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III)(DTC)氧化乙二醇(Glgcol)在291.2-303.2K的反应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 反应对氧化剂(DTC)是一级, 对乙二醇也是一级, 准一级([Glycol]0>>[DTC]0)速率常数Kobs随着[OH^-]增加而增加, 随着[TeO4^2^-]增加而降低, 并且有负盐效应, 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 求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III)(DTC)氧化乙二醇(Glgcol)在291.2-303.2K的反应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 反应对氧化剂(DTC)是一级, 对乙二醇也是一级, 准一级([Glycol]0>>[DTC]0)速率常数Kobs随着[OH^-]增加而增加, 随着[TeO4^2^-]增加而降低, 并且有负盐效应, 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 求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于27~42℃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Ag(Ⅲ)及四氢糠醇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增加而减小,并有微弱的正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不能引发丙烯腈或丙烯酰胺聚合。提出了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求出了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4.
二过碘酸合铜(III)氧化乙醇胺的动力学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三价铜的过碘酸配合物作为氧化剂在有机物的定量测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问.Movius风和Murthy门分列报导了二过碘酸合铜(Ill)氧化一元醇的反应动力学,但二者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差别·由于C“m)处于最高氧化态,反应体系又比较复杂·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太清楚·本文就CU()氧化乙醇胺(则进行了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1实验部分所用仪器及测定人。s的实验手续同前文*.2结果与讨论2.1准一级速车常教k。bs的求得在D川。三IO可*u(m)IO条件下,以w人一*。)对时间土的图为直线,表明反应对[Cb(Ill)]为一级·准一级速…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在碱性介质中氧化四氢糠醇的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一级,对四氢糠醇是1.3级.反应速率随体系中[OH~-]的增大而增大,随过碘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反应体系加入硝酸钾盐时,速率增大,有正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体系能够诱发丙烯酰胺聚合.提出了一种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本文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得了速率控制步骤的速率常数,并给出了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6.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磺酸合银配离子于27-42℃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Ag及四氢糠醇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增加而减小,并有微弱的正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不能引发丙烯腈或丙烯酰胺聚合。  相似文献   

7.
8.
在恒定离子强度(μ=0.40mol/L)的碱性介质中,于20~35℃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DDN)氧化乙二胺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DN为一级,对乙二胺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加而增加,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表明二羟基一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DMN)是氧化剂的活性物种。无盐效应未检出自由基存在,据此提出了包括DDN和DMN存在前期平衡和内层一步双电子转移的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二过碘酸合铜(III)氧化氨基丙酸的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氧化态的过渡金属通常借助与适当多齿配体螯合能稳定存在.例如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1,2]和二过碘酸合铜(皿)[3,4]等在适当pH下都是良好的氧化剂.近期Morius[3]和Murthy[4]等人进行了Cu(III)对一元醇、醛等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两者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前者得出反应对于过碘酸为一1.0级,而后者为一0.45级.由于这类反应比较复杂,而且钢在许多包含有电子转移的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问,因此对这类反应体系进一步探讨有一定的意义·及实验部分(1)试剂和仪器a一氨基丙酸和其它试剂都不低…  相似文献   

10.
二过碘酸含铜(Ⅲ)配离子氧化异丙胺的动力学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价质中于30~45℃区间,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含铜(Ⅱ)配离子(DPC)氧化异丙胺(PA)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PA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15~1.39级;准一级([PA]0≥[Cu(Ⅲ)]0)速率常数kobs随[OH]和[IO4-]cx的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表明有自由基参与反应.此外,还观察到对速率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DPC离解出一个H2IO63-的前期平衡和[Cu(HIO6)]与PA之间生成加成物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许金 《化学学报》1989,47(4):367-371
研究了水溶液中三价铁与2,3-二羟基苯甲酸络合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 测定并计算了络合作用的反应速度常数. 活性 和活性焓随氢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 指明了FeCH2(3+)的缔合机理和FeOH(2+)与Fe2(OH)2(4+)的解离活化机理, 反应速率方程表明氢离子浓度的依赖关系对Fe(III)络合作用是典型的. 但是在[Fe(III)]的二级反应动力学则有一个反常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许金 《化学学报》1989,47(4):313-318
本文在总离子强度I=1.00mol.dm^-^3、[Cu^2^+]>>[H2A]、[H^+]>>[H2A]、无氧及无缓冲剂存在的条件下, 研究Cu(II)氧化抗坏血酸(H2A)的动力学和机理. 发现Cu(II)与H2A不发生配位反应, 但以Cl^-存在的情况下, 确有Cu(II)的H2A配合物生成, Cu(II)氧化H2A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a+b[Cl^-]}[Cu^2^+]{[H+]+Ka}^-^2, 25℃时a和b值分别为4.08×10^-^4s^-^1和0.555dm^3.s^-^1.mol^-^1. Cu(II)氧化H2A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1KJ.mol^-^1. 根据动力学结果, 提出了反应机理, 并给出了配合物ClCuHA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pH法, 在25.0±0.1℃, I=0.1 mol.dm^-^3 (KNO3)条件下, 测定了13-取代苄基-1, 4, 8, 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II)配位的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在25.0±0.1℃, 离子强度为0.1mol.dm^-^3 (KNO3)下, 采用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这些配体铜(II)配合物的酸分解动力学行为。探讨了配合物酸分解机理,得到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发现配位反应平衡常数与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配合物酸分解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存在较好的Hammett型和Bronsted型直线自由能关系。同时探讨了取代基对配合物生成及酸分解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应用温度跃迁装置和断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与α-氨基酸和N-苯基乙二胺在25℃、0.1mol·dm^-^3KNO3水溶液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生成速率常数与配体α-氨基酸的酸离解常数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logkf=2.84+0.53pK2。根据Eigen机理讨论了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N-苯基乙二胺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郑琦  蔡汝秀  林智信 《化学学报》1998,56(2):184-188
本文研究了铁(III)催化H2O2还原多卤代变色酸双偶氮胂类试剂(PHA)的褪色反应动力学行为, 测定了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 获得了经验速率方程, 探讨了反应机理, 稳态处理后的动力学方程与经验速率方程相吻合, 说明了机理的合理性。并以三氯偶氮胂为指示反应试剂, 测定了人发中痕量铁的含量,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离子强度的高氯酸钠水溶液中, 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自由卟啉H2Ts-n-EAESPyPBr4(简记为H2P^4^+)与Cu(II)离子的配位反应动力学, 探讨高氯酸钠对Cu(II)离子嵌入自由卟啉反应的催化本质。在给定条件下, 高氯酸根与自由卟啉的缔合数n为1; 缔合平衡常数Ko=3.70±0.42dm^3.mol^-^1。配位反应实验动力学方程为d[Cu(II)P^4^+/dt=5.55×10^5γCu^2^+γH2P^4^+γ^8ClO4^-[ClO4^-]^3[Cu^2^+][H2P]总/(1.00+10^2^.^0^2{H^+}+10^4^.^3^6{H^+}^2, 反应的活化能E=53.30kJ.mol^-^1,活化焓变△H≠=50.31kJ.mol^-^1, 活化熵变△S≠=-77.65J.mol^-^1.K^-^1。提出了金属卟啉生成反应中的ClO4^-催化卟啉环变形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The kinetics of the metal exchange reactions between (5-R-phen)copper(II) (R = Me, H, Cl, and NO2) and Ni(II) was studied at 25?and ionic strength 1.0 mol dm-3 or pH 2.3-3.5. The rate of the exchange reactions was measured by a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actions appeared to proceed through 3 different pathways which involved H+ attack and Ni attack as well as a pH- and Ni-independent dissociation of the complexes. The kinetics conforms to the following rate law: d[Ni(5-R-phen)]/dt = (kp + kH[H+] + kNi[Ni2+])[(Cu(5-R-phen)2+]. The reaction rate of the 3 pathway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basicity of the ligand. Some linear free energy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to exist between the reactivity of these Cu(II) complexes and the base strength of the ligand 5-R-phen. The mechanisms of the reac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师彦龙  高忆慈  史启祯  BASOLO  F. 《化学学报》1989,47(2):105-111
本文研究了PPh3存在与不存在的情况下, M(CO)6(M=Cr, Mo, W)与三甲胺氧化物me3NO在CH2Cl2中的氧原子转移反应动力学. 反应速率遵循: r=k[M(CO)6][Me3NO], 并且rW>rMo>rCr, 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反应机理, 讨论了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