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璐  周勇 《化学教育》2021,42(17):13-16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20年3月发布了《PISA 2024:科学评价策略愿景与指导框架》,计划在2024年PISA科学测评框架中引入一个新的评估领域--“科学身份”。以该框架为基础,探讨科学身份的内涵、科学身份建构的阶段性过程、科学身份评价的重点维度,以及科学身份评价对科学教育实践和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晶 《化学通报》2012,(3):284-288
徐光宪对科学理论合理性的评价是从理论概念与物质结构要素的对应、科学理论解释性的强弱等方面进行的。他认为化学学科有独特性,化学反应以及与化学反应相关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研究,是化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与问题领域,化学在该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并不能被还原为物理学。徐光宪用自己的多维分类法对知识进行分类,提出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做出发现,在研究中亦利用分类进行思维和方法创新。用数学化的方法实现化学研究的精确性,借用模型抽象理论、简化研究程序,综合使用多种仪器设备、将旧仪器引入新领域、拓展仪器的功能,徐光宪为自己的研究需要改进和发明新工具的同时,还为其它研究者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4.
周仕东 《化学教育》2005,26(8):15-17
“科学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要素,并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科学问题都需要去探究,而应该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化学》2014,(7):I0001-I0002
<正>2014年5月26日北京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自17世纪的科学革命开启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以来,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方法和规范,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卓越的科学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思想源头,是促进社会繁荣昌盛、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12):70-70,F0003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分离技术的分类,色谱变的基础上,对分离科学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正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A等报道内容:化学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包括化学、化工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与化学有关的研究成果栏目:评述、专题论述、论文、快报、亮点介绍等《中国科学:化学》编辑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编:100717  相似文献   

9.
《化学学报》2018,76(4):319-322
. 未来科学大奖[J]. 化学学报, 2018, 76(4): 319-322.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科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 《化学通报》2014,77(7):631-653
本文对2011~2013年我国高分子科学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文分为高分子化学、响应性高分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组装、超分子聚合物、光电功能聚合物、生物医用高分子、石墨烯/聚合物复合体系、聚合物杂化体系和高分子工程等10部分。近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高分子领域研究论文总量跃居世界第一,论文引用数跃居第二,在诸多分支领域中学科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快速增多,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我国高分子学者通过基础研究,为高分子工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创新也做出了许多贡献。本文还对本学科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展望。文中共引用了227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1.
<正>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A等报道内容:化学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包括化学、化工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与化学有关的研究成果栏目:评述、专题论述、论文、快报、亮点介绍等http://chemcn.scichina.com  相似文献   

12.
微粒作用观的科学学习价值及其科学建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03,24(6):6-10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从微观的角度科学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化学变化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本文在探讨微粒作用观科学学习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粒作用观建构的3个原则,以丰富的实例阐述了微粒作用观建构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科学本质教学设计是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的基础。本研究评估了35名职前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教学设计。数据源包括:科学本质教学设计、半结构化访谈、非正式访谈等多元数据。数据分析以“显性-反思性”教学为框架,分别从科学本质教学设计的目标设定、内容融合、情境创设、问题、讨论、反思等6个方面对职前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教学设计进行等级编码。研究结果表明,职前科学教师能够将科学本质作为认知性目标,挖掘课程材料中的科学本质内容,较好地设置科学本质的教学情境,但在具体实施科学本质教学设计的问题、讨论、反思时表现欠佳。这表明职前科学教师在将“显性-反思性”教学转化为具体的、实操层面的教学设计时仍然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4.
正鲍哲南,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可穿戴电子中心创始人和主任。因为人造电子皮肤的重要工作,她当选《自然》杂志2015年十大科技人物。她还获得了诸多的奖项,如最近的2017年美国化学会应用聚合物科学奖,2017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她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发明研究院院士。2004年加入斯坦福大学之前,她在贝尔实验室工作。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育》2018,39(9):17-17
正(刘知新读书札记)教学价值就是教学活动和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教学应该满足主体的需要。科学教学(化学教学是它的一个分支)发展到今天,应体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互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基本要求。《化学教学论》一书曾从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及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等4个方面讨论过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本概况为了发展对未来社会的能源、材料等一系列基础问题的研究,1965年日本学术会议向政府提出成立跨化学与物理学科的“分子科学”研究所的建议。此后,由文部省出面,组织了一系列委员会,对该所的科研方向、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和讨论。后因经费方面的原因,延迟到1975年4月才正式成立。地址在爱知县冈崎市,利用原爱知教育大学用地新建而成。从1975年开始,边建设、边工作,到1979年已基本将拟建实验室配齐。1984年又建成了化学研究专用中型同步辐射光源。  相似文献   

17.
1-辛烯/戊烯-4-醇-1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封麟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12):1609~16122-甲基-7-亚甲基-4,4,6-三氧螺[4,4]壬烷与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合反应竞聚率的测定/潘才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功能高分子学报.1992,(4):268~274CF_4等离子体表面氟化PTMSP膜/林晓(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功能高分子学报.1992,(4):306~311  相似文献   

18.
谈及道尔顿,人们首先想到是他提出的原子论及原子论对人类认识、科学进步的意义,但在深化教育改革、注重探究创新的今天,重新审视道尔顿科学研究的过程,我们将会被道尔顿勤于观察实验、善于质疑思考、勇于挑战创新的科学探究风格所迷住.  相似文献   

19.
20.
生物工程(又名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四大学科。微生物工程又名发酵工程,它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生产各种发酵产品。近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发酵菌种,并产生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