯合剂的吸附,同时使改性硅胶适应的PH范围扩宽,对金属离子的净化学吸附增大,使用寿命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有机试剂键合硅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蕾  刘锋 《分析化学》1997,25(10):1157-1160
介绍几种偶氮,卟啉,三苯甲烷类有机试剂键合硅胶的合成方法,研究其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PP.SG吸附性能最佳,对BSA吸附平衡1h即可达到,最大吸附率为90%,最大吸附容量为12.2mg/g。  相似文献   

18.
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十二烷基氯代吡啶,辛基磺酸钠,辛基三乙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硅胶,纯水和硅胶,矿化水界面上的吸附作用,探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对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基本不影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带负电固体表面的吸附;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却使本来吸附量就不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带负电的固体表面上不再吸附.在矿化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比在纯水中明显降低.从硅胶表面吸附机制解释了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19.
Column packing materials are alway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n this paper, a new preparation method of 3,5-dinitrobenzoyl-bonded silica gel stationary phase (DNB) for HPLC was developed by using N-(β-aminoethyl)-γ-aminopropyl-methyldimethoxy silane as coupling reagent.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surface concentration of 3,5-dinitrobenzoyl ligand is 2.082 μmol m−2, according to the carbon content of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hromatographic performance of new packing was evaluated by using different solute probes, such as alkylbenzenes, polycyclic hydrocarbons (PAHs), phenols, naphthalene derivatives, nitrophenol positional isomers, and sulfonami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NB was of the reversed-phase packing kind with weak hydrophobicity and versatile chromatographic property compared with octadecyl silane. The charge transfer between the dinitrobenzoyl ligand and the analyte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eparation of phenols and naphthalene derivatives. In addition, electrostatic, hydrogen-bonding, and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bove separations, which improve the selectivity of DNB for solutes. An advantage of DNB is that it is suitable for the separation of the bas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without a capped process because the spacer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can shield the residual silanols from DNB.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05, 23(3)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