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晖 《中学数学》2009,(9):10-12
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双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强调数学与实践的联系.这一点在新教材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建模"的概念、实施过程、教学案例和具体要求.对"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以及"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等培养目标作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新课改如何体现新<课标>是所有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开头就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特别是将锥体的三视图还原为原几何体的问题是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的热点内容,也是学生的难点.如何突破呢?笔者从教多年,经过实践找到一种将锥体三视图还原的简单可行的有效方法,即让顶点从其射影处"生长"起来.这里呈现出来共享.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下延伸、拓展的空间和时间,对有关课题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用内心体验与创造来学习数学,要为不同的学生尽可能设置不同的适合他们的学习素材,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设置延伸拓展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相似文献   

5.
<正>三视图通过平面图形的信息,描述了空间几何体在一定视角下的视觉效果.三视图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是对初中三视图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对于空间想象能力稍弱的同学来说,三视图的复原是个不小的障碍.课题组同学们的研究,给出我们对于三视图的认识以及还原策略.1几何体基本元素在三视图的中的呈现特点点和线是平面图形的基本组成元素,他们  相似文献   

6.
<正>空间几何中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能够由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得到它的直观图,同时也能由直观图得到它的三视图.空间几何中有一类问题是:给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欲求几何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相关元素.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题设,设置合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将视图中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放置在其中的背侧面(与读者正对面的平行面)、右侧面、下底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数学通报>2007年第11期,甘大旺老师在<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是唯一存在的吗?>一文中曾经指出:一个几何的三视图(外框都是正方形)如下图1所示,则其表示的空间几何体不唯一.  相似文献   

8.
科研能力必须在青少年时代就得到培养,所以高中数学新<课标>特别提倡探讨研究式的学习方式.事实上,无论是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解题教学,都有大量具有数学科研色彩的内容,若不抓住契机,就浪费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丧失了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科研门槛的大好良机.  相似文献   

9.
利用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确定或求最多(少)小正方体个数问题,是近几年中考考查三视图的热点之一.此类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掌握三视图的程度,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快捷地求出此类问题的正确答案,本文介绍一种"俯视图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0.
1 对本章教与学的基本认识 1.1 本章内容的数学分析 <立体几何初步>是新课程必修2的一章内容,也是高中学段立体几何部分的起始课程,它在土木建筑、机械没计、航海测绘等大量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立体几何体系相比,新课程对立体几何的体系结构作了重新设计,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人手,通过直观图、三视图,认识空间的基本几何体(柱、锥、球、台),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这种安排降低了立体几何学习入门难的门槛,强调几何直观,突出具体几何模型的使用,适当淡化几何的推理论证,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直观、具体的模型过渡到抽象定义,从自然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逐步习惯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空间几何题的三视图"是髙中数学新课程的新增内容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内容,主要题型就是给出几何体的三视图,计算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相关量.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是不能由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画出相应的直观图.快速、准确地解决三视图还原问题,首先要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对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药熟悉并掌  相似文献   

12.
<正>将空间几何体在直立投射面、侧立投射面及水平投射面上的正投影,分别称为主(正)视图、左(侧)视图及俯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三视图.三视图是表示空间几何体的一种常用形式,在工程建设、机械制造及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高考的重点.对于空间几何体,画出三视图比较容易,而根据三视图,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则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难点,高考试题对于三视图的考查重点,也在于此,即先将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再进行相关的计算,从而得到题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中,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内容约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和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第二课时学习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此部分内容是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之后,在尚未学习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教学的,可以为立体几何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这块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通过"实物模型—三视图—直观图"这样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认识空间几何体,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只有奠定了空间几何体的认知基础,立体几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三视图作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新载体,频频亮相于新课程高考试卷.考查侧重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对应的三视图互化,兼顾了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的量化和线面关系的定性考查,命题方式灵活多样,试题内容活泼、新颖.是一个稳定的高频考点,几乎年年有题,卷卷有题.三视图是在空间设置三个互相垂直的正立面(正对面、水平面、侧立面)为投影面,是在物体正放、视线正对着物体,依次从前向后、从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与之对应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数学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相似文献   

16.
<正>视图知识是新课标下的新内容,它可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空间观念."三视图"的考查自然也就成了中考的一个新热点.解三视图的问题就是把一个立体图形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本文从近几年中考题中选取几道相关试题加以归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课标(2011版)》课程目标首次创新地提出了"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由《课标(实验版)》的"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四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由"两能"发展为"四能"的意义、对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认识,谈点粗浅的体会.一、从"两能"发展到"四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7年上海高考数学不再分文理科,《〈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调整意见》将三视图由原来文科学生的拓展内容调整为所有学生的必修内容,因此,三视图必定成为新高考的热点之一.高考考纲要求学生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但纵观近几年上海文科卷和全国各地高考卷,知识的考查点往往是要求学生将三视图还原成空间几何体,这样一个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的内容时,也仅仅是告诉学生还原后的图形是什么,并不向他们呈现图形的还原过程,这更使学生感到三视图的还原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越发让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薄弱的学生无从下手,只能望“题”却步.笔者将数年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出简单几何体(主要是多面体)的三视图的还原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湖南高考数学试卷创造性地将<课标>倡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融于命题之中,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做到了从多个角度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其中数列创新试题构成了高考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对今年湖南高考数学卷中的四道数列创新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课标倡导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引导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这里结合一道高考题,加以说明.题(2019年北京卷第18题)已知抛物线C:x2=-2py经过点(2,-1).(1)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2)设O为原点,过抛物线C的焦点作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