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物理》2016,(4)
正外尔(Hermann Weyl,1885—1955年)是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是大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的学生,并且在希尔伯特退休后继承了其教授职位。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不满纳粹的迫害,外尔接受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邀请,与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形成了当时高等研究院著名流亡科学家的三人组合。外尔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在1929年做出的。狄拉克方程是在1928年提出的,它把量子力学和  相似文献   

2.
正博弈游戏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考古学家挖掘出土的史前时代物品即是证明。赌博也因为玩家想更进一步了解投注的赔率,间接促成概率论的产生。在17世纪中叶,两位杰出的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和费马(Pierre de Fermat)在互通信件的过程中,奠定了概率论的基础,改变了科学家和数学家看待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方式。1623年,帕斯卡出生在法国中南部的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  相似文献   

3.
维纳是20世纪著名的数学家、控制论创立者.哥廷根大学对维纳的学术生涯影响巨大.玻恩是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维纳与玻恩有过一段合作的经历.在维纳看来,这是值得骄傲的研究,但是在玻恩看来这一合作充满遗憾.维纳一直对于玻恩评价极高,但是玻恩对维纳的评价,正如他自己所说,存在偏见、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4.
 帕斯卡(1623-1662)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及物理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当中,在多个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学研究成就,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帕斯卡的主要科学活动 帕斯卡1623年6月19日出生于法国的克勒蒙市,其父伊桑·帕斯卡是著名的数学家,其母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从小就受到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帕斯卡是一位早熟的数学家,从童年起他就表现出了超人的数学才能,12岁时他开始学习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并据此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几何体系。  相似文献   

5.
已知物质除常见的固、液、气三态外,还有被称为第四态的等离子体以及近年来发现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体.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见到被称为"数学物质(Mathematical matter)"①的新客体.数环依次扣接并形成圈状如图1所示.1892年,德国从事于纽结理论(Knot theory)的数学家布鲁恩(H.Brunn)研究了该几何图形的拓扑性质,因  相似文献   

6.
《物理》2021,(9)
正1999年5月22日,在杨振宁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学术讨论会的晚宴上,曾与杨振宁共事多年的著名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教授作了题为《保守的革命者》的演讲,杨振玉、范世藩夫妇曾将其译成中文发表于《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8月号。2021年9月转载于"赛先生"微信公众号。鉴于该文的重要价值,经译者授权,本刊再次发表(个别文字稍作修改)。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放线菌fang-1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质谱、核磁共振图谱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二肽(1),环(脯氨酸-异亮氨酸)二肽(2),环(酪氨酸-亮氨酸)二肽(3),环(亮氨酸-异亮氨酸)二肽(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5).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为环二肽.  相似文献   

8.
 人的耳朵利用自然共振的机械方法,即耳内不同的神经末梢对于各种频率不同的敏锐度,分辨进入耳朵的声波的频率.另外,我们也可以用数学方式来分析声音以测定它组成的频率,这都要感谢18世纪法国数学家傅里叶(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所提出的著名的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相似文献   

9.
林志忠 《物理》2023,(5):361-366
<正>电子—原子核双共振实验显示:施主电子的电荷和自旋都没有扩散。19世纪数学家Dodson说过:“你使尽方法拼命地跑,以便维持在同一位置(Now here, you see, 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 to keep in the same place)”。——引自安德森诺贝尔奖演讲词[1]  相似文献   

10.
王世坤 《物理》2002,31(11):758-759
首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ICM)于 1897年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190 0年巴黎大会以后 ,每四年举行一次 ,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 ,未曾中断 ,已成为全球性的最高水平的数学科学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将颁发菲尔兹奖 (FieldsMedals)和内万林纳奖 (NevanlinnaPrize) ,表彰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上做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 .其中 ,菲尔兹奖普遍被认为是数学的“诺贝尔奖” .大会其间 ,由国际数学家联盟 (IMU)挑选的来自各数学领域的一些杰出数学家作 1小时大会报告(plenarylectures)和在各学科组作 4 5分钟的邀请报…  相似文献   

11.
 测光术是天文技术中主要的方法,尤其当要测定某一天体,例如变星、小行星、活跃星系核以及超新星的光度时.布格(Pierre Bouguer)被称为“测光术之父”,他是18 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在测光术方面完成最早有记录的一些测量  相似文献   

12.
1分形 分形是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勃罗特开创的数学分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混沌系统及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3月14日凌晨3时46分,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岁。霍金(1942~2018),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天体物理学、理论物理学、数学等。霍金的主要研究是关于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  相似文献   

14.
杨春  李裕熊 《中国物理 C》2004,28(5):541-543
电子储存环的电子束流与环中的残余气体碰撞会产生轫致辐射,这也是造成储存环中束流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辐射防护上并没有给予它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一些经验公式对该轫致辐射进行了分析和计算:(1)该轫致辐射会导致较高的剂量率,尤其是在直线节;(2)影响剂量率的几个主要因素;(3)轫致辐射中的高能粒子占有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从单摆到混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速度无关的力,如保守力、驱动力、都不影响相元面积.以上结论对维数更高的相空间完全适用.(2)二维相图的通有特征行为庞加莱和瑞典数学家本迪克森(I.Bendixson)证明了,在二维相空间里动力学系统的特征行为只有图25中所示的集几种情况:源、汇和鞍点三种不动点,稳定和不稳定的两种极限环.它们的例子我们都已在§2和§3中遇到过了.  相似文献   

16.
拉格朗日是18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格朗日是分析力学的创立者,于1788年出版经典力学著作《分析力学》.  相似文献   

17.
正§8.4水星近日点进动按照牛顿力学,行星的轨道是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然而观测结果与此略有歧离.以最靠近太阳的水星为例,虽然它在每一周期中的轨道很接近椭圆,但两个相邻周期的两个"椭圆"的长轴并不重合,表现在它的近日点(perihelion)的微小改变上(见图8-6).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积累效应,"椭圆"的长轴(因而近日点)绕太阳的缓慢转动变得可以观测.这现象叫做近日点的进动(precession).从1697至1848年的天文观测表明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率是每世纪5 600″(″代表角秒).如何解释?法国数学家勒威耶(Le Verrier)用牛顿力学对水星运动做过长期研究,并于1859年再次发表研究报告.根据  相似文献   

18.
 1952年1月23日,英国数学家图灵(AlanTuring)回家时发现窃贼闯入了他家。图灵当时写信给一个朋友时虽然承认被偷的物品并没特别贵重,但对于被侵犯还是表现出了可理解的情绪。然而,这件事却的确很快地严重涉及他的隐私,原应该只是愤怒与烦人的小事结果却完全改变了图灵的人生--到那时为止主要在职场上一直受赞誉与成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弗里德里希·伯恩哈德·黎曼(G.F.B.Riemann,1826~1866)是19世纪时期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虽然他的一生由于短暂而著述不多,但篇篇都至关重要.如1854.年的就职演说是n维流形和黎曼空间的经典;1857年关于阿贝尔函数的论文,使阿贝尔函数理论得到了系统的表述;1858年关于素数分布的论文则是解析数论的先驱,其中的黎曼猜想更是数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精品.  相似文献   

20.
在简单磁镜MM-2中,采用15GHZ大功率迴旋管进行了电子迴旋共振加热(ECRH)实验。结果表明,随充气压强的提高,预电离时间迅速变短。在高气压“C-模式”运行区,等离子体径向密度分布呈马鞍形。在迴旋管输出30kW功率的条件下,适于建立热电子环的气体压力窗为(0.4—1.2)×10-5Torr。利用一个可移动Laugmuir探针配合反磁测量的简便方法,在中心场为2.95kG时,确定了电子环半径为7cm,环厚约4cm,环的轴向边界由z=±10cm一直延伸到z=±20cm。热电子温度为140—170keV,热电环平均β值为(4—5)%。观测到了由热电子环不稳定性引起的迸发式径向电子逃逸,并同时发生反磁信号跌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