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自行研制的同步辐射软X射线多层膜综合偏振测量装置, 对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3W1B软X射线光束线的偏振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给出了多层膜偏振元件起偏前后的测量结果, 测量能量为206eV时, 经反射镜、光栅等光束线光学元件后输出的线偏振度(起偏前)为0.585, 经多层膜偏振元件起偏后输出光的 线偏振度达到0.995.  相似文献   

2.
软X射线多层膜色散元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健林  马月英 《光学学报》1994,14(11):204-1209
介绍研制软X射线多层膜色散元件的初步结果,结合M0/S1、S/S1色散元件的研制实例,讨论了包括设计、性能模拟计算、镀膜工艺、检测等在内的制备过程,这些元件将在X射线光学和X射线光谱学的有关研究工作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熊刚  刘文汉  吴自勤 《物理》1999,28(5):285-289,313
对目前的几种软X射线光学元件的性能作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综合介绍了多层膜作为软X射线光学元件的新进展。同时对多层膜光栅这种新型软X射线光学元件的原理、性能、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同步辐射软X射线源用于软X射线探测元件定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于惯性约束聚变诊断的软X射线探测元器件的能量响应曲线定标,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B1束线,束流为20—80mA,光子能量为250—1000eV,通量约为1012photon/s·mm2·mr2·0.1%band width)及反射率计靶室,采用AXUV-100硅光二极管作源强绝对监测.对X射线二极管(XRD)及金刚石光电导探测器等五种探测元件进行能量响应曲线定标,获得初步实验结果,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王占山  崔明启  付绍军  夏绍建 《物理》2005,34(10):753-757
介绍了50—2000eV软X射线能区偏振光学元件的发展现状,阐述和分析了几种偏振光学元件的性能,并说明了这些偏振光学元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发展了一种普适的多层膜设计方法,这种方法除可设计一般的周期多层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根据选定的评价因子,设计不同要求的非周期多层膜。用磁控溅射方法完成软X射线多层膜制备,X射线衍射、卢瑟福背散射、俄歇电子谱和反射率的相对测试用来表征多层膜结构和特性,所得结果说明多层膜的结构完整,周期参数正确。用离子束溅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一定反射率和透过率的软X射线半反半透分束镜;分析了Ag和Zr衰减膜中的杂质含量与分布及其对衰减膜特性的影响,并对衰减系数进行了修正,为实验提供优质的衰减膜。  相似文献   

7.
软X射线多层膜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俊霞  马月英 《物理》1998,27(6):358-360,337
文章主要介绍了近十年来软X射线多层反射发展现状以扩制备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介绍了软X射线多层膜在软X射线光学中的的些应用。  相似文献   

8.
软X射线多层膜与衰减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发展了一种普适的多层膜设计方法,这种方法除可设计一般的周期多层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根据选定的评价因子,设计不同要求的非周期多层膜。用磁控溅射方法完成软X射线多层膜制备,X射线衍射、卢瑟福背散射、俄歇电子谱和反射率的相对测试用来表征多层膜结构和特性,所得结果说明多层膜的结构完整,周期参数正确。用离子束溅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一定反射率和透过率的软X射线半反半透分束镜;分析了Ag和Zr衰减膜中的杂质含量与分布及其对衰减膜特性的影响,并对衰减系数进行了修正,为实验提供优质的衰减膜。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3W1B软X射线光束线上利用自行研制的同步辐射软X射线综合偏振测量装置对Ni的M2,3边附近(60—70 eV)进行了软X射线磁光(magneto-optical)法拉第效应(Faraday effect)的偏转测量,实验装置主要由起偏器,检偏器,样品架,圆形钕铁硼永磁铁和MCP探测器组成,偏振元件(起偏元件和检偏元件)均采用反射式非周期性Mo/Si宽带多层膜.实验采用反射起偏和反射检偏的模式,得到一系列能量范围在60—70 eV间的法拉第偏转角结果, 关键词: 软X射线 磁光Faraday效应 综合偏振测量装置 宽带多层膜  相似文献   

10.
崔明启 《物理》1996,25(2):122-124
简单介绍了BSRF软X射光学实验反射率计装置,并给出了近年来本组在软X射线多层膜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同步辐射软X射线接触显微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行恕  贾成芝 《光学学报》1995,15(11):568-1571
软X射线显微术适合于自然状态下生物样品的高分辨率显微成像。软X射线接触显微术是X射线显微成像方法中最简单也是迄今唯一到接近理论分辨的方法。本文阐述软X射线接触显微成像的原理和方法,并报告用合理肥步辐射光源进行软X射线接触显微成像的一些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同步辐射应用于软X射线探测器的标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同步辐射(SR)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同步辐射光源(BSRF)在专用光运行模式下,束流强度35—110mA,贮存环电子能量2GeV.标定前,首先采用1000PL/mm透射光栅作色散元件,对光源进行单色性研究,用面阵软X光CCD对光斑进行均匀性研究.在3W1B束线上,可用能区50—1550eV,通过不同材料前置滤片抑制高次谐波,获得单色性好于95%的单色光.几年来,对十余种ICF实验诊断用软X光探测元器件及设备进行了能量响应绝对标定.大量实验标定数据被用于ICF实验诊断,提高了ICF实验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北京同步辐射软X光反射率计装置及其物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安装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专门用于软X光多层膜研究的反射率计系统,给出了在该装置上测量得到的Al滤光片的软X光透射谱和Nb/Si多层膜的高角反射谱,用磁控溅射方法自制的Nb/Si多层膜样品在17.59um附近得到的反射率为32%.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W1B光束线产生的单色光作为光源,流气式无窗低压强双电离室作为气体容器,选择氩气作为实验气体,使用合适的公式和软件,实验测定了能量从180到2?70eV范围内若干压强点处光致电离截面与能量的关系曲线.发现在氩原子的L吸收边附近光致电离截面与压强有关:压强越低,截面越大.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5?0—2?0?5eV能量范围,理论与实验符合良好,但是在氩原子的L吸收边附近由于束线分辨率的原因,理论与实验有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5.
合肥同步辐射软X射线显微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行恕  徐向东 《物理》1996,25(2):104-111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首期建设的光束线之一用于软X射线显微成像研究。实验站现已装置初型的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镜,并正在进行亲一代的扫描显微建设,同时还使同步辐射光进行接触软X射线呈微成像研究,并对选取的一些生物样品进行了成像试验。本文介绍了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上软X射线显微术实验线站的建设及完成的一些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郑雷  崔明启  朱杰  赵屹东 《中国物理 C》2004,28(10):1121-1125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B光束线产生的单色软X射线分别测定了Al和Fe薄膜在L2?,3吸收边附近的光吸收截面.测量值与理论值比较在远离吸收边时偏差较小,并逐渐趋于一致,在吸收边附近有较大偏差,这主要归因于理论计算所采用的独立电子近似方法在吸收边附近是无效的.测量结果与若干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也进行了对比.虽然由于光束线分辨率和高次谐波的影响,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在实验能区有一定的偏差,但测量结果说明用薄膜透过率测定金属薄膜光吸收截面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软X光束线通量谱的绝对测量与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上用全吸收平行板充氙电离室作一级标准探测器,对硅光电二极管(AXUV—100)的效率在光子能量5—6.5keV进行了标定,建立了二级标准探测器;AXUV—100硅光电二极管在50eV-6keV有很好的线性响应,将其在硬X射线波段已标定的效率曲线外推到软X射线波段,并对BSRF3B1A和4B9B光束线在软X射线波段光子通量谱进行了初步地测量,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符合.在3B1A软X光学实验站,利用二级标准探测器对用于惯性约束聚变(ICF)的软X光探测器的灵敏度进行了标定,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进行的国内首次LLL型X射线干涉实验研究,在X光底片上观察到了Moire干涉条纹,为进一步利用X射线干涉技术实现纳米测量打下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e throughput of a Schwarzschild objective using undulator synchrotron radiation was measured. Conventionally, the throughput was estimated from the squared reflectivity of one multilayer mirror and from the obstruction ratio. However, we evaluated the transmission ratio from the input and output photon flux using a precisely calibrated monochromatic beam from an undulator light sour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objective has a maximum throughput of 8.5% at a wavelength of 13.9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