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海水盐度对全长为(13.70±0.91)cm,体质量为(9.74±0.85)g的军曹鱼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将30 d 70%存活率的盐度作为适宜存活临界盐度,将增长率为最佳增长率70%时所对应的盐度作为适宜生长临界盐度,最适存活盐度、最适生长盐度范围则为多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存活率、日生长率最高的几个实验组所对应的盐度范围.结果:在水温为26.5~28℃,溶解氧大于6 mg/L的条件下,军曹鱼幼鱼的适宜存活盐度范围为3.68~37.43,最适存活盐度范围为10~34;适宜生长盐度范围为5.91~37.15,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22~31.结论:军曹鱼作为广盐性鱼类,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当盐度变化超出最适范围时,养殖军曹鱼幼鱼对高盐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以青岛文昌鱼和厦门文昌鱼为例,对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文昌鱼的生殖生理、胚胎发育和幼虫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认为文昌鱼在中国全人工繁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寄生线虫是鱼类的重要病原,会严重影响鱼类健康.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对采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海域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Linnaeus)(Perciformes:Rachycentridae)肠内的寄生线虫进行了准确的物种鉴定.研究发现,该线虫体表具有发达的环带,唇前缘无角质齿,间唇较小,排泄孔位于神经环略后端,胃盲囊明显长于肠盲囊,左交合刺长3.05~4.17 mm,右交合刺长3.50~4.43 mm,尾乳突37~38对,阴门距头端7.71~13.2 mm,尾具指状尾突等特征,根据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军曹带蛔线虫Iheringascaris inquies(Linton, 1901).此外,通过与采自我国福建厦门海域军曹鱼体内的长刺海豹蛔线虫Phocascaris longispiculum Wang&Wu, 1991进行形态特征比较,发现二者非常相似,研究认为长刺海豹蛔线虫P.longispiculum应是军曹带蛔线虫I.inquies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4.
鮸鱼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鱼亲鱼培育、促熟催产、受精卵孵化、仔稚鱼生长变态,并成功繁育幼鱼103×104尾的生产实践,完成了鱼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对QZY添加剂在受精卵孵化中应用和仔鱼期鱼鳔异常胀大病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对军曹鱼幼鱼体内脂肪酶的分布、活力及pH、水温、盐度等环境因子对军曹鱼幼鱼不同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幽门盲囊和肝脂肪酶活力分别在pH 6.2和6.0下最高;胃和肠在pH 4.0和7.0下也保持相当的脂肪酶活力.各器官在适宜的pH范围内其单位脂肪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60 U)>肝脏(23.3 U)>肠(22.7 U)>胃(11.3 U).研究表明饲育水温对脂肪酶有显著的影响(P<0.05),整体上不同消化器官脂肪酶都有随水温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但20 ℃下幽门盲囊和肝脏存在最大酶活力.盐度对不同器官脂肪酶影响显著 (P<0.05),在较低的盐度下 (15~25)脂肪酶活力均处于较活跃状态.幽门盲囊、肠、肝脏脂肪酶活力在盐度20,胃在盐度15条件下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白木通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可 《江西科学》2011,29(4):496-499
为探讨白木通人工繁育技术,以出苗率和成活率为指标,研究了播种季节、播种方式对有性繁殖的影响,以及扦插种条前处理、扦插用种条的采集时间、扦插用种条的质量、扦插时间4因素对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季节以农历冬至前后播种效果最好;播种方式为种子直播到塑料大棚的营养钵中,并加盖1~2 cm厚的营养土;扦插繁殖中,激素处理对扦插效果影响较大,其中ABT(2号)处理成活率最高;冬季采集种条置湿沙贮藏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采集时间所采集的种条;扦插种条的质量直接影响扦插成活率,其中以直接5~8 mm的种条成活率最高;扦插时间对扦插种条的成活起关键作用,其中以3月份扦插效果最好。通过本研究,初步拟定了白木通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3种植物油源对军曹鱼生长、体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展了一个8周的饲养试验以评价3种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和亚麻油)对军曹鱼幼鱼的生长、体组成和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了4种等氮(饲料干重含46%蛋白)等能的饲料,对照组是海水鱼油,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有15尾初始重(10.29±0.22)g的军曹鱼幼鱼。结果提示军曹鱼幼鱼无法通过饲料补充18:2n-6或18:3n-3来满足对EFA,的需求。投喂植物油饲料的军曹鱼肌肉被有显著高含量的LA所特征,这意味着使用植物油饲料降低了军曹鱼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生态实验法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初始体重(17.43±0.85) g分别饥饿0(对照组),2,4,6,8 d后的补偿生长规律,探讨军曹鱼幼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幼鱼的能量及体重损失率显著升高;恢复生长过程中,饥饿处理组幼鱼的平均日摄食率(能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饥饿8 d组幼鱼的平均日摄食率最高(17.20%);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湿重及干重特定生长率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军曹鱼幼鱼在饥饿后的恢复生长过程中通过提高摄食率来实现其完全补偿生长能力;军曹鱼幼鱼在饱食条件下的能量收支方程为100.00C = 38.33G + 15.06F + 7.22U + 39.39R,同化能分配式为100.00A = 49.32G + 50.68R.  相似文献   

10.
2个脂肪水平下添加肉碱对军曹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一个2×2双因子试验,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肉碱对初始重(9.67±0.14)g的军曹鱼幼鱼的生长和FCR值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肉碱处理对全鱼的体脂肪含量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5),在2个脂肪水平下添加1 500 mg/kg肉碱既不能促进军曹鱼的生长,也不能改善饲料利用状况;在14%脂肪组,添加肉碱影响了组织的脂肪代谢,改变了肝脏中总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显著降低了体脂肪和肝脂肪含量,但这种作用在6%脂肪组是不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大獭蛤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2年秋季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育苗基地和海滨公园育苗场进行大獭蛤(Lutraria(Psammophila)mascima Jonas)工厂化育苗研究。在育苗过程中采用成串的塑料片作为稚贝附着基立体附苗,使单位水体出苗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大獭蛤壳顶后期浮游苗至稚贝平均变态率为23.5%,小苗(大于8×10^4粒/500g)的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为5.16×10^4粒/米^2,大苗(小于或等于8×10^4粒/500g)的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为1.42×10^4粒/米^2,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为3.29×10^4粒/米^2。  相似文献   

12.
菲牛蛭的人工养殖方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4年5月8日至2005年3月8日,采用垄沟、池塘和水泥池三种养殖方式进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菲牛蛭的生长期,其条均净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是:垄沟组1.253g和91.7%,池塘组1.087g和79.3%,水泥池组0.919g和67.3%;垄沟组的净增重和成活率与池塘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池塘组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菲牛蛭的冬眠期,采用垄沟养殖的菲牛蛭,其越冬后的成活率为85.3%,显著高于池塘组的74.4%(P<0.05),而水泥池组的成活率为0;相对增重率为-12.6%,与池塘组的-13.5%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可提高人工养殖菲牛蛭的成活率并能使其安全越冬,水泥池养殖不适合菲牛蛭的越冬。  相似文献   

13.
陈福才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28(2):120-121,130
从养殖场地选择、养殖设施建造及清塘、蟹苗选择与放养密度、饲养管理方法、病害防治和商品蟹的收获方法几个方面阐述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的无公害养殖技术,为人工养殖青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5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对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共135万粒受精卵,孵出68万尾仔鱼,孵化率50.3%.在育苗水温为25.4~29.4℃,海水盐度为26.6~30.6,饵料系列为轮虫一卤虫无节幼体一桡足类的条件下,经34d培养,育出全长14.5~24.3mm的双棘黄姑鱼幼鱼18万尾,育苗成活率达26.5%,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5.
在武陵山区利用水库底层水养殖大鲵1年,成活率100%,平均增重1.92 kg/尾,平均饵料系数为2.23,平均摄食频率为6.2次/月,9~12月为主要摄食月,占全年摄食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西施舌生物学及人工育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施舌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经济价值很高.本文对西施舌生活史、摄食代谢、同工酶、凝集素、染色体核型、基因组DNA提取、16SrRNA、保护区和生态条件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人工育苗中诱导催产、幼虫培育、变态附着等加以综述,提出西施舌规模化培育大规格苗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灰胸竹鸡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10月至1997年10月对野生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进行了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为:产卵期4月下旬至7月下旬;卵的平均质量在(15±2)g之间;最佳孵化温度、相对湿度:1~14d内,温度为38℃,相对湿度65%~70%;15~18d内,温度降到37℃,相对湿度75%;雏鸟的生长模型为:m=262/(1+e2.61-0.037t).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蛙变态期人工养殖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中国林蛙变态期生理特点的研究为依据,人为设置各种生存环境,总结出人工养殖的适宜条件:模拟野生环境,制造水陆过渡装置,如斜面、浅滩、悬浮物、水面突出物等.结果表明:变态期的蝌蚪呼吸系统正处于鳃、肺替换状态,极易溺水而死;水陆过渡装置便于其适应调整生理变化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变态期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以来,通过对乌贼人工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解决了乌贼胚胎发育、苗种繁育、成体快速养殖和当年生乌贼秋季育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乌贼的产业化发展及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撑.2006年利用乌贼仔三代和野生受精卵共6 810粒;孵出稚乌贼5 855头,孵化率为86.0%;获胴长20 mm的幼乌贼4 182头,培育成活率为71.4%;获胴长92~130 mm,体质量106~219 g的乌贼2 885头,养殖成活率为69.0%;通过乌贼的快速养殖与生殖调控,1 000头当年生乌贼秋季产卵151.6 kg,合97.02万粒.  相似文献   

20.
花(鱼骨)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6月~2003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苗种基地,进行了花(鱼骨)的池塘人工培育亲鱼试验,结果表明:花(鱼骨)当年能够长到20~100g,第二年能长到150~250 g的商品鱼,二足龄后,性腺成熟,雌鱼性腺发育达第Ⅳ期,雄鱼性腺发育达第V期,怀卵量一般为3~10万粒/尾,可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