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东昆嵛山产油松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油松节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4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4%以上。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2.
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独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共分离出50个峰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共鉴定了40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 %以上。  相似文献   

3.
广东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野菊花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了最佳分析条件,共分离出54个峰,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1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8%。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木香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木香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重叠峰进行分辨,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总体积积分和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共鉴定了6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以上。其中主要有土木香内酯、巴西菊内酯、(Z)6,(Z)9-十五二烯-1-醇等。  相似文献   

5.
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共分离出59个蜂,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51个万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橡苔浸膏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芸  刘百战  朱晓兰  时亮  陈加林  宫梅  张龙根 《色谱》2000,18(3):251-253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橡苔浸膏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鉴定出24种化合物,共占挥发油总量的83%以上  相似文献   

7.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橡苔浸膏中的挥发油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 ( GC- MS)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 ,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鉴定出 2 4种化合物 ,共占挥发油总量的 83%以上  相似文献   

8.
沙枣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用自制的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装置从沙枣花鲜花中提取挥发油,测得其含量为0.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色谱分离出85个组分,质谱鉴定了其中47个组分,主要组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占总色谱峰面积的78.88%,IR和NMR为主要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
陈健  姚成 《分析科学学报》2006,22(4):485-486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野马追花蕾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实验结果显示,100 g野马追花蕾中挥发油提取量为0.8 mL,可分离出49个色谱峰,对其中所含的18个组分给出了参考鉴定,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56.34%。本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华  辛广  张兰杰  张博 《分析试验室》2008,27(2):111-114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从未处理和纤维素酶前处理的没药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38种和34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95%和70.05%。  相似文献   

11.
白千层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分析技术, 对植物白千层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这种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80 个以上的组分, 确认了其中的35 种成分, 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0 % 以上。  相似文献   

12.
香芸火绒草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毛细管气相色谱/付里叶红外联用技术对青海产香芸火绒草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共鉴定出119个化俣物,占全部峰面积的96.8%。  相似文献   

13.
两种红景天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景天为藏族用药,藏名为"扫罗玛尔布",为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L.)植物,其根、茎、叶、花、种子均可入药。红景天性味甘、涩、寒,用于活血止血,清肺止咳。民间常用于治疗肺炎咳嗽、咯血、咳血、妇女白带、四肢肿胀,外用治跌打损伤、烫火烧伤。近年研究表明红景天具有强壮、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微波辐射及兴奋大脑和脊髓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延缓机体衰老,防治疾病等功能。因此在军事医学、航天医学及运动医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从各种红景天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酚类、黄酮及二者的甙类,此外还有香豆精、有机酸、蒽醌、甾类、萜类、生物碱、内酯、鞣质、脂肪、蛋白质等。红景天具有诱人香气,含有微量挥发油,但目前有关红景天挥发油的深入研究报道很少,我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分别对青海和云南红景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张峻松  姚二民  王建民  徐如彦 《色谱》2007,25(3):422-42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从树兰花中提取挥发油,得油率为2.64%。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树兰花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出54种组分,确认了其中的48种成分,其中有18种萜烯类化合物和12种酯类物质等成分,如α-蛇麻烯、亚麻酸乙酯、大根香叶烯-D、β-榄香烯、古巴烯、石竹烯、茉莉酮酸甲酯、β-蛇麻烯-7-醇和棕榈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一枝蒿挥发油化学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广顺 《有机化学》1987,7(3):209-212
新疆一枝蒿挥发油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通过 GC/MS/DS 分析,表明有三十九种化学成份,并确证了其中十八种的结构及含量。  相似文献   

16.
The complex nature of botanicals and essential oils makes it difficult to identify all of the constitue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lone. In this paper, automated sequential, multi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GC/MS) was used to obtain a matrix-specific, retention time/mass spectrometry library of 190 juniper berry oil compounds. GC/MS analysis on stationary phases with different polarities confirmed the identities of each compound when spectral deconvolution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oil. Also analyzed were distillates of juniper berry and its oil as well as gin from four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Findings showed the chemical content of juniper berry can be traced from starting material to final product and can be used to authenticate and differentiate brands.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白兰叶油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钦传光  陆忠娥  陈克潜 《色谱》1999,17(1):40-4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苏州产白兰叶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33个峰。鉴定了其中27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7%,并对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芳樟醇用气相色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山柰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山柰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桩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质量分数用并用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