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振华  阎卫宏 《分子催化》1996,10(3):207-212
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备复合载体,用浸渍法制备Mo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LRS和TPR技术研究MoO3在复合载体TiO2-SiO2表面的分散发现TiO2在SiO2表面的分散可增强MoO3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阈值。  相似文献   

2.
TiO2调变对MoO3/γ—Al2O3和CoO—MoO3/γ—Al2O3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邓存 《分子催化》1998,12(2):107-112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备TiO2/γ-Al2O3复合载体,用浸渍法其担载一定量的MoO3或CoO-MoO3。用XRD、LRS和TPR等技术,考察了Mo或Co-M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还原性能,并有和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负载型镍金属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报道了负载型Ni金属催化剂的表面特征和对CH4与CO2重整制合成气的催化性能,反应结果和TPR,XRC结果表明:Ni担载量为9.0%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性能,Ni组分以高散表面化合物形式存在,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随载体和添加方式的不同较大差异,其中少量MgO,La2O3对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抗积碳能力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载体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其中浸渍法制备的Ni/MgO催化剂不  相似文献   

4.
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浸渍顺序,金属含量和Mo前区体的Co/Mo/C催化剂并用脉冲色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O2吸附量,考察了催化剂制备,金属担载量,预处理条件,O2吸附温度,Ar吸扫温度等参数对O2吸附量的影响。常压微型反应器上测定了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流动吸附法(grafting)制备复合载体,用浸渍法(impregnation)制备Mo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LRS和TPR技术研究MoO3在复合载体TiO2-SiO2表面的分散状态,发现TiO2在SiO2表面的分散可增强MoO3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阈值.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中压反应装置中进行,以69%(wt)环己烷、20%(wt)的环己烯、10%(wt)的苯、1%(wt)的噻吩混合液为反应液,以噻吩、环己烯和苯的转化率作为催化剂的HDS、HYD、BHD活性指标.结果表明,经TiO2调变后,其HDS、HYD、BHD活性都较原来高,对于不同MoO3含量的MoO3/(TiO2-SiO2),HDS、HYD催化性能测试发现,当MoO3含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活性随MoO3含量线性上升,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该催化剂对苯几乎没有加氢活性,显示出很高的环己烯加氢选择性.通过分散阈值与其HDS、HYD活性的关系可知,分散阈值可作为优化加氢精制催化剂配比的一个重要参数,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SMAI和CI法制备的Ni—Ag/SiO2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法和普通浸渍(CI)法制备了金属含量相同的SiO2负载Ni-Ag双金属催化剂。XRD和磁测定结果表明SMAI催化剂中Ni和Ag的粒度均小于金属含量相同的CI催化剂,SMAI催化剂中Ni和Ag未形成合金,而CI催化剂中Ni和Ag形成了合金。SMAI和CI催化剂都具有超顺磁性。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甲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组成相同的普通浸渍法催化相比,SMAI催  相似文献   

7.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及反应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浸渍法制备载镍CH4/CO2重整反应催化剂,应用ICP,BET,EPMA,SEM,TEM,XPS等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浸渍液酸度,助剂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热处理制备的Ni/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H4/CO2重整反应活性.经酸或强碱溶液中制备的催化剂尽管活性分布及孔结构等均扔所不同,但二者的反应活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法和普通浸渍(CI)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摩尔比的γ-Al2O3负载Ni-Ag双金属催化剂。XRD和磁测定结果表明SMAI催化剂中Ni和Ag的粒度均小于金属含量相同的CI催化剂,SMAI催化剂中Ni和Ag未形成合金,而CI催化剂中Ni和Ag形成了合金。SMAI和CI催化剂都具有超顺磁性。XPS测定结果表明SMAI催化剂中零价Ni和Ag的含量均高于CI催化剂。SMAI催化剂Ni在表面含量高于体相,Ni在表面富集,而CI催化剂Ni在表面和体相的含量相同  相似文献   

9.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和普通浸渍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摩尔比的γ-Al2O3负载Ni-Ag双金属催化剂。XRD和磁测定结果表明SMAI催化剂中Ni和Ag的粒度均小于金属相同的CI催化剂。SMAI催化剂中Ni和Ag未形成合金,而CI催化剂中Ni和Ag形成了合金。  相似文献   

10.
负载型纳米非贵金属催化剂上CO的氧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杜芳林  陈诵英 《分子催化》1997,11(3):209-214
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Cu、Cr、Mn、Fe、Ni、采用机械方法将其加到Al2O3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用TEM、SEM、XRD、HRTE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CO催化化的结果表明,铜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铜、铬催化剂的活性高于贵金属钯催化剂;锰催化剂活性与钯相当;铁、镍催化剂活性较差,XRD实验表明,催化反应后,纳米金属将变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11.
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Cu、Cr、Mn、Fe、Ni,采用机械方法将其加到Al2O3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用TEM、SEM、XRD、HRTE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CO催化氧化的结果表明,铜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铜、铬催化剂的活性高于贵金属钯催化剂;锰催化剂活性与钯相当;铁、镍催化剂活性较差.XRD实验表明,催化反应后,纳米金属将变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两种不同制备方法──浸渍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得的超细Mo/Al2O3催化剂的加氢与加氢脱硫催化性质及还原性质,并与以普通Al2O3作载体制得的Mo/Al2O3催化剂相比较.结果表明,超细粒子催化剂催化性质较大程度地受制备方法的影响.TPR、XRD、LRS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氧化铝载体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的使用均有利于Mo在Al2O3表面的分散.  相似文献   

13.
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出大孔高比表面高发散态Fe/ZrO2气凝胶超细粒子催化剂,研究了在其制备过程中织构性质、颗粒大小、体相和表面结构的变化,并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Fe/ZrO2催化剂作了对比。对几种Fe/ZrO2催化剂的F-T反应性能考察表明,Fe/ZeO2气凝胶超细催化剂显示出高的反应活性;随载体ZrO2颗粒尺寸减小,活性组分铁的分散度变大,其颗粒尺寸变小,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反应活性增大,甲烷  相似文献   

14.
徐恒泳  范业梅 《分子催化》1995,9(6):445-450
采用γ-Al2O3为载体,以硝酸镍,硝酸镁和稀土硝酸盐为原料,按常规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其中Ni含量为9.17%,助剂RE2O3和Mg含量分别为5.18%和1.80%。该催化剂简称为N-5-RM。催化反应评价采用双套管石英反应器,在多功能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以ZrO2-Al2O3为载体的Co-Mo-K耐硫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玉敏  耿云峰 《应用化学》2000,17(3):276-279
采用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ZrO2-Al2O3复合载体和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研究了ZrO2对Co-Mo-K面硫变换催化剂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RD、BET、TG、XPS等手段对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结构、吸硫吸水性能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ZrO2-Al2O3代替传统的γ-Al2O3作为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载体,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尤其是低温活性,并可改善催化剂的  相似文献   

16.
超细Mo/Al2O3催化剂(I):催化及还原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两种不同制方法-浸渍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得的超细Mo/Al2O3催化剂的加氢与加氢脱硫催化性质及还原性质,并与以普通Al2O3作载体体制得的Mo/AlO3催化剂相比较。结果表明,超细粒子催化剂催化性质较大度的地受制备方法的影响。TPR,XRD,LRS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氧化铝载体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的使用均有利于Mo在Al2O3表面的分散。  相似文献   

17.
丙烷氧化脱氢VMgO催化剂双相协同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智敏  翁维正 《分子催化》1995,9(6):401-410
研究了以重质氧化镁载体浸渍偏钒酸铵水溶液制备的5-82VMgO系列催化剂在500℃下的丙烷氧化脱氢反应。该系列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比柠檬酸盐法制备的纯钒酸镁和文献报道打应催化剂好。  相似文献   

18.
对浸渍法制备的Cu-Mn/SiO2催化剂进行了甲醇合成活性评价。同时用XPS、Auger、N2O分解,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双组份催化剂中、工作态催化剂表面主要存在Cu(O)。  相似文献   

19.
用乙酰丙酮络钒法制备了两组不同氧经物和磷酸盐载体负载的钒载量为5%V2O5的催化剂,XRD和Raman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钒氧化物在载体MgO,Al2O3,Mg3(PO4)2,AlPO4和Zr3(PO4)4上是高度分散的,没有生成明显的V2O5晶相;催化剂的可还性与其氧化物或磷酸盐载体的金属还原电位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与其丙烷氧化脱氢活性也在较好的平行关系,表明钒氧化和与载体的阳离子形成了V-O-M  相似文献   

20.
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出大孔高比表面高分散态Fe/ZrO_2气凝胶超细粒子催化剂,研究了在其制备过程中织构性质、颗粒大小、体相和表面结构的变化,并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Fe/ZrO_2催化剂作了对比。对几种Fe/ZrO_2催化剂的F-T反应性能考察表明,Fe/ZeO_2气凝胶超细催化剂显示出高的反应活性;随载体ZrO_2颗粒尺寸减小,活性组分铁的分散度变大,其颗粒尺寸变小,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反应活性增大,甲烷和低碳烃生成量增加,重质组分减少,认为产物烃分布主要受催化剂活性相颗粒尺寸效应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