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Cr/γ-Al2O3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金属粒度的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共沉淀法<普通浸渍法;金属还原程度的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糠醛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生成2-甲基呋喃选择性顺序为共沉淀法>普通浸渍法>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相似文献   

2.
WP/γ-Al2O3催化剂负载方式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γ-Al2O3为载体,分别采用机械混合法、共浸渍法、分步浸渍法和程序升温、高纯氢气还原无定型磷钨酸盐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组分为磷化钨,负载量为20%的WP/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负载方式对催化剂结构有一定影响,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在低温时较明显。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先混合后还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其HDS活性比先还原后混合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高;采用共浸渍和分步浸渍方式,通过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其HDS活性分别比不经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高或接近;浸渍焙烧所形成的催化剂其HDS活性远远高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交联聚苯乙烯—铂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的硅氢加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合成了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铂络合物,将其用于催化不同结构的碳碳不饱和化合物与甲基二氯硅烷的加成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乙炔、苯乙烯、苯乙炔、三烷基乙烯基硅烷等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对丙烯酸丁酯的催化活性显著降低,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则无催化活性,该催化剂用于苯乙烯的硅氢加成反应,可重复使用20次,而且回由再用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4.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干混法、干混-浸渍法和共浸渍法)对MoNiP/Al2O3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干混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金属(Mo,Ni)在其表面上虽然有较高的分散度,但其分散状态较差,因而影响其催化活性;采用干混-浸渍法和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使活性金属在其表面上既有较高的分散度,又有优良的分散状态,因而催化活性较高.此外,采用干混-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容,而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大的孔直径和较高的机械强度.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oNiP/Al2O3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450℃.  相似文献   

5.
Mo/ZSM-5催化剂体系上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哲  黄伟  谢克昌 《催化学报》2002,23(6):535-538
 首先用浸渍法在HZSM-5上负载了不同的金属元素(Mo,Sn和Ni),并比较了它们在含氧条件下对NO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o/ZSM-5的催化活性最高.进一步用离子扩散法、浸渍法、物理混合法及合成法制备了四种Mo/ZSM-5样品,并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它们的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用离子扩散法制得的样品对NO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在360℃下,NO转化率可达98%.同时,用XRD,SEM,ICP和EDS等技术对4种样品的体相和表面结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离子扩散法制得的样品,Mo元素在分子筛催化剂的内表面有很好的分散性,导致Mo/ZSM-5具有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是由于Mo元素迁移到分子筛的孔道内,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有利于NO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某种特殊活性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出铂-氢钨青铜(Pt-HxWO3)催化剂,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甲醇氧化的催化作用. 结果表明, Pt-HxWO3的活性与制备溶液中铂与钨原子比及酸度有关, 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纯铂(Pt)催化剂相比, Pt-HxWO3对甲醇的氧化有更强的催化活性. 当制备溶液中铂和钨的原子比为1:8时, 得到的催化剂Pt-HxWO3中铂与钨原子比为4:1, 其催化活性最佳, 甲醇氧化电流是Pt作为催化剂时的1.7倍. Pt-HxWO3的强催化活性归因于其抗CO中毒能力, CO在Pt-HxWO3上氧化起始电位提前了50 mV.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出铂-氢钨青铜(Pt-HxWO3)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甲醇氧化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Pt-HxWO3的活性与制备溶液中铂与钨原子比及酸度有关,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纯铂(Pt)催化剂相比,Pt-HxWO3对甲醇的氧化有更强的催化活性.当制备溶液中铂和钨的原子比为1:8时,得到的催化剂Pt-HxWO3中铂与钨原子比为4:1,其催化活性最佳,甲醇氧化电流是Pt作为催化剂时的1.7倍.Pt-HxWO3的强催化活性归因于其抗CO中毒能力,CO在Pt-HxWO3上氧化起始电位提前了 50 mV.  相似文献   

8.
用浸渍法分别将铂、钯负载在铝柱撑蒙脱石载体上,制备了铂、钯负载铝柱撑蒙脱石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铂、钯负载量的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铂、钯均以高度分散的纳米粒子状态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并表现出良好的CO催化氧化活性。铂、钯在铝柱撑蒙脱石载体表面的有效负载率在70%~76%之间,在相同的设计负载量条件下,铂的实际负载量和有效负载率均略大于钯。CO催化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负载前,负载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增加,且其催化活性随着铂、钯负载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在相同温度和负载量条件下,钯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铂负载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兰支利  李凤仪 《分子催化》1998,12(5):329-334
对PtO2/Al2O3催化剂进行了氟化处理及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改性研究,考察了它们对乙炔和甲基二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影响。并以IR,XRD,TPR及比表面积测定的方法,对氟改性前后的催化剂及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体氟改性后较好地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其原因在于改变了载体的表面结构,增强了载体的正电中心强度,从而增加了强中心上铂离子的比率,但没有改变其骨架结构,也没有忝析的晶  相似文献   

10.
对PtO2/Al2O3催化剂进行了氟化处理及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改性研究,考察了它们对乙炔和甲基二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影响.并以IR、XRD、TPR及比表面积测定的方法,对氟改性前后的催化剂及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体氟改性后较好地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其原因在于改变了载体的表面结构,增强了载体上的正电中心强度,从而增加了强中心上铂离子的比率,但没有改变其骨架结构,也没有形成新的晶相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的Ni-Ru稀土/ZrO_2三组份担载型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后的三组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含稀土催化剂的活性与稀土离子的4f电子数有关,稀土元素的磁性对催化剂性能有一定影响,不同催化剂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大小次序与催化剂活性次序相符。  相似文献   

12.
江琦  黄仲涛 《分子催化》1995,9(6):464-470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的Ni-Ru-稀土/ZrO2三组分担载型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后的三组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含稀土催化剂的活性与稀土离子的4f电子数有关,稀土元素的磅笥对催化剂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催化剂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大小次诒有催化剂活性次序相等。  相似文献   

13.
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技术制备了高分散树脂固载Co-Ag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二丙酮醇加氢和用作燃料电池电极时的催化性质。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相同组成的催化剂相比,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催化剂显示出更高的活性。这是因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催化剂均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金属的还原性(零价金属百分比)。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金属含量的增加催化活性增大,在电催化反应中钴的加入增大了银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技术制备了高分散树脂固载Co -Ag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二丙酮醇加氢和用作燃料电池电极时的催化性质。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相同组成的催化剂相比 ,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催化剂显示出更高的活性。这是因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金属的还原度 (零价金属百分比 )。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金属含量的增加催化活性增大 ,在电催化反应中钴的加入增大了银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四种不同的Au/Al2O3催化剂,测定了它们在氢气还原前后及催化反应后的金含量及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制备方法明显影响催化剂的金含量,应用X-光粉末衍射技术研究了这些催化剂经还原处理及反应后的物相变化,金以Au^0物相存在,没有发现氧化态的金物相,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发现金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金粒子的大小,浸渍法制备的金催化剂具有较大的金晶粒尺寸,催化活性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金催化剂金晶粒尺寸较小,催化活性较高,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给出1073K时的CH4和CO2转化率分别为8.1%和17.6%,高温反应不仅导致金晶粒的聚集,而且存在明显的金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u/Zn比的γ-Al2O3和改性γ-Al2O3负载的Cu-Zn催化剂,并用XRD,XPS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表征结果表明,还原活化前催化剂中的Cu和Zn分别以CuO和ZnO的形式存在;还原活化后Cu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催化剂失活后,单质Cu又转变成CuO.XPS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金属的价态及颗粒的形貌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所制备的催化剂在糠醛加氢制糠醇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用Co改性的γ-Al2O3负载的Cu-Zn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还呈现出较长的寿命.催化剂中的Cu晶相是催化活性中心;催化剂中的Cu晶相转变成CuO和烧结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超声促进浸渍法制备催化剂LaCoO3/γ-Al2O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超声波促进浸渍法制备了负载纳米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3/γ-Al2O3,考察了超声波辐照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渍过程施加超声波辐照可以显著缩短浸渍时间、增加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和孔内含量、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使催化剂对NO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从Pd纳米粒子溶胶出发,采用一步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0.5%(质量分数)Pd/Ce0.6Zr0.4-x Y x O2(x=0,0.03,0.05,0.1)负载型三效催化剂,考察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负载方法以及Y的掺杂量对三效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三效催化活性。对于一步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Y的掺杂量对新鲜样品的三效催化活性影响不大,然而,900℃水热老化后,Y的掺杂量为0.05的Pd/Ce0.6Zr0.35Y0.05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且其三效窗口也最为稳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沉淀法是一种从贵金属纳米溶胶出发制备纳米三效催化剂的有效方法,且在铈锆储氧材料中掺杂适量的Y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三效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载体预处理对贵金属铂系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储伟  张涛  魏强  孙孝英 《合成化学》2000,8(5):428-430
载体在4个预定温度下进行了预处理,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铝担载铂系催化剂,应用TPR,H2-TPD,XRD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明随着预处理温度的升高(室温~850C),贵金属铂系催化剂分散度提高,活性中心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20.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法和普通浸渍(CI)法制备了金属含量相同的γAl2O3负载NiAg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甲苯和二丙酮醇加氢以及CO2甲醇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组成相同的普通浸渍法催化剂相比,在所有这些反应中SMAI催化剂都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这是因为SMAI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分散度和还原度(零价金属百分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