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动态热重天平研究了赤泥制备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还原和硫化的动力学行为,两个过程初期均为化学动力学控制,进而转入内扩散控制,采用等效粒子模型,给出了不同控制段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方小牛 《大学化学》1994,9(6):48-52
关于有机竞争反应产物控制的讨论方小牛(江西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343009)在有机化学中,竞争反应极为普遍。而对于一组竞争反应来说,其产物的控制有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两种,因此,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也成为有机化学中很普遍又很重要的概念。多数有机...  相似文献   

3.
前期工作曾对Cu27.1Al72.9合金的碱抽提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理想模型,并推导出动力学控制条件下的机理型动力学式。结果表明,该动力学式能与实验数据很好地吻合,它反映了动力学控制条件下的碱抽提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计算机模拟动力学程序,研究了竞争反应:BAC的速率控制和平衡控制的条件。由计算机模拟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反应的速率控制和平衡控制受操作时间和温度的影响情况。作为理论验证,用HMO法计算了甲苯烷基化反应中,各可能过渡态和产物的定域能变化。由此分析了速率控制和平衡控制下的主产物。从模拟动力学分析和能量分析的结果看出,它们都与实验事实一致。这说明两种计算机方法都对动力学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接着PVP修饰电极及其催化动力学,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对Fe ̄(2+)的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极化曲线法等就电极对Fe ̄(2+)氧化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及有关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PtCl^2^-6接着PVP修饰电极及其催化动力学,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对Fe^2^+的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极化曲线法等就电极对Fe^2^+氧化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及有关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了盐酸地尔硫卓(DH)药物树脂复合物。研究了DH与001×7树脂的交换反应动力学以及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0.5mol/L、1.0mol/L、2.0mol/L NaCl和在0.5mol/L HCl以及0.5mol/L KCl溶液中的释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制备药物树脂的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药物与树脂的交换速率增加,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但其释放随释放介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属于粒扩散的离子交换控制,粒扩散系数Dr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DH的释药动力学过程符合对数方程(Visuanathan方程),001×7树脂可有效地控制DH在体外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氧化锌脱硫中氧的气氛效应及动力学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热重法研究了含氧气气氛中T305氧化锌硫剂脱除H2S的微观动力学。实验表明,200-290℃温度范围,脱硫初期为化学反应控制,中后期转移为晶粒扩散控制。O2存在会阻碍反 进行。气氛中O2含量小于0.4%(mol)时,在不同控制区,过程对O2均为-0.5级;O2含量超过0.4伴随着深度氧化而使脱硫过程复杂化。脱硫反应动力学行为可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描述。给出了不同控制区的参数估值及动力学表达式。对反  相似文献   

9.
相转化法制备超滤和微滤膜的孔结构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近期关于超滤和微滤膜孔结构控制的一些研究工作,介绍了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液-液分相、固-液分相,凝胶化等相转变过程,并依此解析了超滤和微滤膜中常见的结构形态。最后从热力学与动力学两方面探讨了对超滤和微滤膜孔结构进行控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由基活性聚合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介绍了实现自由基活性聚合的动力学、热力学条件及可能的途径。在这些条件下自由基保持稳定的低浓度,增长链自由基与休眠种处于动力学平衡动态,可有效地控制聚合反应,使聚合反应具有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单体转化率成线性增长关系及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特征,并且在加入第二单体时可继续生成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
马铭  谢乃贤 《电化学》1997,3(3):287-292
采用控制卷积量的化学实验方法,对伴有后续均相催化反应的电极过程进行了处理,得到恒半积分法,半积分扫描法和半微分扫描法的理论曲线,并对亚铁氰化钾-抗坏血酸体系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得后续均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12.
煤的缔合结构研究 Ⅰ 溶液缔合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研究了煤可溶组分——吡啶不溶物(PI)在溶液中的缔合动力学,该PI系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可溶组分。结果表明PI在NMP溶液中的缔合属于反应控制机理,并提出了二步动力学反应过程,即基本缔合单元的生成和缔合单元之间的缔合。通过实验获得了有关缔合的动力学参数,PI在NMP溶液中二步缔合的活化能分别为73.3 kJ/mol和21.6 kJ/mol。温度对缔合速率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缔合速率增加。由于PI分子在CS2/NMP混合溶剂中相对NMP具有较高的扩散性,因而其在CS2/NMP混合溶剂中缔合速率较NMP快。此外,还讨论了PI在溶液中的缔合机理。  相似文献   

13.
梁恒  董艳花 《化学学报》2002,60(6):1088-1094
依据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中的局域平衡假设和流体力学的Lagrangian描述方 法,首次提出了线性柱色谱分离过程中溶质带迁移和扩散的状态递推方程,克服了 以经典动力学为基础的塔板理论不能准确预测时变控制条件下溶质扩散的局限性。 反相色谱梯度洗脱的实验数据支持递推方程的理论预测,与基于塔板理论的预测方 法比较,状态递推方程法更具优越性。状态递推方程还为采用动态优化控制柱分离 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天蓝 《化学通报》1997,(12):51-54
驻流光谱动力学曲线的初始相张天蓝(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生物无机及无机药物化学系100083)驻流光谱仪(stopped-flowspectrometre)在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动力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微机控制的驻流光谱仪操作方便、用样少、响应...  相似文献   

15.
董润安  邱勇 《分析化学》1996,24(2):135-138
本文运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邻联茴香胺染料体系的催化动力学性质,通过控制酶和染料的含量,确定了反应呈假一级反应的葡萄糖浓度范围,在此反应体系中,葡萄糖浓度可以通过测定染料吸光度而获得,干扰小,回收率达97%~103%。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及控制条件下的离子迁移动力学方法鉴定矿石中铀的赋存状态,用缓冲液和过量离子来控制电渗析液的pH和离子浓度,使复杂的离子迁移动力学方程式简单化,铀离子电渗析率K成为铀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的特征值,并能定量地测定,文中列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NO2^—离子的光催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NO2离子的TiO2光催化反应研究发现,该光催化反应用于消除NO2离子效果显著.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表明,NO2离子的TiO2光催化反应是一个较复杂的多步反应,其中,NO2离子在TiO2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氧化是该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符合L-H动力学规律.研究还发现,反应气氛对该光催化反应有明显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未观测到产物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压的流动溶液内矿物-水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绍高温高压下开放流动体系内矿物-水反应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研究了连续流动体系中方解石-水的反应速度方程后又在稳态操作的化学动力学实验中发现了偶存于其中的非稳态动力学过程。同时用轴向弥散模型和叠层反应器研究了萤石和钠长石反应动力学机理。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温压、流速、介质和不同的溶液性质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及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稀土对渗碳过程碳扩散系数和传递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20钢常规气体渗碳和稀土渗碳层深的测定,计算出稀土渗碳时碳在奥氏体中的平均扩散系数。从渗碳增重动力学出发,推导出渗碳过程混合控制阶段界面传递系数的计算公式。稀土元素加速渗碳过程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同时提高了碳的界面传递系数。  相似文献   

20.
甲基异丙苯液相氧化虽为一慢反应,但工业上只在接近(不完全是)动力学控制条件下进行。因此,动力学模型需经校正再应用。本文在工艺条件考察及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就传质因素、氧浓度及异构体组成对氧化的影响进行定量关联,求得相应的校正系数。建立了以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并对上述因素进行校正的氧化速率模型。它可用于工业氧化(非动力学控制)情况。用此模型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