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动手操作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一点E(不与点C、D重合),AB的对应边为FE,且FE交边AD于点G,压平后得到折痕MN.二、探究发现:∠GBE的值不变,为45°证明由折叠知:BN=NE,∠ABC=∠FEN=∠A=∠C=90°.连接BE.设∠NBE=∠NEB=α.则∠ENC=2α,∠BEC=90°-α,∠FEB=90°-α.∴∠BEC=∠FEB=90°-α.过点B作BQ⊥FE交FE于点Q.在△BEC与△BEQ中,BE=BE,∠BEC=∠FEB,  相似文献   

2.
<正>问题([1])如图1,四边形ABCD内接于⊙O,对边AB与DC交于点P,AD与BC交于点Q,M为PQ的中点,MC与⊙O交于另一点G.求证:A、G、P、Q四点共圆.证明如图1所示,连AG,延长CM至点N,使CM=MN.则四边形PNQC为平行四边形.于是∠PAQ+∠PNQ=∠PAQ+∠PCQ=∠BAD+∠BCD=180°,  相似文献   

3.
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AD上各有一点P、Q,如果△APQ的周长为2,求∠PCQ的度数.一、猜想当P无限靠近A时,△APQ的周长为2,则Q无限靠近D,因为∠DCA =45°,所以猜想答案为  相似文献   

4.
丁益民  彭光宇 《数学通讯》2009,(9):15-15,17
苏教版必修5P24复习题第7题: 已知∠A=a为定角,P,Q分别在∠A的两边上,PQ为定长l,当P,Q处于什么位置时,△APQ的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数学》2009,(2):26-28
一、(本题满分50分) 如图1,给定凸四边形ABCD,∠B+∠D〈180°,P是平面上的动点,令f(P)=PA·BC+PD·CA+PC·AB. (Ⅰ)求证:当f(P)达到最小值时,P,A,B,C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6.
旋转变换是平面几何证题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部分图形绕某一定点旋转后,将其搬到另一个位置,使得题没条件相对集中(我们称之为“集中元素”),从而让条件与待证(求)结论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因此它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起到了“铺路架桥”的重要作用.我们在讲完正方形这节内容后,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介绍了旋转变换,今略选数例如下:例1在等腰直角△ABC中,∠C=90°,P为形内一点,且PA=3,PB=1,PC=2.求∠BPC的度数.分析题没条件中虽然合有∠A=∠ABC=45°,但与∠BPC不能发生联系.而已知的PA、PB、PC三线…  相似文献   

7.
<正>引例(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13.3.1节等腰三角形课后练习)如图1,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发现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外角性质,易得答案∠B=77°和∠C=38.5°.至此,同学们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呢?∠B和∠C具有两倍的数量关系!换个度数若∠BAD=18°,则∠B=81°和∠C=40.5°.因此,可猜测∠B和∠C的数量关系与∠BAD的大小无关,只与AB=AD=DC有关,设∠C=α,不难得到∠B=2α.归纳发现,这样的三角形有共同的特征: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二倍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8.
<正>在△ABC中,设∠A、∠B、∠C所对的边为a、b、c,(1)若∠C=90°,则a2+b2+b2=c2=c2;(2)若∠C<90°,则a2;(2)若∠C<90°,则a2+b2+b2>c2>c2;(3)若∠C>90°,则a2;(3)若∠C>90°,则a2+b2+b22.结论 (1)是我们熟知的勾股定理,现在对(2)、(3)我们来给出证明.证明(2)分三种情况:(1)当∠B=90°时,结论显然成立;(2)当∠B>90°时,如图1,过点A作AD⊥BC交CB延长线于D,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以2017年北京中考的几何综合题为例,说明解题中"先猜后证"的思考过程,供参考.一、原题呈现(2017年北京市中考第28题)如图1,在等腰Rt△ABC中,∠ACB=90°,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至点Q,使得CQ=CP,过点Q作QH⊥AP于点H,交AB于点M.(1)若∠PAC=α,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相似文献   

10.
用向量的积(?)cos(?),可求向量(?)的夹角,但应用于求角时,必须注意所用向量的方向.否则,极易出错.例1已知△ABC的顶点A(-1,0)、B(1,0)、C(1,2),求∠C的度数.解1 (?)=(2,2),(?)=(0,-2),cosC=(?)=-2~(1/2)/2,故∠C=135°.解2 (?)=(2,2),(?)=(0,2),cosC=(?)=2~(1/2)/2,故∠C=45°.剖析两个解法结果互异,谁对谁错?原因何在?描点作图易知∠B=90°,|AB|=  相似文献   

11.
198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第三题:“设P、 Q为线段BC上两定点,且Bp=CQ,A为BC外一动点,当点A运动到使∠BAP =∠CAQ时,△ABC是什么图形?试证明你的结论。”此题结论是当∠BAP=∠CAQ时△ABC为等腰三角形。下面我们采用辅助圆证法,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设 A、B是有限域 Fq上两个 s× n级矩阵 ,并且它们的秩都是 r,则存在 Fq上 s级可逆矩阵 P,n级可逆矩阵 Q,使得 PAQ=B.本文讨论有多少对这样的 (P,Q) ,使得 PAQ=B.  相似文献   

13.
<正>研读完贵刊《代数法证几何题举例》和《解析法解题一例》两篇文章后,笔者尝试不用几何综合法来解2017年北京数学中考第28题,觉得有必要给同学们补充相关方法,以拓展解题思路.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至点Q,使得CQ=CP,过点Q作QH⊥AP于点H,交AB于点M.(1)若∠PAC=α,求∠AMQ的大小(用  相似文献   

14.
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解读2022年新高考Ⅰ卷圆锥曲线试题,并将结论进行拓展推广;通过对面积进行齐次化处理,得出三角形PAQ的面积关于tan∠PAQ与m的关系式,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各个量之间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宋辉 《数学之友》2020,(4):66-68
问题已知椭圆C的方程x^2/8+y^2/2=1,A2,A1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直线x=2与椭圆C相交于P、Q两点,P点在第一象限,A、B是椭圆上位于直线x=2两侧的动点,当点A、B运动时,且满足∠APQ=∠BPQ,问直线AB的斜率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一条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公共点,我们称该直线为圆锥曲线的一条割线,当割线的斜率不为零时,它必与主轴所在直线(x轴)相交.下面以椭圆为例探究与割线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引例过椭圆x2a2 y2b2=1(a>b>0)的左焦点F(-c,0)作直线l交椭圆于P、Q两点,Q′是Q关于x轴的对称点(Q′与P不重合),直线PQ′交x轴于点M.则图1(1)PFFQ=M PMQ;′(2)点M为定点(-2ac,0).(1)证法1如图1,连结MQ,易知得等腰△MQQ,′∴M F平分∠QMQ.′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得M P MQ=PF FQ,又MQ=MQ′,∴M P MQ′=PF FQ,所以PFFQ=M PMQ.′证法2设QQ′与x轴…  相似文献   

17.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10分)一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计算-2 5的结果是()1A17B1-7C13D1-321计算(-1)3的结果是()1A1-1B11C1-3D1331当x=-1时,代数式x2 2x的值是()1A.-2B.-1C.0D144.一个整式减去x2-y2后所得的结果是x2 y2,则这个整式是()1A12x2B1-2y2C1-2x2D12y25.如图1所示,AB∥CD,∠ABE=110°,则∠ECD=()1A1140B1110C170D12061如图2,已知AB⊥CD,垂足为O,图中∠1与∠2的关系是()1A1∠1 ∠2=90°B1∠1 ∠2=180°C1∠1=∠2D1无法确定71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如图3)1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B=14…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人教B版必修四教材第三章第144页有如下一道练习题:如图1,圆心角为60°的扇形AOB的半径为1,C是AB弧上一点,作矩形CDEF,当点C在什么位置时,这个矩形的面积最大?这时的∠AOC等于多少度?解令∠AOC=θ,则CF=rsinθ,OF=rcosθ,因为∠BOA=60°,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第一题: 过圆外一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和一条割线,切点为A、B,所作割线交圆于C、D,C在P、D之间,在弦CD上取一点Q,使∠DAQ=∠PBC.求证: ∠DBQ=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上,我讲了一道精典例题: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CDGH,DEFG都是正方形,求证:∠GBD+∠FBE=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