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用交换相互作用描述核力的历史,介绍了汤川介子理论以及μ子发现后出现的“二介子假说”,简述了带电π介子在核乳胶中的发现以及中性。介子在稳相加速器中的确凿证实.最后对汤川理论作一简评.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63-63
盖尔曼是奥地利移民的儿子,15岁进入大学,后获博士学位。1952年入芝加哥大学,在费米指导下工作。不到27岁成为正教授。他投身于亚原子世界。在发现中子之后,出现了是什么力量把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的问题。汤川秀澍用介子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被发现的介子又太多了。鲍威尔P22的π介子可以解释汤川秀树的预言,那么安德森M·的μ介子仍然是个谜。  相似文献   

3.
姚立澄 《物理》2001,30(7):441-446
汤川秀树是日本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1935年,汤川秀树在物理界普遍 不接受新粒子的情况下,大胆提出一种新的核力场理论,认为存在起强相互的π介子,介子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核物理研究的发展,文章简要记述了这一历史事件。在介子理论提出10年后,π介子才被英国物理学家鲍威尔在宇宙射线中发现,实了汤川透树的假设,由于汤川秀树对物理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汤川秀树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4.
QCD(Quantum Chromo Dynamics)手征反常理论主导了π0介子到两个 γ 光子的衰变.基于手征反常理论和手征微扰论的修正,对π0介子寿命的理论预测精度高达1%.高精度实验测量π0介子的寿命可以严格检验低能区的QCD理论和手征微扰论.本工作重点介绍了三种测量π0介子寿命的实验方法:直接测量法、双光子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计算了π介子单电荷交换机制对传递重中微子的0νββ衰变振幅的贡献,并与以前的π介子双电荷交换机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对此衰变有重要贡献的π介子自由度只是π介子双电荷交换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夸克层次上研究了N-△的质量和二者的能量劈裂,通过引入了赝标量π介子云效应,得到了π和核子宰的耦合常数gxNN,以及单胶子交换势和单π介子交换势分别对N-△能量劈裂的贡献,计算结果较好地与实验值得到了吻合。另外我们还比较了相对论与非对论夸克模型在处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华靖  马伯强 《中国物理 C》2003,27(11):954-959
从菲尔德–费曼的叠代模型出发,考虑到入射夸克的味结构,研究了π介子的碎裂函数Duπ+,Ddπ+,和Dsπ+,并将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K介子的碎裂函数DsK+(z),DuK+(z),DsK+(z)和DdK+(z)作出的预言将被进一步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8.
在强子层次上,原子核或强子物质的基本组元是核子和介子.弄清这些强子的结构,并由基本原理出发研究它们的性质,是当代核物理的重要课题.在各种介子中,π介子是最轻且最重要的介子.关于自由空间中π介子的结构与性质、核介质内π介子的性质、π 核子相互作用与π 核相互作用等问题,始终受到相当多的关注.π介子在核物理中的作用直接联系着手征对称性,汤川秀树关于π介子的最初概念已经大大发展了.有清楚的实验证据表明,核内存在π介子的集体模式,这种集体模式与以前观测到的所有核集体运动模式截然不同.拟对π 核物理的研究现状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予以简要评述. At the hadronic level, nucleons and mesons are constituents of nuclei and hadronic matter.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s of hadrons, finding the physics of how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particles arise from the first principle, are major interests in modern nuclear physics. Among mesons, the lightest and most important one is certainly the pion, thus it is no accident that its structure, properties (both in free space and in nuclear matter) and interactions with nucleons and nuclei have gotten considerable ...  相似文献   

9.
基于最近CLEO实验和B介子物理中理论研究的进展, 在QCD因子化方案下研究了B介子到一个赝标π, K和一个矢量介子ρ,ω的两体弱衰变过程.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 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符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有限温度下的单π、σ交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有限温度量子场论的框架中,在核子水平上,讨论π、σ介子的有效质量对温度T的依赖关系及单π、σ交换势.我们发现,在低温区(kBT≤200MeV),π和σ介子的有效质量随T的变化行为与在夸克水平上由Nambu-Jona-Lasinia模型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描述ρ-π耦合的有效模型, 研究了热密π介子环境中的ρ介子谱函数. 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和π介子化学势的升高, 谱函数变宽, 且峰的位置向高不变质量区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VUU模型研究了1.8AGeV Ar+Pb碰撞中π介子子非对称发射携带的核物质态方程信息.指出在靶核旁观者吸收较弱的入射核快度区域,末态π介子的集体运动中保留着同重子集体关联类似的特性.其发射方位角分布的非对称性是对核物质态方程敏感的参量.由π介子方位角关联函数方法对Bevalac激光室1.8AGeV Ar+Pb碰撞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和对硬核媒质态方程模型模拟事件的计算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HBT参数对π源空间分布的敏感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理想高斯源的两粒子关联函数,对单高斯源和双高斯源的两π介子HBT关联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的半径参数和A参数.结果表明,半径参数主要取决于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多数π介子产生的中间区域;对产生π介子的边缘区域的空间分布形状不敏感.在边缘区域内产生的π介子主要影响A参数的变化.π介子源空间分布的非高斯形是导致λ参数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The HBT radius parameters and the HBT λ-parameters of single Gaussian source and double Gaussian source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wo-pion correlation function in HBT intensity interferometry.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radius parameter is insensitive to the spatial shape of the edge zone of source and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the central zone of pions emitted in high 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The pions produced at the edge of source influence the λ parameter. The non-Gaus...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变分法研究格点Schwinger模型"介子"波函数、计算了矢量和标量介子的质量比、以及矢量介子质量的绝对值,得到与连续理论严格解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王凡 《中国物理 C》2004,28(12):1328-1331
根据现有的格点QCD结果和手征对称自发破缺理论研讨了组分夸克模型中夸克囚禁和夸克介子耦合方案.指出了两体囚禁势不能直接推广应用于多夸克系统,σ介子作为双π交换的等效描述只能用于u,d夸克,不能用于s夸克.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的介子云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σ介子云效应对计算质子中的轻味海夸克分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计算结果能够更好的符合关于d(x)/u(x)的实验数据,同时对模型中的ω介子云的参数给出一个修正,表明在物理核子中发现Fock态|Nω〉的几率是一合理的小值.  相似文献   

17.
在计及口袋外部π介子云的热力学贡献后,本文推广手征口袋模型至有限温度.我们给出了手征口袋模型的半径和温度的依赖关系以及夸克去禁闭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3
汤川秀澍因对亚原子粒子理论的研究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5年他提出了一种核力理论,正确预言了介子的存在。介子是质量处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瞬变粒子。汤川秀澍192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后留校任教,1938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重返京都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1939-1950),他还曾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职,1953-1970年担任京都基础物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9.
李希国  刘新宇  高远 《中国物理 C》2007,31(10):922-928
在Schaffner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框架基础上, 考虑同位旋矢量介子δ,扩展了强子动力学模型和单玻色子交换K介子-模型, 重新讨论了介子与重子和介子与K介子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 研究了奇异核物质中K介子的有效质量, 发现在奇异核物质中K介子的有效质量随密度的变化比在纯核子物质中的变化小. 同位旋矢量介子δ对在奇异核物质中K介子有效质量随密度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但对不同的参数组, 其影响的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20.
用单胶子交换正反夸克对产生模型给出的等效单单介子交换势和等效两π介子交换势计算了NN散射S分波的相移,给出了部份核力的中程吸引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