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二阶微扰理论建立了对具有超精细耦合结构的多组分复杂EPR(顺磁共振)谱的解析拟合方法,并以丝素蛋白-Cu(II)配合物的EPR谱为例进行解析分析,从而有效地解释了Cu(II)离子在蚕吐丝过程中的作用.该方法和应用程序能为类似问题的解决(如Fe(II)、Mn(II)、V(III)及其它顺磁性离子配合物EPR谱的解析)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钆(Ⅲ)混合阴离子配合物的电子顺磁共振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离子Gd^3 和Eu^2 体系在室温下可得到清晰的电子顺磁共振(EPR)图谱。由谱图可获取顺磁离子的自旋态、配位结构、晶体场强和电子能级等重要信息。Gd(Ⅲ)作为顺磁性的结构探针,在研究蛋白质结构和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已得到应用。但至今对Gd(Ⅲ)配合物EPR波谱研究报导不多,仅限于三元配合物和玻璃质固体掺杂Gd(Ⅲ)的波谱研究,且Gd(Ⅲ)波谱均具“U”谱特征(g-6.0,2.8和2.0)。本文研究了三种新的Gd(Ⅲ)四元配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EPR谱,得到一些新 的结果,并利用自旋Hamilton理论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图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光谱方法研究了四环素(TC) Cu(II)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能与四环素(TC)及Cu(II)形成的配合物发生反应,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随着配合物类型及DNA浓度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当四环素与铜形成1∶1型配合物时,较低浓度的DNA能与配合物以嵌插方式相互作用,而较高浓度的DNA与该配合物除了发生嵌插作用外,还存在另外的作用方式;当四环素与铜形成1∶2型配合物时,DNA与该配合物则主要以嵌插方式相互作用,并且这两种配合物与DNA的嵌插作用均是通过四环素配体插入的.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合成出的Schiff碱配体和Co(II)配合物为母体, 设计了Schiff碱配体和具有三维结构的Co(II)配合物.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 B3LYP/6-31g(d)-FF方法对具有开壳层电子组态Co(II)配合物及相应配体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Schiff碱配体形成配合物后分子的二阶NLO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这是由于金属Co2+离子在配合物电荷转移(CT)过程中起到了桥的作用, 对分子的二阶NLO响应直接贡献不大. 结合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 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中, 对分子二阶NLO系数的主要贡献是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跃迁.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VOSO4与脯氨酸(Pro)、邻菲咯啉(Phen)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173K)EPR波谱,根据不同pH下的EPR谱变化,利用Johnson的加合规则,并结合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推测了它们的可能结构.利用波谱参数计算了配合物的键参数,利用电子光谱数据计算了配合物的晶体场参数,讨论了它们的成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水分子的配体(Phen或Pro)数目增加,键参数减小,配合物共价性增强,同时得出Phen与VO(II)配位能力比Pro强得多.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双(2-取代-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表征了它们为平面正方型配合物,中心离子和配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2.在STZ-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其中双(2-乙基-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在10mg/kg的剂量下灌胃给药,能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示出良好的抗糖尿病的作用.该配合物毒性低,对正常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855.9mg/kg.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双(2-取代-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配合物, 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表征了它们为平面正方型配合物, 中心离子和配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2. 在STZ-糖尿病小鼠模型上, 其中双(2-乙基-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在10 mg/kg的剂量下灌胃给药, 能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显示出良好的抗糖尿病的作用. 该配合物毒性低, 对正常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855.9 mg/kg.  相似文献   

8.
高恩君  李浩洋  刘祁涛 《化学学报》2005,63(13):1225-1230
合成了配合物[Pd(L-tyr)2]•0.5H2O单晶(L-tyr为酪氨酸根).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空间群. L-tyr的羧基氧原子和氨基氮原子与Pd(II)离子配位, 形成两个五元螯合环的平面结构. 配合物分子之间存在配位螯合环-配位螯合环的弱相互作用、苯酚环-苯酚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以及水分子与配体之间的氢键作用. 水溶液中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为1017数量级, 表明配体与离子形成较强的配位共价键. 配合物与鱼精DNA作用的紫外光谱、CD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 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并以插入作用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9.
以实验合成出的Schiff碱配体和Co(II)配合物为母体,设计了Schiff碱配体和具有三维结构的Co(II)配合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FF方法对具有开壳层电子组态Co(II)配合物及相应配体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chiff碱配体形成配合物后分子的二阶NLO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这是由于金属Co2 离子在配合物电荷转移(CT)过程中起到了桥的作用,对分子的二阶NLO响应直接贡献不大.结合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中,对分子二阶NLO系数的主要贡献是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跃迁.  相似文献   

10.
高恩君  李浩洋  刘祁涛 《化学学报》2005,63(13):1225-1230,i004
合成了配合物[Pd(L-tyr)2]·0.5H2O单晶(L-tyr-为酪氨酸根).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L-tyr-的羧基氧原子和氨基氮原子与Pd(Ⅱ)离子配位,形成两个五元螯合环的平面结构.配合物分子之间存在配位螯合环-配位螯合环的弱相互作用、苯酚环-苯酚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以及水分子与配体之间的氢键作用.水溶液中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为1017数量级,表明配体与离子形成较强的配位共价键.配合物与鱼精DNA作用的紫外光谱、CD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并以插入作用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1.
孔德轮  高保娇  李刚 《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1):1399-1403
采用粘度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 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 采用光谱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P4VP与Cu(II)离子的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 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配合物的热性能. 结果表明,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05的P4VP, 其c*为15 mmol•L−1(按P4VP中的链节量计算). 在稀溶液中P4VP与Cu(II)离子形成可溶性的分子内配合物, 表观配位数为9~10;在亚浓溶液中, P4VP与Cu(II)离子发生分子间配合作用, 由于配位交联, 形成不溶性的配合物P4VP-Cu(II), 配位数为3. P4VP与Cu(II)离子形成配合物后, 玻璃化温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吡哆醇与锰(Ⅱ)、钴(Ⅱ)、铜(Ⅱ)和镉(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达摩尔电导、比移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和分析,推断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贾卫平  焦勇  杨频 《化学学报》2007,65(14):1348-1352
以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与Aβ肽相互作用中铜、锌两种金属离子竞争取代的可能机理. 结果表明, 锌离子不能竞争取代准螺旋配合物[Cu-H13(Nπ)-Y10(OH)], 不影响其聚集抑制作用; 配合物[Zn-H14(Nτ)-V12(CO)]和[Zn-H13(Nτ)-E11(CO)]中的锌离子能被铜离子所取代, 配合物构象无明显变化. 另外, 铜离子还能取代简单桥联模式[H13(Nτ)-Zn-H14(Nτ)]中的锌离子.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配合物[Ni(tricine)2]•6H2O单晶, 其中, tricine为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配体以一个氮原子和二个氧原子与中心Ni2+离子配位, 生成八面体构型配合物. 配合物分子之间靠丰富氢键形成稳定的二维结构. 用紫外光谱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与鱼精DNA、腺苷三磷酸和腺嘌呤的作用情况, 并就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种Cu(II/I)配聚物及超分子,(1)[K2Cu2(ox)(btec)(MeOH)2]n,(2){[Cu(pdc)(H2O)2]· H2O}n,(3)[Cu(cyan)(phen)]·H2O (H2ox:草酸, H4btec:均苯四甲酸, MeOH:甲醇, H2pdc:2,5-吡啶二羧酸, phen:邻菲啰啉, Hcyan:氰尿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固体紫外-可见(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具有三维(3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2)是具有二维(2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但又通过氢键进一步连成了三维(3D)网络,(1)与(2)的中心金属均为Cu(II)离子;(3)为含Cu(I)的单核配合物,但又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它成为2D超分子化合物.配合物SPS结果显示,配合物(1)-(3)在300-800 nm范围内都呈现光伏响应,表明三者均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讨论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维数、配体种类、中心金属离子价态及配位微环境对SPS的影响,并将SPS与UV-Vis光谱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6.
Cu(Ⅱ)Fe(Ⅲ)Cu(Ⅱ)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志红 《化学研究》2000,11(3):41-42,48
合成了三种以草酸根为桥联配体的异三核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及室温磁矩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在Cu(Ⅱ ) Fe(Ⅲ ) Cu(Ⅱ )离子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合物[Ni(tricine)2]•6H2O单晶, 其中, tricine为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配体以一个氮原子和二个氧原子与中心Ni2+离子配位, 生成八面体构型配合物. 配合物分子之间靠丰富氢键形成稳定的二维结构. 用紫外光谱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与鱼精DNA、腺苷三磷酸和腺嘌呤的作用情况, 并就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合成并表征了固体三元配合物[Pd(phen)Cl2] 1. 以1和DNA的组成小分子腺嘌呤(ade)反应, 获得双核配合物单晶[Pd2(phen)2(ade)2]Cl2•4.5H2O (2). 配合物2为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nma, 晶胞参数a=2.1709(9) nm, b=1.4378(6) nm, c=1.2274(5) nm, α=β=γ=90°, V=3.8311(3) nm3, Dc=1.729 g/cm3, Z=4, F(000)=2004, R1=0.0766, wR2=0.1526. phen配体以两个氮原子与钯(II)离子配位, 按生物学原子规范标号, ade以N(3), N(9)原子与钯(II)离子桥联配位, 形成双核混配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大黄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梁慧  程惠  王军 《化学学报》2011,69(8):925-930
以天然大黄酸为原料合成了三种大黄酸金属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差热、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分析测定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结果表明配合物组成为ML2•2H2O [M=Cu(II), Fe(II), Mn(II)|L=rhein(失去1-OH中质子)]. 并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清除超氧自由基(O )、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对比研究. 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 金属配合物抗氧化活性均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钌(II)配合物[Ru(bpy)(H2iip)2](ClO4)2 [bpy=2,2’-联吡啶, H2iip=2-吲哚基-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在DMSO溶液中对卤素离子的识别性质. 结果表明该配合物能比色和荧光双重光谱高选择性识别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