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时间分辩的发光光谱技术,测量了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phen)2(7 CH3 dppz)]2+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瞬态发光动力学过程,并与以往研究的配合物[Ru(phen)2(dppz)]2+和[Ru(phen)2(dppx)]2+的瞬态发光特性进行对比,更全面地研究了甲基对钌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瞬态发光特性的影响.[Ru(phen)2(7 CH3 dppz)]2+的结构介于[Ru(phen)2(dppz)]2+和[Ru(phen)2(dppx)]2+之间,但发光寿命却比这两种配合物短,表明了甲基的疏水性、空间位阻及推电子能力对配合物的发光寿命均有影响.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配合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能级模型,对六种钌多吡啶配合物[Ru(L)2(R)]2+(L=bpy,phen,bpy=2,2’-联吡啶, phen=1,10-邻菲咯啉,R=7-CH3-dppz,7-F-dppz,dpbpd(NH2)2)水溶液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时间分辩发光光谱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取代基对配合物与DNA作用时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 六种配合物与DNA作用存在侧面插入方式和垂直插入方式,其中垂直插入方式的权重较大;(2) 取代基的性质对两种作用方式的权重有重要影响。上述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配合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提供了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时间分辨的发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两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 (dpbpd(NH2)2)]2 和[Ru(phen)2(dpbpd(NH2)2)]2 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发光动力学过程,并与以往对[Ru(phen)2dppz]2 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研究带-NH2的嘧啶环对配合物与DNA作用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含有带-NH2的嘧啶环的钌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时的发光按双指数规律衰减,发光寿命为几十纳秒,比dppz类钌配合物与DNA作用时的发光衰变寿命(几百纳秒)小一个数量级.归因于嘧啶环上的N和-NH2可能与水分子、DNA的碱基对或磷酸骨架形成氢键,从而加快激发态的无辐射弛豫,削弱发射光强,缩短发光寿命.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配合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沈涵  于会娟  朱伟玲  巢晖  王惠  计亮年 《光学学报》2007,27(7):333-1337
采用时间分辩激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一种钌配合物[Ru(dmb)2(mitatp)]2 发光增强的超快过程。采用比较方法测量了[Ru(dmb)2(mitatp)]2 和[Ru(dmb)2(mitatp)]2 /DNA复合物的瞬态发光弛豫过程。[Ru(dmb)2(mitatp)]2 和[Ru(dmb)2(mitatp)]2 /DNA复合物的发光均来源于[Ru(dmb)2(mitatp)]2 中的电荷转移单态和三重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通过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Ru(dmb)2(mitatp)]2 的荧光寿命由339 ns延长至589 ns;磷光寿命由16μs延长至21μs,总的发光强度增强了约1个数量级。分析表明,[Ru(dmb)2(mitatp)]2 发光寿命和发光强度的增加可能来源于[Ru(dmb)2(mitatp)]2 与DNA之间的电荷转移态的形成,它导致[Ru(dmb)2(mitatp)]2 的最低激发单态和三重态到基态的无辐射概率的减小,增强了[Ru(dmb)2(mitatp)]2 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稳态发光光谱、瞬态发光动力学测量等手段,对两种钉配合物[Ru(bpy)3](ClO4)2和[Ru(bpy)2 HPIP](ClO4)2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稳态发光光谱表明[Ru(bpy)2 HPIP](ClO4)2发光明显偏弱;皮秒瞬态发光动力学测量显示[Ru(bpy)2 HPIP](ClO4)2的激发态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6.
鬼臼酰肼镍(Ⅱ)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研究了鬼臼酰肼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金属配合物的存在下,DNA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鬼臼酰肼金属配合物与DNA之间主要以嵌入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理论探索了手性钌(II)配合物1和2与DNA作用性质。首先,构建了手性钌(II)配合物1、2与DNA对接模型,并对对接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得到的手性钌(II)配合物1、2与DNA的结合能,解释了手性钌(II)配合物1、2与DNA结合力大小次序,即 Kb(Λ-1) < Kb(∆-1) < Kb(Λ-2) < Kb(∆-2)。另外,通过计算得到的电子转移活化能及自然电荷解释了手性钌(II)配合物1和2光裂解DNA的次序,即Λ-2 > ∆-2 > Λ-1> ∆-1。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的对接模型的分子轨道分析了光裂解DNA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岳淑美  张莉  李斌  刘畅  李文连 《发光学报》2007,28(3):345-348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ctyl-triEOS)为共先驱体制备了掺杂二氯化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2-a 2,3-c]吩嗪)合钌(Ru-Dppz)的干凝胶.考察了Ru-Dppz在乙醇溶液和干凝胶内的荧光行为,发现在干凝胶中配合物的发射光谱较乙醇溶液中有明显蓝移.与固态本体配合物相比,干凝胶内Ru-Dppz的荧光寿命有明显增加.以Ru-Dppz为荧光指示剂的有机改性氧传感材料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及稳定性好等优点.该复合材料中有机改性剂的加入提高了氧的通透性,降低了发光分子间的浓度自猝灭进而改善了材料传感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硫杂蒽酮稀土铕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硫杂蒽酮稀土铕(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H 7.10的模拟体液条件下,当DNA存在时,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随DNA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减色效应,使DNA的圆二色谱中的负峰发生较大变化,导致DNA的双螺旋结构变得松散。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DNA存在时有较大的增加, 表现出增色效应, 同时使溴化乙锭(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而溴化乙锭(EB)的存在也可使配合物-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表明该配合物和EB与DNA有着强烈的竞争反应。据此推断,该配合物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0.
着重讨论了用SERS研究Ru(bpy)2dppz配合物及其与DNA作用的机理。当这种钌配合物与DNA发生作用时,只是它的dppz配体插入了DNA双链的碱基对中,与碱基对形成了共轭体系,影响了Ru配合物的MLCT跃迁,产生了荧光,同时也在拉曼谱图和电子吸收谱图上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1.
氧对钌(Ⅱ)配合物溶胶-凝胶膜荧光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蓝光LED(λmax =4 6 0nm )构建的氧荧光猝灭检测系统 ,考察了不同Ru配合物以甲基硅氧烷(TMO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DiMe DMOS)为共先驱体 ,制备的有机改性溶胶 凝胶 (sol gel)膜内荧光猝灭行为。DiMe DMOS的加入量会影响敏感膜的极性 ,从而影响敏感膜对氧浓度的响应。利用自行构建的装置对水体中氧进行了检测 ,传感膜对氧饱和水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12 % (n =6 ) ,响应时间为 30s,对氮饱和水溶液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 0 39% (n =6 ) ,响应时间为 90s,敏感膜使用寿命大于 6个月。  相似文献   

12.
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 7.2 Tris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DNA熔点、荧光、粘度等手段研究了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其作用模式。当加入一定量的ctDNA时,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而配合物体系的荧光强度、共振光散射信号随ctDNA的加入逐渐增强。配合物的存在能有效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且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同时ctDNA的熔点和ctDNA溶液的粘度随配合物的加入而增大。据此推断,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与ctDNA之间具有较强的作用,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二者的键合常数为1.9×105 L·mol-1。该研究结果提示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有望作为抗癌活性候选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把它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为改善稀土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并避免其在真空蒸发时的热分解,实验中将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掺入高分子导电聚合物Poly(N-vinycarbazole)(PVK)中,用旋涂的方式制备发光层,并制成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测量器件的光致和电致发光光谱,均得到纯正的、明亮的Tb^3+离子的绿光发射,四个特征峰分别位于489,545,585,620nm,分别对应着能级^5D4→^7FJ(J=6,5,4,3)的跃迁。讨论了共混体系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机理。稀土配合物的光敏发光是由于外部直接激发及PVKt到稀土配合物的能量传递。电致发光有两个途径,PVK到稀土配合物的能量传递及载流子的直接俘获。在双层器件中,发光区域随Alq3厚度变化,尤其是在高电压下,激子复合区域移向Alq3一侧。优化后,多层器件在电压为13V时,达到最高亮度183cd/m^2,得到明亮的铽的绿色发光。  相似文献   

14.
李小芳  冯小强  朱元成 《发光学报》2017,38(10):1359-1365
以糠醛和壳寡糖反应生成的席夫碱,与不同摩尔比的Cu2+配位合成配合物FCOS-Cu11、FCOS-Cu13和FCOS-Cu31,并研究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循环伏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粘度和DNA熔点测定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席夫碱及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合成的3种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加入DNA后,配合物的氧化峰电流减小,峰电位微弱移动。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减色显著,同时伴有峰位红移现象。配合物加入后,DNA的相对粘度和熔点呈增大趋势。结果表明,席夫碱及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嵌插结合,且3种配合物中的Cu2+含量与DNA的嵌插作用强度有关,结合强度依次为FCOS-Cu11FCOS-Cu13FCOS-Cu31。  相似文献   

15.
钌(Ⅱ)配合物有机改性溶胶-凝胶氧传感膜荧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利用甲基硅氧烷(TMO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iMe-DMOS)为共先驱体制备的有机改性溶胶-凝胶(sol-gel)氧荧光繁感传感膜,比较了5种不同配体的Ru配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和sol-gel膜内的荧光行为,考察了膜极性的改变对Ru化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以及氧对不同极性有机改性sol-gel包埋Ru化合物荧光猝灭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sol-gel膜内,Ru化合物的荧光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对氧的猝灭程度增加。另外膜的极性对氧猝灭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增加膜的疏水性,将提高传感膜对氧浓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16.
稀土配合物Eu(asprin)3phen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稀土配合物Eu(asprin)3phen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制成结构分别为ITO/PVK:RE配合物/LiF/Al(1),ITO/PVK:RE配合物/PBD/LiF/Al(2)的电致发光(EL)器件。发现二者的电致发光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器件(1)中,来自Eu^3 的位于594nm(^5D0→^7F1)和614nm(^5D0→^7F2)处的发光强度大致相当,而在器件(2)中,EL主要来自Eu^3 位于614nm的发光,594nm处的发光很弱,与薄膜状态下的光致发光谱(PL)一致。并针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把它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为改善稀土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并避免其在真空蒸发时的热分解,实验中将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掺入高分子导电聚合物Poly(N-vinycarbazole)(PVK)中,用旋涂的方式制备发光层,并制成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测量器件的光致和电致发光光谱,均得到纯正的、明亮的Tb3 离子的绿光发射,四个特征峰分别位于489,545,585,620nm,分别对应着能级5D4→7FJ(J=6,5,4,3)的跃迁。讨论了共混体系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机理。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是由于外部直接激发及PVK到稀土配合物的能量传递。电致发光有两个途径,PVK到稀土配合物的能量传递及载流子的直接俘获。在双层器件中,发光区域随Alq3厚度变化,尤其是在高电压下,激子复合区域移向Alq3一侧。优化后,多层器件在电压为13V时,达到最高亮度183cd/m2,得到明亮的铽的绿色发光。  相似文献   

18.
对C60克量级合成与制备获得成功以来的近七、八年间有关溶液中C60及其电荷转移配合物(CTC)吸光、发光特性研究做了详尽综述。化学特性的改善展示了C60及其CTC作为新型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铒有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乙酰基丙酮(AcAc)和二苯甲酰基甲烷(DBM)的水合二元铒配合物以及乙酰基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和三氟乙酰基丙酮(TFA)分别与1,10-邻菲罗啉(Phen)的三元铒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确认;表征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探讨了铒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并对不同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Er(AcAc)3Phen三元配合物是所研究的几种配合物中近红外发光性能最优的。  相似文献   

20.
Eu(o-MBA)3phen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喇曼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瑞芬  金林培 《发光学报》1996,17(3):235-239
配合物Eu(o-MBA)3phen(o-MBA:邻甲基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1,10-二氮杂菲)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下,能发出很强的红色荧光.以Eu(Ⅲ)离子为光谱探针,77K下测得其高分辨激发和发射光谱.选择激发配合物的5D0能级,得到两组不同的5D0→7F2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有不同的化学环境.配合物的喇曼光谱中,羧基阴离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γas(COO))和对称伸缩振动(γs(COO))谱带是明显分裂和带肩峰的宽带,说明配合物中羧基同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这与它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