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氟化铵-盐酸-硝酸-硫酸分解样品,氨水沉淀分离铁、锰、铅等共存元素,滤液中加入掩蔽剂掩蔽少量干扰元素,在pH=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测得结果为锌、镉合量,扣除镉量,即为锌量。方法用于测定再生锌原料中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15%~1.0%。按照实验方法对再生锌原料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9.1%~102%。能满足日常对再生锌原料中锌含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使用盐酸-硝酸-硫酸将试样溶解,并在氨性条件下过滤,沉淀分离大量共存元素,加入掩蔽剂掩蔽滤液中的干扰元素,在pH=5.5~6.0的缓冲溶液中,选用二甲酚橙作为指示剂,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静置使之与溶液中的镍、锌等金属离子充分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测得结果为锌、镉、镍合量,扣除镉、镍量,即为锌量。用来测定含镍锌物料中的锌,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21%~0.87%,加标回收率为99.0%~102%,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3.
锰黄铜中锌的快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测定锰黄铜中锌时,对于含锰量较少时,可在氨性介质中.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将Mn(Ⅱ)氧化为不溶性水合二氧化锰而分离,进行锌的测定;而对于含锰量较高时.如ZHMn57-3-1,含锰量在2%以上时.文献介绍应在硝酸介质中,以氯酸钾或过硫酸铵为氧化剂.这样亦可获得水合二氧化锰而分离锰,但是锰分离不完全.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硝酸介质、氯酸钾用量、加热时间以及分离后干扰离子的掩蔽试验,试验表明.为保证水合二氧化锰析出完全.需用浓硝酸,不宜用稀硝酸,用氯酸钾分离后的滤液.经用过硫酸铵试验,含锰量极微,且滤液在氟化钾、硫脲、氯化钡等进行掩蔽,在pH=5.5的酸度条件下,以二甲酚橙、溴甲酚绿为混合指示剂.用EDTA进行络合滴定.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符合试验要求,可用来测定不含镍的锰黄铜中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调节待测体系的pH值是配位滴定中一种重要的选择性滴定手段。采用CTE1.0程序计算了不同酸度条件下的终点误差,同时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了模拟样品和市售药品中的锌含量。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均表明,在不含钙离子的待测体系中,测定锌离子含量的合适酸度条件为pH=6;在钙、锌混合离子溶液中,测定锌含量的合适酸度条件为pH=5。平行测定实验的相对标准误差为1.63%,加标回收率为99.1%-101.8%。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态高分子吸附燃烧法合成了Gd3+掺杂锰锌铁氧体Mn0.3Zn0.7Fe2-xGdxO4(x=0,0.01,0.02,0.03,0.04)。借助XRD、SEM和网络分析仪等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掺杂浓度与电磁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x≤0.02时,制得的粉体为单一的锰锌铁氧体,样品的晶格常数随着Gd3+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少量Gd3+掺杂能有效调整锰锌铁氧体的电磁参数,当x=0.02时,微波电磁损耗(RL)最大值达到-18.7dB。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NaOH-H2O2介质中,Zn与Ni、Cd、Cu等大部分金属离子分离,以二甲酚橙为指圣剂,在pH 5.0~6.0用Na2EDTA滴定锌的分析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试样条件,用于锌镍渣中锌(6.52%~89.68%)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45%~2.20%),加标准回收率锌在(96.67%~99.87%)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化后再溶解试样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除尘灰因碳含量过高而难于溶解的问题;将灰化后的试样以HCl-HNO3-HF-HClO4混酸溶解,在氯酸钾存在下,以铁盐作载体,用氨水沉淀分离大部分铁、铝、铅等元素,以硫脲-氟化物、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作掩蔽剂,掩蔽剩余少量铜、锡、铁等干扰元素,在pH=5.5~6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得到锌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75%~2.8%,加标回收率在98.0%~102%。方法操作简便,且分析结果准确度、重现性较好,可以满足生产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锌精矿中锌的测定,口前多采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该法手续冗长。用EDTA直接滴定锌,需要克服多种元素的干扰。为此,前人作了不少工作,但消除锰的干扰问题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我们在株洲冶炼厂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锌精矿的分析要求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条件试验,制定了锌精矿或类似样品中锌的直接络合滴定方法。本法基本上解决了锰的干扰,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矿样的分析,准确度符合要求,操作较易掌握,4  相似文献   

9.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锌,普遍认为适用于0.5%以上高含量的测定,而对0.5%以下至0.05%的低品位则较少采用。根据EDTA络合滴定锌是基于锌与EDTA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pK=16.5),在溶液pH4—12这一范围都能定量地直接络合滴定的原理,许多人认为以在酸性介质中进行较好(pH在5—6之间),调整酸度的指示剂以甲基橙、甲基红居多,pH没有严格的控制。实践证明,只要能够确定滴定的最佳pH值。选择较灵敏的酸碱指示剂,严格调整控制pH值,则滴定终点转变快,突跃明显,易  相似文献   

10.
大米中锌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于大米中锌的测定,目前国内外已报道了许多方法。国内主要以吸光光度法[1~3]为主,此外还有极谱法、离子色谱法、电位法、比色法、荧光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吸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仪器廉价等优点,适合一些中小型企业及试验室使用。本文根据在碱性条件下在表面活性剂Tween 80存在下,锌与显色剂5 Br PADAP络合生成玫瑰红1∶3的络合物,可定量测定锌含量并对测定锌时产生的干扰离子进行了掩蔽,结果满意。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7210型分光光度计pHS 2型酸度计锌标准溶液:1mg·ml-1,称取基准级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纳米颗粒,并用油酸进行表面改性,有效地阻止了纳米颗粒的团聚;改性后团聚体的粒径明显减小,提高了其在TPV中的分散性.将制备好的纳米颗粒作为填料改性TPV,通过一系列试验发现,油酸改性的锰锌铁氧体纳米颗粒比未改性的纳米颗粒更能提高TPV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2.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37℃,I=0.15 mol/L NaCl),用pH电位滴定与计算机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镨(Ⅲ)、钆(Ⅲ)、铽(Ⅲ)、镱(Ⅲ)4种稀土离子和钙(Ⅱ)、锌(Ⅱ)离子在L-组氨酸、色氨酸三元体系中的化学形态.讨论了稀土(Ⅲ)、钙(Ⅱ)和锌(Ⅱ)的物种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pH 9.2的1.0mol·L~(-1)碘化钾-四硼酸钠溶液为支持电解质溶液,铂电极作为电解电极与指示电极,于室温下电解生成碘10s后加入补锌片样品溶液滴定剩余的半胱氨酸,采用库仑滴定法指示滴定终点,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间接测定样品溶液中锌含量。锌的质量浓度在0.05~0.50g·L~(-1)内与其消耗的电量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4mg·L~(-1)。方法用于补锌片样品的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76%~0.92%,测定值与标示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钐掺杂对锰锌铁氧体微波电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相法合成了钐掺杂的锰锌铁氧体Mn0.3Zn0.7Fe2-xSmxO4,(x=0,0.01,0.02,0.04,0.06),通过XRD对合成粉末进行了晶体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当x≤0.02时,制得的粉体为相对较纯的尖品石型铁氧体.稀土掺杂锰锌铁氧体的晶格常数随着掺钐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使用Agilent8722ET网络分析仪在2~18 GHz的频率范围内对其微波电磁特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当掺钐量为0.02时,在9~18 GHz的频率范围内电磁参数ε'和ε"稍有增加,ε"最大值出现的位置移向低频.μ"和μ'峰值均大大增加,最大值分别达到6.2和5.5,该掺钐晕下微波电磁性能最佳.利用微波电磁理论分析了电磁参数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典文  冯绍坚 《分析化学》1997,25(7):867-867
l引言光度法测定微量锌已多有报道。常用的有双硫腙法、锌试剂法等。这些方法对超痕量锌的测定普遍存在灵敏度较低问题。本文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Zn2+催化H2O2氧化酸性铬蓝K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锌的新方法。实验表明,采用固定时间法,在本方法实验条件下,反应速度log与Zn2+含量在0~0.08mg/L范围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56×10-10g/mL。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于测定人发中痕量锌时,结果满意。2实验部分2.1仪器和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  相似文献   

16.
催化电位滴定法测定奶粉中微量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以氨三乙酸(NTA,活化剂)存在下锰(Ⅱ)催化KIO4氧化甲基紫的反应指示滴定终点,自制的甲基紫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用催化电位滴定法测定奶粉中微量锌的新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奶粉中锌的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1%。  相似文献   

17.
在pH9.0的NH3—NH3-Cl缓冲溶液中,Zn(Ⅱ)与双硫腙可形成能稳定存在的螯合物微粒,显示出共振散射效应.该微粒体系的最强共振散射峰在605nm处,锌的浓度在0.02~1.54μg/m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强度(J605nm)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8μg/mL Zn.利用共振散射测量微肥中微量元素锌,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EDTA滴定法快速连续测定锌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锌和镉的化学性质相似 ,同时存在于样品中时 ,给测定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般采用分离镉 [1]或者测定合量扣除镉的方法测定锌 ,镉的测定有分离锌后滴定 ,返滴定[2 ] 和置换滴定[3 ] 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氨分离使大多数的金属离子与锌、镉分离 ,滤液中的 Cu2 用抗坏血酸和硫脲、Al3 用氟化钠掩蔽。测定时选择不同 p H值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使 EDTA络合能力满足测定要求 ,在 p H≈ 5.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用 EDTA滴定锌和镉合量 ,补加盐酸 (1 0 90 )使 p H值降为 4.6,3g碘化钾能完全释放与镉络合的 EDTA,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相似文献   

19.
Meso-四(对-磺基苯基)卟啉光度法测定螺旋藻中的痕量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pH=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锌和meso-四-(对磺基苯基)卟啉生成1:l的黄色配合物,λmax=421nm,ε=4.34×105L·mol-1·cm-1。该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螺旋藻中的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马华  李春生  程方益  周春远  高峰  陈军 《电化学》2006,12(2):140-143
应用加热蒸发高纯锌粉气相传输法,制备锌多面体微球.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经XRD、SEM等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与该产物为结晶度较好的直径2~3μm的多面体微球.分别以所制锌微球或市售熔融锌作负极,γ-MnO2纳米线为正极,组装AA型碱性锌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以锌微球为负极的碱性锌锰电池能显著提高其放电性能,100 mA下的放电容量达到3.14 Ah,显示出它在高能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