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2-氨甲基吡啶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HL,C13H11N2OBr)的Zn(Ⅱ)、Cd(Ⅱ)、Co(Ⅲ)配合物[ZnL2]、[CdL2]和[CoL2]NO3·3H2O,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SOD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辉禄  高忆慈 《化学通报》2003,66(11):770-774
合成了 4种过渡金属硝酸盐与三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tb)和水杨酸 (Hsal)的新固体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 [M2 (ntb) 2 (Hsal) 2 ](NO3 ) 2 ·H2 O(M =Zn ,Co)、[M2 (ntb) 2 (Hsal) ](NO3 ) 3 ·3H2 O(M =Cu)和 [M(ntb) (Hsal) ](NO3 )·2H2 O(M =Ni) ,进行了摩尔电导率、热重、红外与紫外可见光谱、1HNMR等性质的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模拟SOD活性 ,用IC50 表征配合物的模拟SOD活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1,4,7-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环壬烷(L1)和1,2-双[N,N′-二(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壬基]乙烷(L2)铜配合物([CuL1](ClO4)(NO3)和[Cu2L2](ClO4)4])以及锌配合物([ZnL1](ClO4)2)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核酸酶活性和催化磷酸酯水解功能。两个铜配合物对DNA切割具有浓度、时间和pH依赖性。荧光和CD光谱实验表明[Cu2L2](ClO4)4能插入DNA双螺旋中。配位饱和的[ZnL1](ClO4)2和[Cu2L2](ClO4)4能催化对硝基苯磷酸单酯水解生成对硝基苯,[ZnL1](ClO4)2和[Cu2L2](ClO4)4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的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8×10-5min-1和5.9×10-6min-1。  相似文献   

4.
乙酰基吡啶Schiff碱Cu(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延民  解庆范  郑香平 《化学研究》2006,17(1):13-15,23
制备了乙酰基吡啶缩乙二胺Sch iff碱L及其N i(Ⅱ)和Cu(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光谱、UV-V is光谱、电导率和热分析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CuL](NO3)2.0.5H2O和[N iL](NO3)2.H2O.  相似文献   

5.
通过柔性配体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H2L)与和La(NO3)3.6H2O反应,合成了1个由2个H2L桥连的双核稀土配合物[La2(NO3)6(H2L)2].CH2Cl2(1),该配合物与(NH4)(PF6)继续反应生成了1个由2个NO3-离子桥连的双核配合物[La2(NO3)2(H2L)4](PF6)4.4H2O.2CH2Cl2(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2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和2为结构完全不同的2个双核结构,因抗衡阴离子PF6-有去阴离子的作用,配合物1中的NO3-离子被配体取代,导致配合物1的结构翻转,形成了1个新颖的双核结构2。  相似文献   

6.
采用Schiff碱配体2-乙酰吡啶缩邻氨基苯甲酰腙(L)分别与Cd(NO3)2·4H2O和Zn(CH3COO)2·2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合物[Cd L(NO3)2·H2O](1)和[Zn L2](2)。分别采用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2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对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配体L和配合物1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李理 《无机化学学报》2021,37(1):121-130
采用准刚性的双吡啶化合物3,7-di(3-pyridyl)-1,5-dioxa-3,7-diazacyclooctane(L),合成了4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NO3)(H2O)2(L)2]NO3(1)、[Co2Cl4(L)2]·CH2Cl2(2)、[Cd2(AcO)4(L)2]·4CH3OH(3)和[Cd2(NO3)2(CH3OH)2(H2O)2(L)2](NO3)2·2H2O(4)。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配合物2是24-元环状双核结构,而配合物3和4为多边形双核结构。在这些配合物中,双吡啶配体分别采用了单齿、trans-和cis-桥连3种不同配位方式。配合物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三种新的希夫碱配合物[LnL2(NO3)2(H2O)2](H2O)(C2H5OH), [Ln(Ⅲ) = Nd, Gd, Dy; L=糠醛缩对苯二胺].通过元素分析、IR、 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 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钆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推断出第三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 = A*e-E/RT*3 / 2 (1-α)4/3 [1 / (1-α)1/3-1]-1.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2-氨基吡啶缩水杨醛Schiff碱及其稀土金属(La,Ce)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导率、热分析和荧光性等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a2(H2O)2L4](NO3)2,[Ce2(H2O)2L4](NO3)2,其中HL=C12H10ON2。配体和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荧光性能,其中以配体的荧光性好于配合物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10.
以邻菲罗啉、2,5二羟基-1,4-二噻烷和Cu(ClO4)2.6H2O为原料,合成了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Cu2(C2O4)(C12H,N2)2(C3 H7NO)2](ClO4)2(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借助TG-DTG技术在氮气气氛下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情况,并根据热分析结果确定了...  相似文献   

11.
以4(3H)-喹唑酮、Co(NO3)2·6H2O、Ag NO3为原料,在相同物料比、溶剂和常温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o(L)2·(H2O)2·(NO3)2](1)和[Ag(L)2·(NO3)](2)(L=4-(3H)-喹唑酮)。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和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它们都属于三斜晶系,但1是六配位,2是三配位的。还测定了2的固体荧光和抗癌活性。配合物2的最大发射波长比配体红移了27 nm,其对NCI(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N-(2-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氨基脲(H2hms)与不同取代基的羧酸(RCOOH)为配体,合成了3例席夫碱类的中心对称双核镝基配合物[Dy2(Hhms)2(C(CH3)3COO)2(H2O)4](NO3)2(1)、[Dy2(Hhms)2(C14H9COO)2(C2H5OH)2(CH3OH)2] [ZnCl4](2...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2-甲氧基-6-[(4-甲基苯基)亚胺甲基]-苯酚Schiff碱(C15H15NO2,简写为HL)的3个稀土配合物[Pr(NO3)3(HL)2](1),[Nd(NO3)3(HL)2](2),[Er(NO3)3(HL)2]·0.5H2O(3),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1HNMR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化合物1~3中,Schiff碱作为二齿配体与中心离子发生配位,稀土离子均采用十配位的双帽四方反棱柱构型,分别与两个Schiff碱中的4个氧原子、3个硝酸根中的6个氧原子发生配位。通过TG-DTG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用非等温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配合物3的热分解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将配体L[2,5-二-(3,5-二甲基吡唑-4-巯基)-1,3,4-噻二唑]与Co(NO3)2 6H2O,Cd(NO3)2 4H2O和MnCl2 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三个配合物[Co(L)2(H2O)4](NO3)2 4(CH3CH2OH)(1),[Cd(L)2(H2O)4](NO3)2 4(CH3CH2OH)(2),[Mn(L)2(Cl)2(CH3OH)2]2(CH3OH)(3),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体L呈"U"形,配合物1~3呈"S"形.配合物中Co(II),Cd(II),Mn(II)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八面体,每个金属离子同时和两个配体进行配位.配体和配合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2-苯基-4-硒唑甲酸配体(HL)和相应的6个过渡金属配合物[ML2(H2O)2](M=Co,Ni,Cu,Cd)1~4,[ZnL2](5),[CuL2(py)2](6).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3和6的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初步研究了它们与DNA作用的强度和模式;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大肠埃氏杆菌(E.coliJM109)、大肠杆菌(E.coli,DH5α)、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鲍曼不动杆菌(baumanii)、草绿色链球菌(S.viridans)6种细菌的抗菌活性及对正常细胞293T和肿瘤细胞RAW264.7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Sm(NO3)3·6H2O、Dy(NO3)3·6H2O、吡啶-2,5-二羧酸(H2pydc)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个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Ln(pydc)2(H2O)5]·4H2O(Ln=Sm(1),Dy(2)),单晶结构经X单晶衍射仪分析确定,两种配合物的晶系均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对晶体的性质进行元素分析、热重、红外光谱,荧光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在常温下表现出稀土离子相应的特征荧光发射。另外,本文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及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体3,5-二苄氧基苯甲酰水杨醛腙(HL)及其与稀土硝酸盐的五种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测试手段确定配合物组成为[Ln2(L)3(NO3)2](NO3) (Ln = Sm3+, Eu3+, Gd3+, Tb3+, Dy3+), 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2-氨基噻唑缩5-溴水杨醛(HBrsatz)和2-乙酰噻吩缩4-羟基苯甲酰腙(Hetphz)两种含硫Schiff碱及其配合物[Cu(Brsatz)2](Ⅰ)和[Cd(H2O)(Hetphz)(phen)](NO3)2(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在DMF溶液中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HBrsatz和Hetphz及配合物Ⅱ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十种稀土元素(La、Ce、Pr、Nd、Dy、Ho、Er、Tm、Yb、Lu)与N,N-双(2-吡啶甲酰胺)-1,2-乙烷(H2L)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热重分析、摩尔电导、IR、UV及1HNMR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2(H2L)3(NO3)2](NO3)4.nH2O,(其中Ln=La、Ce、Pr、Nd,n=0;Ln=Dy、Ho、Er、Tm、Yb、Lu,n=3),其中配体H2L中酰胺羰基氧和吡啶氮分别与稀土离子配位,硝酸根为双齿配体。通过光谱法对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为1.6×104~2.3×104。  相似文献   

20.
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3,5-二氯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配体(H2L);H2L与M(NO3)2(M=Cu,Ni,Zn)反应,合成了3种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ML。UV,1HNMR,IR和元素分析研究表明ML为四配位。用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H2L和ML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H2L具有较强的荧光;ZnL具有较强的荧光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达4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