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保障计算机以及使用者信息的安全性、隐秘性,并且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生命周期,需要对计算机进行安全智能监控。但采用当前的计算机安全监控技术对计算机安全进行监控时,没有设置具体的安全监控指标,无法计算出计算机安全监控的非安全因素权重,存在计算机网络可能自动泄密,无法智能监控以及监控数据误差大的问题。为此,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的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方法。该方法先将计算机非安全因素进行分类,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配置,自带系统和网络病毒。然后利用SAltera EPM7128S芯片对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进行硬件构造,采用CPLD结构根据计算机非安全因素分类结果对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软件部分进行设计,软件设计中依据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失真衰减的抑制方法,实现计算机远程安全智能监控,最后根据Delphi法来建立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网络环境总体运行情况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大规模无法定量分析的计算机安全监控因素做出概率估计,以概率估计结果为依据对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实现对计算机安全的智能化监控。实验仿真证明,所提方法提高了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的全面性和高效性,减少了计算机安全智能监控数据传输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城市道路照明的智能化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1]、电力线载波及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由服务器、集中器和控制器组成三级网络架构的城市照明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控制器、集中器、服务器和监控终端之间的互联,并通过DTU与互联网连接,每一个控制器终端通过独有的ID接入到因特网。系统利用安装在监控中心服务器中的监控软件和数据库、GIS等,实现了对城市照明系统智能化控制和科学管理,是物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创建新型智慧型城市方面的应用场景之一。  相似文献   

3.
彭纳新  李超  陈俞强 《应用声学》2015,23(7):2408-2411
针对目前汽车电子智能辅助系统的现状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视频解码复合技术和OSD显示技术的四路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360度无死角四路鱼眼摄像头采集车身监控视频画面,实现多分割自由切换显示。阐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及软硬件模块的实现方法,重点讨论了视频分割、OSD显示模块的实现。最后,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实际运行结果。相比同类型的其他方案,成本下降了约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监控的重要性,文章对自动气象站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XML站点信息文件从中心站服务器中获取自动气象站当前整点小时数据与缺测站点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过滤与编码,得到异常信息量;最后将此信息量发送到监控系统中;监控系统以当前成熟的5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设计,实现与上位机实时通信,同时对当前异常信息量进行显示并产生报警信号,为技术保障员快速发现故障提供可行的依据;系统的实现不仅提高了自动气象站故障的快速响应,同时也为其它气象探测设备的监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对物流车辆进行精准定位、检测和实时跟踪,需要物流车辆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当前使用的监控系统,在物流车辆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有遮挡物出现时无法精准的对物流车辆进行定位,当物流车辆停放在室内停车场时可能出现定位不到物流车辆的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PS的物流车辆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硬件部分包括:GPS车载终端、监控中心服务器群和控制终端三部分,同时将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道路信息相结合,利用联通网络与国际互联网传输相关信息;系统软件部分使用联通分组通信技术,通过GIS软件与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并由单片机S3C2440A向GPS模块发送控制中心下达指令,GPS接收指令并给予反馈,通过有效的分析反馈结果来提高监控终端的运行速度、稳定性以及精准度;GPS定位功能采用TDOA算法对物流车辆进行定位。实验证明,所提系统可以对物流车辆精准定位、实时监测和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图书借还系统只能通过条码扫描,获取信息,一直存在工作效率低、用户信任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图书借还终端系统,该系统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采集馆内图书、读者以及书架等信息,采用天线条码标签对智能图书馆内的图书进行监控,实现对图书借还信息进行终端操作,设计了系统软件,并通过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对RFID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测试对传统条码技术的问题有了相对应的解决,从而达到提高智能图书馆借还书和借还终端系统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侯维岩  崔源  党蟒 《应用声学》2014,22(9):3011-3013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对智能交通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路边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地磁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设备,利用ZigBee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应用MySQL数据库、tomcat 6.0服务器搭建后台信息管理服务器,实现对多个路边停车场的统一管理;实地测试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8%,成功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及时发布和智能化管理,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城市路边停车场管理。  相似文献   

8.
毕军涛 《应用声学》2014,22(9):2817-2819
当前的车辆监测系统进行大型车辆监控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造成监控过程形式单一,对车辆细节识别准确度较低;提出基于模糊视觉技术的大型车辆监控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这两部分构成;硬件部分以FPGA为控制核心进行了设计,重点对交通图像的采集模块、缓存模块、摄像机方案、监视器方案和嵌入式处理器方案进行阐述;软件部分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引入车辆细节模糊视觉特征识别模型表示外界随机因素的干扰,根据模型的输出结果计算车辆细节特征的像素密度,能够对车辆的细节状态进行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设计的监控系统对大型车辆进行监控,能够有效提高监控的准确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基于软包印刷企业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和降低用人依赖度的技术进步需求,研究以MES中控和WMS为核心的软包装智能工厂涉及的软件框架、通讯、集中监控、物料驱动流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方法 基于现场以太网及本地、局域网WCF接口及云端Azure ServiceBus通信,将生产设备、MES、WMS、QR、ERP及云服务进行集成,形成协同工作模式,重点对设备远程集中双显双控和物料自动管理及运送等功能及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针对典型的软包材料凹印和复合生产线,应用通讯、生产流程和物料流程的相关技术形成了相应的智能工厂系统。结论 该系统通过工业网络将MES、WMS、PLC、云服务等连接起来,形成新形态的设备集中监控网络和物料供应系统,为软包装生产企业智能工厂实施提供了关键技术和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张玉杰  伍莹莹 《应用声学》2014,22(9):2789-2790,2800
针对目前地下停车场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方式单一,缺乏智能化的停车位引导以及停车场内照明、通风、泵站设施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NX的地下停车场智能监控及车位引导系统;通过将各个KNX节点设备挂载到KNX总线上,构建KNX系统,通过挂接在KNX总线上的智能终端实现对整个地下停车场的监控与管理,即实现对停车场照明、通风设备的管理和监控,以及车辆检测、车位检测以及车辆进入车位的智能引导功能;经实践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现在医疗事业当中,远程医疗作为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病患科学治疗监控理念;快速信息化时代体现,正在成为医疗事业当中热门的研究方向。其依靠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同医疗活动相结合,在当今的医疗事业当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设计出用于大型病患的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从生理数据采集、智能终端、IOCP网络通讯器以及数据库和监控软件为设计出发点,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医生或是家属通过监控软件对病患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和监护。提出系统的设计需求和设计结构,并通过实际检测观察此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以及对各项需求的完成度。结果显示,此系统可以很高程度的完成对与大型病患的远程实时监控和智能化需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种智能感应技术被广泛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便利。平衡车作为新生的代步工具,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代步快捷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是,传统自主跟随平衡车的电子控制器存在多传感器交互性差、传感器数值运算逻辑滞后、控制响应度差等问题,导致用户体验度降低,限制了自助跟随平衡车的研究与发展。针对问题根源,提出了自助跟随平衡车的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方法。采用多维运算逻辑、动态传感电路、瞬态信号回传技术,对传统自主跟随平衡车的电子控制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设计。通过仿真实验测试证明,提出的自助跟随平衡车的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方法,具有多感应器数据交互运算准确、执行响应度高、指令运行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网络图像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志芳  刘昕 《应用声学》2017,25(3):85-87, 92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的经验,而是逐渐的转变到虚拟的网络当中;为此,提高人们的隐私安全和财产安全需要加强网络监控,其中图像监控是较为主要的方面;加强图像监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是实现社会稳步发展和人民网络隐私安全的首要目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相结合,综合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设计应用于网络图像监控系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安全技术保障之一;文章通过对图像监控进行简析,阐述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的相关方面,探讨研究网络图像监控中图像识别和处理方面的技术;通过对图像处理中的色彩均化和模糊识别实验,得出其对于网络中传播的图片辨识度和提取信息能力具有很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昭 《应用声学》2017,25(6):30-30
在当今高校教育当中,对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也对于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和加深,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出了不俗的表现。综合以上的诉求以及对于管理系统智能化发展,设计出一种用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器械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种器械的预算、评估、使用、保管等方面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智能化管理。保证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器械可以满足当前教育要求和学生的需要,以及对于器械的应用管理更加完善。通过对于检测分析,采用这种管理系统可以大大的减少高校体育场馆中各器械的保存率和丢失率。  相似文献   

15.
董长印  王昊  王炜  李烨  华雪东 《物理学报》2018,67(14):144501-144501
以下匝道瓶颈路段为研究背景,以手动驾驶汽车和两类智能车为研究对象,包括自适应巡航(ACC)汽车和协同自适应巡航(CACC)汽车,建立了混入智能车的混合交通流模型.在车辆的纵向控制层面,分别构建了手动驾驶汽车改进舒适驾驶元胞自动机规则和智能车的跟驰模型;基于车辆下匝道行驶特性,引入车辆感知范围R、换道控制区域LLC、换道冒险因子λ等参数,建立了控制车辆横向运动的自由换道和强制换道模型.通过对混合交通流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发现,CACC车辆混入率PCACC、车辆感知范围R、换道区域长度LLC和换道冒险程度λ均对下匝道交通系统产生影响.当CACC车辆混入率低于0.5时,CACC退化为ACC的概率增大,系统稳定性下降,交通拥堵呈恶化趋势;当CACC车辆混入率大于0.5时,车辆运行速度显著提升,拥堵消散能力提高.增大车辆感知范围、加长换道区域长度、提高换道冒险程度,都能够有效缓解改善下匝道瓶颈路段主线的拥挤状况,而对匝道运行效率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谢小军  潘子春  夏同飞 《应用声学》2017,25(10):181-185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其通信网络是电力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通信网中业务流实时监测的难题,提出引入一种基于SDN架构设计的新型流量感知监测技术方案,经实际网络延迟数据与RLI算法、MDI指标中的DF参数、VTD指标互作对比。为此搭建基于NetMag可编程网络设备的实验环境通过验证及建模对比,均达到预期效果。论证该项质量感知技术能为电力通信网提供可视化、实时、智能的运维平台作部署,这将使运维管理工作更加主动、有效,有利于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谢文达 《应用声学》2017,25(5):162-164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开发,对于如何提高人脸表情智能识别改进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何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和完整度是当前发展的主要需要,而计算机云计算功能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通过改进细菌觅食算法,再将其应用到主要成分分析算法对图像基本特征进行提取分析;通过以上的算法输入计算机网络云储存当中,实现云计算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文章将通过对于算法部署函数的办法进行图片解析工作,并且利用智能人脸识别软件对图像进行抽丝、分类、匹配等工作进行功能状态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连接网络云计算系统可以对目前的人脸识别以及分类做到更高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An extended car following model is proposed by incorporat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he backward looking effec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 in traffic flow. The neutral stability condition of this model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linear stability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ticipating the behavior of vehicles preceding and following one vehicle could lead to appreciable stabilization of traffic system. From the simulation of space-time evolution of the vehicle headways, it is shown that the traffic jam could be suppressed efficiently via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otion of two preceding vehicles and one following vehicle,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one.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lid state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material,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has vast appl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Generally, L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utilizes LED as a signal transmitter, the air as a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the photodiode as a signal receiving component.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LED light source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ed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In particular, it is used to solve the communication problems between traffic lights and vehicles. However, signal source switching always puzzles the application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LED in ITS. If signal source switching is not solved effectively, it will result in the interruption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paper proposes a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 an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When the vehicle is at the crossroads, the receiver on the vehicle receives signals from the four LED traffic lights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the movement of the vehicle, the peak value of the four signals received by the receiver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receiver detects the relevant peaks from the four traffic light signals and communicates with the traffic lights which have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peak. The problem of signal source switching is solved eff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achieve seamless switching between four-way LED traffic lights at the crossing, and the bit error rate of the system is 10?4–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