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骼肌作为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是运动员精准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本文从对骨骼肌横截面积的研究、对肌纤维类型和MHC的研究、对mRNA的研究、对蛋白质组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教练员进行科学的力量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收缩蛋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0只,6周龄,体重135-150g,随机分为2组。A:安静对照组,n=10,B:运动训练组,n=10。运动训练组:进行持续性大运动量跑台训练8周。实验使用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凝胶电泳),浓缩胶浓度5%,分离胶浓度10%,电泳电压160V,时间200min。结果:在骨骼肌收缩蛋白SDS-PAGE后,运动训练组电泳图谱上出现大量新的条带,分子量范围为43-200 kDa。结论:本运动模型下,在骨骼肌收缩蛋白SDS-PAGE后,运动训练组图谱上出现大量新的蛋白条带,这些新的条带是肌肉蛋白质的降解产物,还是为了修复运动损伤而合成的新的蛋白质片段,还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6周龄SD雄性大鼠120只,经3周适应性训练和力竭实验筛选出90只,随机分成9组:常氧安静对照组、持续低氧安静组、间歇低氧安静组、低住低练耐力组、高住高练耐力组、高住低练耐力组、低住高练耐力组、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组和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组。采用常压低氧仓在13.6%的氧体积分数下(相当于海拔3?500?m的氧体积分数)进行低氧训练,根据血乳酸-速度曲线确定大鼠常氧训练的强度为35?m/min,低氧训练的强度为30?m/min。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6周,每周训练5?d。其中,在第4周末进行运动能力测试,第5周末进行力竭测试,在第6周末的最后一次运动后休息48?h后处死,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技术测试大鼠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低氧训练对骨骼肌HIF 1α表达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与低住低练组相比,高住高练组和高住低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升高(P<0.05);和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高住高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升高1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 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降低(P<0.05),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可得结论: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和持续低氧安静组骨骼肌HIF 1α表达都明显增强,而低住低练和低住高练变化不大,复氧训练后回到常氧安静水平。HIF 1α表达与低氧的程度和时间有明显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4.
快速力量训练及减训对大鼠骨骼肌微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快速力量训练及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微细结构的影响.结论:减量训练会导致骨骼肌内糖原的减少和线粒体的增多,而且强度减得越多,这种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快速力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与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及其代谢酶的含量与快速力量的内在关系.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18只),快速力量训练组(PT,18只),快速力量训练6周、8周、10周后分批宰杀,对大鼠左侧后腿腓肠肌进行电镜观察和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力量训练6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出现有益的变化,继续以此较大强度训练会出现运动性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力竭跑台训练模型,测试大鼠骨骼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ATP酶活性,探讨沙苑子对力竭跑台训练大鼠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ATP酶活性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静组比较,运动力竭组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沙苑子组大鼠骨骼肌组织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运动力竭组Na 、K -ATPase和Ca2 、Mg2 -ATPase活性与安静组比较降低,沙苑子组大鼠骨骼肌组织ATPase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沙苑子可显著提高运动大鼠抗氧化的功能,提高运动大鼠骨骼肌组织ATPase活性,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使大鼠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志强  杨志华 《科技信息》2007,(31):179-180
运动生理学家对高原训练引起机体产生的某些生理学适应性变化,进行了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本文从运动生理的角度对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小综述。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高水平竞争日趋白热化,大运动量重复训练已成为提高运动员体力、体能、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随之而来的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EIMD)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9.
姜振 《科技信息》2009,(2):13-14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递增负荷训练大鼠骨骼肌氧自由基代谢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骨骼肌损伤的防治机理。方法: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递增负荷训练组、高压氧恢复组;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MDA、SOD活性,HE染色与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递增负荷训练组大鼠骨骼肌MDA值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数量增多;经高压氧恢复后,与训练组相比MDA值降低,SOD活性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骨骼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结论:高压氧疗法能抑制递增负荷大强度训练大鼠骨骼肌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细胞凋亡数量,促进运动性肌损伤与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小鼠45天游泳训练后恢复期肝脏和骨骼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训练组小鼠股四头肌大多数氨基酸明显升高,而肝脏大多数氨基酸出现降低,其中肌肉支链氨基酸的增多和肝脏支链氨基酸的减少十分显著;血尿素氮也有意义的降低。提示:长期训练的恢复期内,游离氨基酸的流向主要趋于肝脏向骨骼肌输出,以促进肌肉蛋白质尽快合成,肝脏氨基酸的恢复似乎滞后于肌肉。耐力训练中及恢复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是调控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代篮球特点,对人体骨骼肌进行生理学分析,为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浓度的依色林对蛙坐骨神经的刺激,观察骨骼肌收缩强度,并探讨依色林的拟ACh作用及刺激蛙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胆碱受体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肌动蛋白的机构、功能及影响其聚合的因素,评述了运动对其影响的研究现状.评述发现: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肌动蛋白的mRNA水平来反映肌动蛋白的变化,但mRNA的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蛋白质的变化,蛋白质组学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成香 《科技信息》2009,(29):39-39,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中草药对肌肉组织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SD大鼠外源性补充左旋肉碱(L-肉碱)并结合长期游泳训练,观察大鼠骨骼肌肉碱含量、骨骼肌线粒体肉碱脂酰转移酶-I、H+K+-ATP酶活性的变化,分析运动及补充L-肉碱对机体骨骼肌能量消耗与生成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外源性L-肉碱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同龄纯种SD大鼠32只,所有大鼠在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A组)、单纯运动组(E组),单纯补充L-肉碱组(L组),运动结合补充L-肉碱组(LE),分笼喂养,每组8只。安静对照组和单纯补充L-肉碱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单纯运动组和运动结合补充L-肉碱组进行游泳训练,训练时间共持续6周。补充L-肉碱组和训练结合补充L-肉碱组每周训练三次,并于每次游泳训练前1小时补充L-肉碱,安静对照组及单纯训练组自由进食,经6周实验后各组大鼠取出骨骼肌样本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ELISA测定并分析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线粒体H+K+-ATP酶、CPT-I酶活性变化。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单纯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H+K+-ATP酶、CPT-I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补充L-肉碱组大鼠H+K+-ATP酶、CPT-I酶活性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结合补充L-肉碱组大鼠H+K+-ATP酶、CPT-I酶活性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运动组相比,运动结合补充L-肉碱大鼠H+K+-ATP酶、CPT-I酶活性显著升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在安静及单纯补充L-肉碱条件下,大鼠运动结合补充L-肉碱后骨骼肌中肉碱含量显著增高,有利于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速度增加,脂肪酸氧化速度因此加快,ATP能量的生成可较大程度提高。(2)与安静状态下大鼠相比,运动并结合补充L-肉碱后骨骼肌线粒体中H+K+-ATP酶的活性显著升高,且比单纯运动后升高更为显著,提示运动结合补充L-肉碱对骨骼肌线粒体H+K+-ATP酶活性产生的增高效应会进一步促进骨骼肌线粒体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不同游泳训练下小鼠肝脏、骨骼肌MT的表达,以期为运动对MT的影响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脉冲式电流刺激蟾蜍腓肠肌,将鸡腿菇多糖溶液组与任氏液组进行对比,探究鸡腿菇多糖对骨骼肌疲劳的作用.结果表明:鸡腿菇多糖能够延缓蟾蜍骨骼肌疲劳,质量浓度分别为0.16、0.08、0.04 g/L的鸡腿菇多糖溶液组离体、在体蟾蜍腓肠肌达到最大收缩幅度的90%、50%、10%的时间均明显长于任氏液组的;随着鸡腿菇多糖浓度...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三磷酸腺苷脱氢酶(ATPase)的生理生化作用以及运动对骨骼肌中这种酶活性的影响。运动训练可引起骨骼肌中ATPase活性发生改变,改变的程度与运动、运动持续时间,以及运动训练环境、运动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依据骨骼肌肌动蛋白在机体运动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分子水平,主要论述了运动对骨骼肌肌动蛋白(-αactin)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和运动后恢复过程中骨骼肌α-actin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为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牵张成骨(Distmction Osteogenesis,DO)是根据骨的生物力学特点,骨切开后应用牵引装置渐进性地牵拉,切开间隙中形成新骨,从而延长骨骼,同时伴有周围软组织的增生。如今牵张成骨在技术上已日趋成熟,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是很清楚。由于牵张成骨过程中周围软组织受到牵拉并发生改变,特别是骨骼肌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肌挛缩)及适应性改建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成为近几年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