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储氢合金电极的表面修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凯  吴锋  李丽  王敬 《物理化学学报》2003,19(12):1167-1170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AA型MH/Ni电池的储氢合金电极进行了镀覆导电膜层的表面修饰,用XRD及SEM对电极结构进行了表征.极片经过表面修饰的电池,其内阻降低了24%,放电容量有了明显提高,5C (7.5 A) 放电容量提高了200 mA•h,放电平台电压提高了约0.14 V,导电膜层还起到了电极保护层的作用,抑制了合金的粉化,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同时,电池内压显著降低,电池性能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碳60的发现是荣获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重大贡献,将我们带进了又一个化学新世界。实践中碳60分了的独特构型引起了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的极大兴趣,但尚缺少其分了模型的简易制作方法。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了一种碳60分了模型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PFW欧版反击式破碎机,由于该机采用了重型转子装置,取得了较好的破碎效果。该破碎机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快捷。与传统反击式破碎机相比,不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了耐磨件的更换时间,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乙酰乙酸乙酯-BR化学振荡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乙酰乙酸乙酯-IO-3-H2O2-Mn2+-H2S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及振荡反应的浓度范围。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并计算了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对振荡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体系主要反应的计量关系,采用UV法对金属离子的作用和催化机理作了研究,探索了BR反应中I2的产生机理及消耗机理,对体系中有关反应物的作用作了说明。在FKN机理的基础上,对BR反应的自催化反应步骤和控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有关实验现象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系统梳理了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已有研究,分析了电离、离子反应内容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进而确立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教学论问题并进行了阐述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维ZnO纳米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森  倪永红 《化学进展》2007,19(10):1510-1516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ZnO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一些新方法,简单比较了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讨论了制备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材料的影响因素,其中重点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介绍了ZnO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并对ZnO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前言     
自20世纪初期,德国化学家EmilFischer首先合成了甘氨酸二肽片段,并第一次提出“peptide”(多肽)这一名词,多肽化学的研究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1953年,Vigneand小组首次完成了生物活性肽催产素的合成,并因此于195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Merrifield提出了多肽固相合成法,并发明了第一台多肽自动合成仪,大大简化了多肽合成的流程、提高了合成的效率,从而促使多肽化学实现了飞跃式发展,Merrifield也因此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从实验装置、实验体系、溶液配制、数据测量等方面针对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二元液系气液平衡相图)进行了综合性探索。减少了实验试剂消耗,缩短了实验时间,改善了实验的操作性和重现性,同时消除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经过多年工科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改进措施提升了学生的低碳环保理念,改善了实验的过程体验,强化了经典实验的创新效果。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气液相平衡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新思维,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机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构建了无机化学微信平台。介绍了构建平台必需的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的建立过程和方法。分析了无机化学微信平台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讨论了无机化学微信平台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了师生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稀土抛光粉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稀土抛光粉的各种制造工艺及其在玻璃抛光领域的应用现状,以稀土抛光粉不同的化学成分,粒度,用途等对稀土抛光粉进行了归纳分类,介绍了国内外稀土抛光粉生产企业的产生规律,产品特点,对国内外稀土抛光粉的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稀土抛光粉的抛光工艺及抛光机理,重点讨论了稀土抛光粉的应用领域,预测了稀土抛光粉市场的未来,对稀土抛光粉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日用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进行了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锌对MCM-22分子筛晶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水热合成法,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在氧化锌存在下合成了MCM-22分子筛,考察了氧化锌对MCM-22晶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少量氧化锌的添加抑制了杂晶的生成,缩短了晶化诱导期,提高了晶化速度,扩大了硅铝比的范围,降低了模板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和α—萘乙酸包络物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β-环糊精和α-萘乙酸包络反应,研究了包络物的荧光光谱性质,测定了包络物的形成常数,讨论了各种水溶性一元醇对该包络物形成及荧光性质的影响,并对其应用了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9种蛋白质氨基酸的七氟丁酰正丁酯衍生物的GC/MS分析方法;优选了衍生反应条件;建立了GC分离、定量分析方法,最小检测量为0.1ng;研究了衍生物的EI质谱数据,确定了可作为定性依据的特征离子;测定了儿童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及儿童血清样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单组分非理想气体,推导了它的逸度因子的微分方程式。对多组分非理想气体,推导了各组分逸度因子满足的微分方程式,定义了一个总逸度因子,并找到了总逸度因子和各组分逸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样,对非理想溶液,推导了各组分活度系数满足的微分方程式,定义了非理想溶液的总活度系数,并找到了两者满足的关系。最后分析了逸度因子和活度系数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6.
农科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科有机化学课程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农林院校的特点,建立了符合农业院校特点的教学新体系;编制了一系列教材;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团队精神好的教学队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了乙酰乙酸乙酯-IO3^--H2O2-Mn^2+-H2S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及振荡反应的浓度范围。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并计算了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对振荡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体系主要反应的计量关系,采用UV法对金属离子的作用和催化机理作了研究,探讨了BR反应中I2的产生机理及消耗机理,对体系中有关反应物的作用作了  相似文献   

18.
无机材料化学学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新兴的无机材料化学的命名、定义和范畴;分析了它在学科分类学中的地位;讨论了无机材料化学的源和流;回顾了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标准化的教学大纲更加突出了专业适用性,关联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和考核评定,增加了考核量化指标与课程持续改进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大纲的构建为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有利于缩小不同教师教学的差异性,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建立可持续完善的工程类实验教学标准体系提供了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吕喜风  李旭  秦少伟  张娜 《化学教育》2017,38(12):30-32
介绍了塔里木大学本科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壳聚糖(CS)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微波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改性壳聚糖阴离子交换膜;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表征了产物的性质。该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充分利用了本科阶段所学基础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培养了科研素质,对学生起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为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