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德宇 《大学化学》1991,6(5):35-37
本文介绍了1990国际温标(ITS-90)的主要内容,从1990年1月1日起它正式替代现行的IPTS-68和EPT-76。新温标——ITS-90在整个测温范围内的连续性、精密度和复现性都比现用的温标有很大的改进。在附注中,对温度、温标作了扼要叙述,对国际温标的形成和历次重大修改作了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2.
李芝芬 《大学化学》1990,5(1):58-61
本文介绍了摄氏温标的定义,理想气体温标的实验基础及其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以及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对温标固定点选择的变沿;介绍了黄子卿对固定点——水的三相点测定的贡献;并简介了目前通用的国际实用温标IPTS-68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砷和砷的化合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含量被广泛应用。为准确测定样品中砷的含量,以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土壤中总砷含量为例,重点研究高价态砷(Ⅴ)还原为低价态砷(Ⅲ)的实验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条件优化,建立适合的实验方法。通过设计L9(34)正交实验,高价态砷的还原反应与四个因素有关,即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盐酸加入量和硫脲的用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结果表明,四个因素中硫脲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盐酸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通过对四个因素的多水平检验,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为:硫脲用量2.0 mL、盐酸加入量10%、反应时间20 min、温度20~35 ℃(即普通室温)。采用土壤标准物质验证优化后条件的可行性,得出砷的测定值在标准值范围内,RSD在2.2%~4.2%,精密度和准确性均满足质控要求。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使得操作简便易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宋国栋 《色谱》1988,6(6):383-384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果能够利用简单的式子计算出或者在表上查出某一温度下1ml空气中的水含量(mg/ml),就可以将该温度下的空气送入色谱柱,经分离后得到水的峰高(或面积)。从而计算出单位峰高(或面积)所代表的水含量(mg)。以此为基准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液体或气体样品中的水含量,可以省去配制标准水样的繁琐工作。为此我们推导出了空气中的水含量计算式。并利用此计算式和空气的相对湿度表进而计算、编制出了空气中的水含量表(mg/ml)。这样  相似文献   

5.
用中国计量科学院提供的量热基准苯甲酸标定了本实验室建立的精密静弹燃烧热量计,测定了四邻甲氧基苯基卟啉(T_(o—OCH_3)PP)和四对二甲氨基苯基卟啉(T_(p—N(CH_3)_2)PP)的标准燃烧能,并计算出标准生成焓。实验仪器等温环境潜水式静弹燃烧热量计,量热环境主要包括恒温水槽和量热筒外套两部分,水槽中的两个泵式搅拌器能使水槽中的水充分搅动。量热体系包括量热筒、筒内定量的水、氧弹、内加热器、内搅拌器、热敏电阻测温探头以及一支辅助检测温度计。量热  相似文献   

6.
利用称量法、饱和蒸气压法、流量法3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分析加湿气体标准物质中加湿量(水分的变化量),测定结果分别为4.66,4.68,4.70 g。依据3种方法的测量模型计算得到3个湿度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16,0.025,0.666 g。为加湿后气体湿度值的量值溯源提供了3种可靠的方法,为加湿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和水含量溯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丙烯酸(AA)以及PVA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 制备了PVA-P(AAEA-co-AA)半穿网络型(s-IPN)水凝胶. 红外分析表明, AAEA主要以烯醇式结构存在, 并且由于PAAEA, PAA以及PVA之间较强的氢键作用, 使得PAAEA以及PVA分子上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移向了低波数处. 电镜分析表明, PVA能贯穿于P(AAEA-co-AA)交联网络中, 从而有效阻碍凝胶的相分离|而XRD研究发现, 当PVA用量较少时, PVA能均匀的贯穿于凝胶网络中, 形成完善的互穿网络结构, 当PVA用量过高时, PVA不能有效地贯穿于聚合物交联网络中而出现结晶. 采用DSC对s-IPN水凝胶的体积相转变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s-IPN水凝胶的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在54.0至57.8 ℃之间, 并且随着PVA用量的增加, 凝胶的VPTT逐渐升高. 研究了该s-IPN水凝胶的抗压缩性能, 结果表明, PVA与P(AAEA-co-AA)形成的半互穿网络结构能有效提高凝胶的抗压缩强度, 其最大抗压缩强度可达8.4 MPa. 对凝胶的温度敏感性研究发现, 当外界温度低于VPTT时, 凝胶能保持溶胀状态|而当温度高于VPTT时, 凝胶的平衡溶胀度迅速下降, 表现为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导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含酯基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纯水和在质量分数为10%的甲醇-水(MAWR),乙二醇-水(EG-WR),丙三醇-水(GL-WR)四种体系中的集聚行为和胶束热力学;聚集行为参数包括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抗衡离子的解离程度(α)以及胶束的热力学参数,包括标准吉布斯自由能(ΔG_m~o)、吉布斯迁移自由能(ΔG_(trans)~o)、吉布斯烷基链胶束化自由能(ΔG_(tail)~o)、标准焓变(ΔH_m~o)和标准熵变(ΔS_m~o),均被计算和讨论。研究表明在所有的研究体系中,cmc值随着疏水链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加入的醇结构中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小,后变大呈U字形;胶束化过程都是自发进行的,并且在293.15 K下,胶束化过程是吸热的,在293.15 K上,胶束化过程是放热的;通过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纯水、有机醇-水混合溶液中的微极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溶剂中,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溶液微环境的疏水性越强;对于相同的Gemini表面活性剂,随着加入含羟基数目越多的醇,其微环境的疏水性越强。并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混合体系中形成胶束过程的焓-熵补偿曲线。  相似文献   

9.
在TMEDA(四甲基乙基二胺)-Na2O-SiO2-Al2O3-H2O体系(I),Na2O-K2O-Al2O3-SiO2-H2O-HCO3^--CO3^2^-体系(II)及Py(吡啶)-PrNH2(正丙胺)-HF-SiO2-H2O体系(III)中, 分别合成了纯相FER沸石及FER硅沸石。用粉末XRD, FT-IR, 29Si MAS NMR及TG/DTA等表征其结构性质, 并用超微量电子真空吸附天平测定这些沸石样品对正己烷, 甲醇和水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各体系合成的样品虽然结晶度高, 呈现出FER沸石的典型结构特征, 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晶格微结构不同, 热稳定性与吸附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在(I)体系中合成的FER沸石层错缺陷少, 晶格完美, 正己烷与甲醇的吸附量可达到理论值, 结构破坏温度为1190℃。红外精细谱及29Si MAS NMR高分辨谱证明FER硅沸石具有十分完美的骨架结构。由于晶胞收缩, 它对正己烷与甲醇吸附量略低于理论值, 并呈现出高度的疏水性。它的结构破坏温度高于1300℃。在(II)体系中合成的FER型沸石结构缺陷多, 沸石孔中的钾离子不易被质子完全交换。它的正己烷与甲醇吸附量均较低, 而水的吸附量相对较高。吸附现象表明, 正己烷和甲醇都被吸附于FER沸石的十元环主孔道中, 分压较高时, 甲醇可通过八元环进入小笼, 而水的吸附性质则主要与各样品的Si-OH缺陷及骨架中的阳离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在大水油比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悬浮均聚的实验数据以及本体聚合实验结果 ,发现单体的水溶性对其聚合动力学有影响 ,不能用本体聚合动力学代替其悬浮聚合动力学 .为了能更好了解单体的水溶性对其悬浮聚合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影响动力学的原因 ,在MMA本体聚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 3个假设 :扣除溶于水相部分的单体量、增长和终止速率参数降低、少部分的油溶性引发剂被带到水相中 ,得到改进的悬浮聚合动力学模型 .运用该模型能很好预测水油比、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等对MMA悬浮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且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1.
有机纯度标准物质定值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标准物质作为参考标准广泛应用于色谱分析领域。有机标准物质化学纯度定值技术是赋予标准物质准确量值的关键。纯度定值技术包括直接测量主组分的方法和扣除杂质的方法。直接测量主组分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定量核磁法(qNMR)、元素分析法和滴定法(重量滴定和容量滴定)。扣除杂质的方法要测量所有可以检测到的杂质组分,然后将其扣除来计算主成分的含量。典型的扣除杂质的方法是凝固点下降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并结合水分测量、残留溶剂测量和无机杂质测量进行分析。该文总结了有机标准物质化学纯度的多种定值技术(2000~2012),比较了多种定值技术的优缺点与局限性,并对有机标准物质化学纯度定值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差示扫描量热仪温度检定/校准用系列标准物质[GBW(E)130174-130177]该系列国家标准物质由正辛烷、正十八烷、硫酸银、石英砂组成。采用高精度凝固点测量装置和相变温度测量装置定值。除能用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57℃、28℃、426℃及573℃区域的温度校准或检定外,还可用于热机械分析仪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一水铝土矿与三水铝土矿烧失量的差异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造成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式考察了硼酸锂熔融制样过程中铝土矿的烧失量损失情况;运用理论计算分析了烧失量的损失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一水铝土矿绘制工作曲线来测量三水铝土矿样品时,将导致三水铝土矿中各组分测量结果偏高;烧失量的差异对主量元素测量结果影响较大,而对微量元素测量结果影响较小;待测物质的烧失量与基准物质烧失量差异越大,测量结果的偏差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用建立的非水溶剂电位滴定法测定纯度标准物质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RDX)和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HMX)的含量,用电位滴定曲线准确确定滴定终点。对两种标准物质测定过程和标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RDX含量测量结果为(99.710±0.188)%;HMX含量测量结果为(99.703±0.189)%。  相似文献   

15.
<正>国防科技工业应用化学一级计量站差示扫描量热仪温度检定/校准用系列标准物质[GBW(E)130174-130177]该系列国家标准物质由正辛烷、正十八烷、硫酸银、石英砂组成。采用高精度凝固点测量装置和相变温度测量装置定值。除能用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57℃、28℃、426℃及573℃区域的温度校准或检定外,还可用于热机械分析仪(TMA)、热膨胀仪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在相应温区的温度校准。该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温度调制差示扫描量热(MDSC)研究了鸡蛋白溶菌酶在纯水及二甲基亚砜(DMSO)/水混合溶剂中的热变性过程, 探讨了酶的浓度、扫描速率和共溶剂的含量对热变性行为的影响规律. 在纯水溶液中, 溶菌酶的变性焓(△Hm)随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而在DMSO/水混合溶剂中, 变性温度(Tm)随DMSO体积分数的增大向低温方向移动, 变性峰变低变宽; 当DMSO体积分数达到70%后, 热变性曲线变成了一条光滑的直线. 另外, 在纯水溶液中溶菌酶的MDSC图除了出现DSC中可观察到的主吸热峰(I)外, 在峰(I)的前面还出现一个小而对称的吸热峰(II), 并且当体系中有DMSO存在时也未能观察到此峰. 当溶菌酶浓度增大时, Tm(II)移向低温, △Hm(II)减小, Tm(I)与Tm(II)之间的距离变长. 吸热峰(II)的出现被认为是由于水溶液中溶菌酶二聚体的可逆离解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在280-500K温度范围内用自动绝热量热计测量了(n-C_(12)H_(25)NH_3)_2CdCl_4的热容。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发现一个固-固相转变,其相变温度,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332.4±0.1)K,(48.35±0.33)kJ·mol~(-1)和(145.5±1.0)J·K~(-1)·mol~(-1)。结合已发表的(n=C_(12)H_(25)NH_3)_2MCl_4(M=Mn,Zn)的相交参数讨论了此类配合物的中心原子对其相变的影响。[MCl_4]~(2-)配位方式的不同被认为是该类配合物的相变热参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标准物质是具有准确量值的计量标准,在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工程特性量的测量中,都使用标准物质传递量值,以实现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在分析仪器的检测/校准方面,人们根据被检仪器对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与其标准值的符合程度,或根据被检仪器的有关技术指标的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规程或标准要求来判断仪器的计量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荧光标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荧光技术原理、荧光的影响因素、荧光标准的分类,阐述了物理传递标准和化学标准(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的优劣势和主要应用领域。目前常见的荧光标准包含波长光谱标准、(相对)发射光谱响应值标准、(相对)激发光谱响应值标准、荧光强度标准、荧光量子产率标准等类别。简述了现有商业化和研究中的各类荧光物理标准和化学标准,并介绍了各类标准的应用领域和特点。荧光测量系统的表征、荧光类设备的性能验证以及相关荧光量的准确测量,对于荧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280-500K温度范围内用自动绝热量热计测量了(n-C~1~2H~2~5NH~3)~2CdCl~4的热容。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发现一个固-固相转变, 其相变温度, 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332.4±0.1)K,(48.35±0.33)kJ.mol^-^1和(145.5±1.0)J.K^-^1.mol^-^1。结合已发表的(n-C~1~2H~2~5NH~3)~2MCl~4(M=Mn, Zn)的相变参数讨论了此类配合物的中心原子对其相变的影响。[MCl~4]^2^-配位方式的不同被认为是该类配合物的相变热参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