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波辐照引发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 i含量的N iO/La2O3催化剂,并利用XRD、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常压下固定床石英管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其甲烷转化率与反应温度、N i含量以及空速有关.结果表明,N i含量为30%的N iO/La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800℃时甲烷的转化率为88%,CO选择性可达83%,100 h的连续测试显示N iO/La2O3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所用的催化剂主要是负载型Rh、Ni等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复合(或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等[1~9].其中以活性组分Rh的催化活性最佳,稳定性也最好.但由于Rh的价格昂贵,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Chen等[3]曾比较了第一系列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发现,只有Ni和Co对POM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Ⅰ.催化剂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有的有关甲烷催化剂部分氧化和催化氧化资料的基础上,假设了一个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机理,并据此提出了催化设计的原则,在分析了O2,CO和H2等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热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金属Ni,Pt,Rh,Ru和Ir可作为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主要组分,Cu将时最佳助剂,具有较好的氢溢流功能的Al2O3可作为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5.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毕先钧  洪品杰 《分子催化》1998,12(5):342-348
考察了镍基和钴基催化剂催化甲烷在自放热条件下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结果表明,在较高的空速条件下,反应一旦引发即可停止供热,仅靠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就能维持反应的继续进行:Ni/La2O3催化剂中的镍负载量大于10%后,镍负载量对催化活性无明显的影响;CH4的转化率及H2和CO的选择性均随空速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提高;对Ni/ZrO2和Co/ZrO2催化剂,反应进行到6-12h时,CH4转化经最高;但对Ni  相似文献   

6.
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研究了Ni/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其活性组份Ni为10%时反应性能最好.条件实验表明,在600~900℃范围内,甲烷转化率和CO、H2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转化率和选择性在甲烷空速≤1.5×105h-1时基本不变,空速>1.5×105h-1时,转化率和选择性有所下降.随着压力的增加(0.05~0.40MPa),转化率和选择性下降.SEM和化学分析结果证明在反应过程中,Ni组份存在烧结和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OM)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1,2].前文报道了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镍基催化剂(Ni/La2O3)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和催化活性[3],发现在达到相同的CH4转化率时,微波活化方式下的催化剂床层温度比常规加热低得多...  相似文献   

8.
Ni-Cu /La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u质量分数的Ni Cu/La2O3双金属催化剂,考察了金属浸渍顺序和Cu质量分数对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BET、XRD、TPR和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Cu助剂的添加对Ni/La2O3催化剂的活性有一定的改进作用,其中浸渍顺序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共浸渍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相对较好;Cu质量分数为5%~7%时催化剂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XRD等测试表明,Cu和Ni金属由于相同的晶型结构及离子半径在制备过程中形成了双金属固溶体,提高了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减少了Ni晶粒的烧结聚集长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10.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褚衍来  李树本 《分子催化》1996,10(6):449-455
对镍铜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化学研究表明,在Al2O3、SiO2、mgO、TiO2、Y型分子筛等载体中,具有较好氢溢流功能的Al2O3所担载的镍铜催化剂,有最佳的反应性能、载体的产物溢物功能对反应中合成气的生成是有利的,对NiO-CuO-Al2O3催化剂,组分Cu的最佳含量是Cu/Al=0.2/4(原子比),Ni/Al(原子比)在1/4-1.5/4范围内催化剂均保持最佳的反应性能,此时,甲烷转化  相似文献   

11.
路勇  刘旭霞 《分子催化》1998,12(4):316-319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是近年来催化界关心的课题之一,文献报导的工作多在常压下进行[1~4].然而天然气和纯氧都有一定压力,且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后续过程通常都在较高压力下操作,从节能的角度出发,研究加压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2].我们...  相似文献   

12.
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CO2主要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载型金属催化上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剂合成反应机理存在着燃烧-重整机理和直接氧化之争,如果反应按燃烧-重整机理进行,则CO2则是反应的一次产物而CO2是二次产物;如果反应按直接氧化机理进行,则CO是一次产物。本文采用同位素瞬变技术,对Ni/Al2O3催化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CO2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2同CO-样,主要来源于催化剂表面NiO与甲烷分解生成的NixC的反应,这就有力地证明  相似文献   

13.
将稀土氧化物CeO2中的晶格氧用于熔融盐体系下甲烷部分氧化制取合成气的新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铈基氧载体,利用XRD、O2-TPD、H2-TPR分析手段对氧载体进行了表征.在甲烷气氛下进行了CeO2的热重实验.在熔融盐反应器中分别考察了添加1%TiO2和MgO两种不同助剂对10?O2-Al2O3负载型氧载体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容易失去晶格氧被还原为低价态铈的氧化物,同时把甲烷部分氧化成H2和CO,有着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助剂的添加能够明显改善氧载体的反应活性,其中以添加MgO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CO2主要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上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存在着燃烧重整机理和直接氧化机理之争.如果反应按燃烧重整机理进行,则CO  相似文献   

15.
Pt/Al2O3和Pt/CeO2/Al2O3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Pt/Al2O3和Pt/CeO2/Al2O3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Pt/CeO2/Al2O3显示了更高的甲烷转化率和合成气选择性.用H2-TPR、H2-TPD、SEM-EDX和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CeO2和Pt相互作用促进Pt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抑制Pt在催化剂表面的迁移;降低了催化剂的燃烧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部分氧化活性和选择性,可避免因催化剂床层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失活,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CeO2通过促进水汽变换反应使反应体系迅速达到平衡,提高了催化剂对H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Coke┐ResistantNi┐basedCataystforPartialOxidationandCO2┐ReformingofMethanetoSyngas*CHENPing,ZHANGHong-bin**,LINGuo-dong,GUOZho...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和直接分解法制备了Cr2O3催化剂, 采用XRD, BET, TPR, XPS, TEM和TGA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常压固定床石英管(内径5 mm)反应器中考察了Cr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在500~750 ℃, V(CH4)∶V(O2)=2, 空速12×104 h-1的条件下, O2几乎完全转化, CH4转化率及H2和CO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700 ℃下CH4转化率及H2, CO选择性随着空速(6.0×104~24×104 h-1)的升高而增加. 在500 h稳定性实验中,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CH4转化率及H2, CO选择性缓慢下降, XRD, TEM和BET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活性下降与烧结和团聚有关, TGA分析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积炭性. 通过CH4脉冲反应, 推测在反应过程中CO, H2, CO2和H2O是直接生成的.  相似文献   

18.
甲烷部分氧化Ni催化剂及助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考察了不同Ni担载量的Ni/a-Al_2O_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8%Ni(质量分数)最佳.XRD分析表明,8%Ni催化剂表面NiO颗粒最小.TPR分析表明,催化剂表面主要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NiO,当Ni担载量超过12%时,表面开始出现“游离态”NiO,这部分NiO易使催化剂积碳.添加稀土Ce有利于提高Ni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并对Ce的助剂效应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