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庸  桑建平 《中国物理 C》1989,13(4):346-352
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的观点,阐述一种研究奇质量核集体态的微观方法.导出了模型哈密顿量并用于计算157,159Tb和155,157Gd的能谱.数值结果与实验定性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窦志国  井孝功  赵国权 《中国物理 C》1990,14(11):1031-1038
本文用格林函数方法并采用M-3Y力等效G矩阵元,对40Ca区域相邻核单粒能谱做了理论计算和讨论.计算中考虑了由吴式枢[1]提出的多重散射关射.所得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其中41Ca的单粒能谱比以往的RBHF结果有所改进,特别是解决了能级倒序的问题.结果表明:质量算符的二级近似对改善能谱值有一定的贡献,M-3Y力等效G矩阵元对这一区域的微观结构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3.
李训贵 《中国物理 C》1991,15(4):316-321
用α-α-Λ三集团模型和谐振子乘积态为基的展开方法,计算了9Be直到15MeV激发能的能谱.通过计算Lπ=0+,2+,1三个态的形状密度,确定了9Be处于上述三个态时的几何结构.并根据能谱的耦合特征和几何结构对能谱进行了K分类.  相似文献   

4.
PDHF方法应用于fp奇A核47Ti、47V、47Cr、49Cr的能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勇  廖继志 《中国物理 C》1997,21(6):541-547
将近似的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用于fp壳层区的奇A核:47Ti、47V、47Cr、49Cr,计算了它们的能谱,并与实验能谱作了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同时,对涉及到的核谱特性结合粒子加转子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核的能谱具有无排列极限能谱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三体势对含f玻色子的IBM1的O(6)极限能谱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dIBM1的O(6)极限下,引入d玻色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等效三体势,考虑f玻色子产生的八极态,导出了正负宇称态能谱解析表达式,并对过渡区偶偶核118Xe、120Xe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了与实验能谱符合更好的结果,然后用Staggering指数定量分析了正负宇称态能谱中的Staggering现象.  相似文献   

6.
邵建军 《中国物理 C》1994,18(10):943-948
采用以玻色子展开和MJS(ModifiedJancovici-Schiff)代换为基础的微观IBM-2方案,用直接对角化的计算方法,研究108—118Cd偶同位素集体能谱.计算结果与实验能谱作了比较,并对近满壳偶偶核中价质子空穴激发特性及影响能谱结构的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46.7MeV/u 12C轰击58Ni、115In、197Au反应发射α粒子的角分布和能谱.从速度表象中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中明显看到发射α粒子的三个源.用这三个源的运动源模型成功地拟合了α粒子能谱,所提取的强相互作用源参数符合费米气体模型计算结果,并讨论了能谱及拟合参数对靶的依赖关系.认为快速源实质上来自弹核碎裂或类弹核碎裂.  相似文献   

8.
三体势对O(6)极限能谱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黄生  廖继志 《中国物理 C》1992,16(10):954-960
本文在IBM哈密顿的基础上,考虑d玻色子之间的三体相互作用,引入了一种简单的等效三体势,探讨它对O(6)对称性的破缺.并实际计算了196Pt、134Ba、192Os、72—76Ge和124—130Xe等偶偶核的能谱,得到了与实验更加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种双金属接触的GaAs半导体探测器在14MeV中子辐照下的性能.测量了探测器经过1012n/cm2中子辐照剂量后的反向漏电流、电荷收集效率和最小电离粒子能谱,并且与60Co 1.25MeV光子辐照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对中子辐照引起探测器时间性能变化和辐照损伤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这种双金属接触GaAs探测器灵敏层分布的一种假设,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用气体电离室-半导体位置灵敏探测器望远镜测量了46.7MeV/u 12C离子轰击197Au,115In,58Ni靶时,在大角区发射的从Li到Mg的复杂碎片能谱;由各碎片的能谱提取了蒸发源的温度和碎片发射的最可几动能Ep,并与=Vcoul+2T计算的平均动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上提取的最可几动能Ep总是低于计算的.用A.Friedman简单的统计公式对复杂碎片的产额进行粗糙拟合,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奇奇核U(B)(6)×U(v)(12)×U(π)(4)动力学对称性的SO(6)极限情形.除计算能谱外,对体系的波函数、E(2)电磁跃迁几率和单粒子转移反应强度都进行了计算,并得到相应精确解.最后就198Au119188Ir111两核的实验能谱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叶宣化  王德焴 《物理学报》1965,21(3):546-559
本文基于裂变中子是从运动的碎片蒸发出来的假设,推导出中子能谱和角分布N(E,θ)的一般公式。同时较深入地讨论了三种不同吸收截面对裂变中子能谱、角分布的影响,并指出,相对于碎片运动方向0°附近的能谱形状较敏感地依赖于吸收截面。文中计算了Cf252(自发裂变)和U235(热中子裂变)的固定角度能谱,并与实验数据作了比较。结果表明:(1)应用光学模型的或常数的吸收截面计算的中子能谱与实验比较一致;(2)轻重碎片的平均中子数之比νlh(对U2351.45;对Cf2521.16)与其他计算的结果符合,而比直接测量的大;(3)在90°方向理论的中子能谱,比相应的实验低15—30%。  相似文献   

13.
A~190区超形变带能谱分析和自旋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星蕖  邢正 《中国物理 C》1991,15(12):1094-1100
利用宏观模型系统地分析了A~190区七个超形变核十五条超形变带的能谱,决定了超形变带的自旋值,用三参数公式计算了能谱,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1B(p,α1)8Be*(1)(2α)三体级联衰变中居间核8Be(1)衰变成两个α粒子的连续能谱呈马鞍形分布.编写了模拟三体级联衰变连续能谱的Monte-Carlo程序,计算结果表明:沿居间核8Be(1)运动方向α发射强度增强的各向异性分布,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揭示p+11B核反应中8Be(1)核α衰变各向异性发射.  相似文献   

15.
徐延冰 《中国物理 C》2004,28(6):601-606
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对102—114Ru,102—116Pd和104—116Cd等22个偶偶核分别在gds和gdsh两种不同的组态空间中作了形变HF计算.得到了长、扁椭球等基态或激发态的解.结果表明在质量数为102—116间的原子核存在形状过渡和形状共存现象,且单粒子能级随质量数及组态的不同而不同.两种不同组态空间中的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形变HF计算中1h11/2轨道的介入及填充与否对A~100区偶偶核的单粒子能谱及形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30MeV/u 40Ar+112,124Sn反应中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实现了前冲余核的测量.在不同的线性动量转移下用运动源模型拟合了后角的3He,α和6He能谱,发现3He的能谱斜率温度在124Sn系统中高于112Sn系统,而6He的温度在112Sn系统中更高,α粒子在两个系统中没有明显差别.用热核粒子蒸发过程衰变道的选择性对这种同位旋相关性进行了解释.GEMINI的计算不能重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和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IBFM)对稀土区的核进行了讨论.针对该区域核的特点,选用了Q.Q形式的Hamiltonian.计算了 182—186W,186—187Os的能谱及186W,186Os的E2约化跃迁几率,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将具有负宇称的fp轨道空间扩大到包含具有正宇称的1g9/2轨道,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对64Ge,66Ge,68Ge,70Se,72Se和74Se等6个偶偶核做了形变HF计算.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同时,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64Ge和74Se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其正、负宇称带的解,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M—3Y力等效G矩阵元,并利用折线图多体方法计算了210Pb、206Pb以及206Hg和210Po的低能谱.结果表明,M—3Y力等效G矩阵元基本上适用于此核区的核结构微观计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能谱(I)”的一个继续。对Bi208及Bi207计算的结果指出:实验与理论是十分符合的,从而再一次验证了独立粒子模型的观点及微扰方法在处理原子核能谱问题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