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Na HTe为碲源,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制得Cd Te前驱体(A);A分别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法(1)、水热合成法(2)和水浴回流法(3)制备了三种水溶性Cd Te纳米量子点(Cd Te-1t~Cd Te-3t),其结构经XRD和TEM表征。利用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考察了反应时间(t)对Cd Te-1t~Cd Te-3t荧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微波功率400 W,温度96℃,微波辐射5 min]下,可快速制得Cd Te-15,量子产率41.16%,粒径3.2 nm,抗光漂白性能较好;延长反应时间,Cd Te-1t~Cd Te-3t的特征发射峰和特征吸收峰均红移,量子产率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2.
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生物矿化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分泌的有机基质调制无机矿物的成核和生长, 形成具有特殊组装方式和多级结构特点的生物矿化材料(如骨、牙和贝壳)。仿生合成就是将生物矿化的机理引入无机材料合成, 以有机物的组装体为模板, 去控制无机物的形成,制备具有独特显微结构特点的无机材料, 使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仿生合成已成为无机材料化学的研究前沿。本文综述了无机材料仿生合成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代辉  安永林 《广州化学》2003,28(1):41-47
无机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了材料的许多特性,如传输行为、催化活性、分离效率、粘附、储存和释放动力学。具有管状结构纳米尺度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及由此带来的特殊性能正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化学研究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管材料的合成途径和进展。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由于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示踪、光电转换及光热治疗等研究中.通过调节纳米材料的组成、结构、尺寸及形貌等,可以有效地调控纳米材料的性能,已发展的化学合成方法在实现纳米材料性能的调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化学、材料学及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人们开始探索在纳米材料的合成中利用生物体系的调控网络来进行合成控制,以期更精确地控制纳米材料的结构及其性质,从而出现了纳米材料的活细胞合成方法.由于活细胞内的反应均受到精确调控,如果能被科学地利用,将可望实现纳米材料组成、结构、尺寸、形貌和性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无机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利用一水硫酸氢钠、六水三氯化铁、五水四氯化锡、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和水合硫酸铁催化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物理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无机合成化学提供日益增多的新固体合成材料,由此发展起来无机固体化学新领域。这是无机合成学科近代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并且向着化学和物理学的交界继续前进,其边缘特点是:不但合成理论与合成技术是化学与物理学的综合,而且产品的纯度检验和性能指标的鉴定,大部分依赖于物理方法,因此对于新的无机合成工作  相似文献   

7.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冯守华  徐如人 《化学进展》2000,12(4):445-457
本文从极端条件合成、软化学合成、特殊凝聚态和聚集态制备、形貌与尺寸修饰、缺陷与价态控制、组合化学合成、计算机辅助合成、理想合成与生物模拟合成等几个侧面, 阐述近年来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无机多孔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物化性能在化工、能源、环保等相关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无机多孔材料的当前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微孔、介孔、大孔材料和大孔-介孔、大孔-微孔、介孔-微孔以及大孔-介孔-微孔等复合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无机多孔材料在室内、外等环保催化领域的应用,特别介绍了多孔材料对于消除移动源污染的应用。最后,对当前无机多孔材料在制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无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无机晶须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武  靳治良  张志宏 《化学进展》2003,15(4):264-274
本文综述了无机晶须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以"硼酸铝晶须产业化"项目为代表的无机晶须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无疑将对我国高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还对几种典型的无机晶须材料--SiC晶须、Al18B4O33晶须、K2Ti6O13晶须、CaCO3晶须、Mg2B2O5晶须、莫来石晶须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现状作了概述,并就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固态化学和无机合成学术会议是化学及相关领域的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每2-3年召开一次。会议已经分别在长春(1986年)、合肥(1988年)、哈尔滨(1990年)、天津(1992年)、成都(1995年)、福州(1997年)、武汉(2000年)、长春(2002年)、北京(2005年)、广州(2008年)、上海(2010年)成功地举办了11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磷酸锆的一些性能。它是一种可以制成粒状适合于柱操作使用的极稳定的合成无机离子交换剂的一个代表。它在磁性溶液中具有高达~5meg/g的交换量,表现出多功能团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典型的性能。当磷酸根对锆的比数低时,由于阴离子保留在原来锆盐的结构上,所以附带具有阴离子交换的性能。阳离子可以在凝胶结构的酸式磷酸盐基团上迅速而可逆地交换。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分配系数已经测定过。它表现出了可供分离上应用;由于水解,当温度提高时,它的交换量是减小。它在高达300℃时,对水的稳定性说明了可以用于高温系统的水处理及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三类新型的无机金属聚合物—原子簇聚合物、金属配聚物和金属有机/金属配聚物的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海娇  姚明恺  谢伟  刘月明  吴鹏 《催化学报》2007,28(10):895-899
以无机固体硅胶和硫酸钛为原料,利用无机盐在多孔载体表面自发分散的基本原理,通过热处理先形成具有类似于钛硅分子筛Si-O-Ti键的无机SiO2-TiO2前驱体,然后以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晶化成功合成了TS-1分子筛.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表明,SiO2-TiO2前驱体中钛主要呈高分散状态,其中高分散的钛在水热晶化过程中基本进入了TS-1分子筛骨架,而以锐钛矿相存在的钛则基本不变.当SiO2-TiO2前驱体处理温度为450℃,SiO2/TiO2摩尔比为40,晶化温度为160~170℃,晶化时间为48~72h时,合成的TS-1分子筛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最好,与经典有机法合成的TS-1分子筛的催化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成为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由有机小分子与无机组分杂化而成的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共沉淀法、非水相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后嵌入法等.并对有机一无机杂化一维纳米材料的二次转化,如通过二次转化获得功能性一维氧化物、碳氮化物、硫属化合物及高分子杂化纳米材料,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Ge-132中的无机锗含量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主要来自GeHCl3中的GeCl4,而无论哪种锗原料合成Ge-132,GeHCl3都是中间产物.与用金属Ge和GeO2制备Ge-132的工艺比较,用GeO2的盐酸溶液比用金属Ge在高温下与HCl气反应制备GeHCl3更利于降低Ge-132中残留的无机锗含量.  相似文献   

16.
无机离子交换剂磷酸钛的合成及其吸附色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合成了无定形及微晶形无机离子交换剂磷酸钛及苯基磷酸钛,测定了它们的组成,比表面积和孔径。探讨了将其作为气固色谱吸附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这可能成为无机离子交换剂类物质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17.
1949年Meinhard和Hall第一个在薄层上探索无机离子分离,他们的工作是在氧化铝和硅藻土与淀粉紧密胶合的混合层上做的,采用辐射层析分离锌和铁。但在这前后,薄层色谱(TLC)的研究,仍然多以有机化合物为对象。直至1960年Seller详细报告应用硅胶薄  相似文献   

18.
无机纳米材料在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过去几十年间关于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物矿化过程赋予了生物体合成含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的能力。微生物体系合成的无机纳米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正成为纳米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我们主要聚焦于微生物体系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机理、影响因素、材料分类及其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微生物体系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历程,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
水热法合成钛硅酸盐新型无机离子交换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型的结晶水合钛硅酸盐(CST),并用XRD、SEM、DTA-TGA、X-荧光方法对它进行了表征。在1mol/L HNO3的水溶液中,CST对Cs交换量为0.63mmol/g,在pH=3时,CST对Cs的交换量达最大为1.6mmol/g,表明CST可以在酸性水溶液中作为Cs的离子交换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