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氧化还原滴定是分析化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氧化还原滴定的理论处理尚不如酸碱与络合滴定理论处理那样完善,有的问题还处于研讨之中。本文拟对氧化还原平衡处理方法中出现的两个新概念——电子活度与半反应平衡常数谈一谈看法,并对氧化还原平衡的图解法提出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造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方法的标度,从而逐步建立统一的滴定分析标度计算式,提出了相对电子浓度Re-的概念,基于此发展了以p Re-为监测标度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新理论。该理论描述了氧化还原半反应的平衡,推导了氧化还原滴定标度p Re-的计算通式,探索了该标度在滴定过程中的一般变化规律,重新梳理了指示剂的指示原理。以Ce4+滴定Fe3+溶液为例,演绎了如何简单绘制滴定曲线、计算滴定突跃范围、判断可否直接准确滴定,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τ?’的大小对滴定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清 《大学化学》2001,16(4):54-56
借助导数及双曲正弦函数性质建立了一种处理两电对均为对称电对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新方法。导出了包含敏锐指数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公式。据此讨论了滴定突跃范围及滴定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义氧化还原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义氧化还原新概念 ,提出了广义氧化还原滴定。广义氧化还原滴定包括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它们的滴定曲线可以由相同的原理绘出  相似文献   

5.
滴定分析基本问题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R ingbom的副反应对四大滴定分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沉淀滴定分析中的基本内容如滴定反应常数、副反应系数、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和终点误差的统一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氧化还原理论,总结了广义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公式。该公式包括原来的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公式,以便于滴定分析进一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滴定的理论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氧化还原滴定理论处理的一般模型,导出了化学计量点电位计算通式和终点误差的计算通式,给出了滴定突跃范围及指定误差要求时终点电位允许变动范围的一般计算方法。本处理方法推导过程严谨、系统而简明,优于现有文献及专著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微型滴定在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讨论微型滴定装置和滴定误差的基础上,探索了微型滴定在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沉淀滴定中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熊国华  刘虹 《大学化学》1994,9(5):21-25
本文讨论了氧化还原分步滴定的有关条件,导出了其电位判断式,并对分步滴定的终点突跃和指示剂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分步滴定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0.
近年物理化学滴定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近五年国内外物理化学滴定(用作图确定终点)的新进展,内容包括:(1)光学滴定(含光度、荧光、磷光、化学发光滴定);(2)电滴定(含电位、电导、电流、库仑滴定);(3)量热滴定。每类滴定均再按滴定用介质分为水介质和非水介质滴定,按滴定反应分为酸-碱、氧化-还原、络合、沉淀滴定,按滴定方式分为直接滴定、代滴、回滴。引用文献106篇。  相似文献   

11.
在滴定分析教学中,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Python语言设计开发了图形用户界面(GUI)氧化还原滴定学习软件。软件将氧化还原滴定体系分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滴定反应2种类型,通过自定义或选择内置的氧化还原滴定体系后,仅需设置滴定参数和选择滴定介质,即可实现滴定反应程度的自动判断和滴定曲线的静态显示或动态可视化绘制。此外,依据曲线图像还可实现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范围和滴定误差的计算,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普适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软件界面设计简洁,操作方便,用户无需安装和专业编程知识,可直接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  相似文献   

12.
张云  许圆  江勇  邓子峰 《分析化学》2002,30(12):1448-1450
对氧化还原滴定计算分析法同时测定Ce^4 与Fe^2 进行了研究。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在Fe^3 存在的条件下,用Ce^4 溶液滴定Fe^2+溶液,可同时求出Ce^4 与Fe^2 的浓度。讨论了Fe^3 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引入一个假想的水合电子活度的负对数 (pe)的概念 ,使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的处理得以简化 ,推导出林邦式误差公式 ,使得 4类滴定方法的统一处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对氧化还原滴定过程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树林 《化学研究》1998,9(3):54-58
提出了氧化还原的分布系数、滴定分数、缓冲容量和敏锐指数的新概念 ,并推导和讨论了它们的函数表达式 ,建立了氧化还原滴定过程的曲线方程。它有助于进一步对氧化还原滴定过程研究的计算机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周宁波  肖华 《大学化学》2011,26(3):75-76
对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5版)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对酸碱溶液的质子条件式进行简化处理时,应仔细考虑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对络合滴定的滴定分数应正确表述;探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指出对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要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16.
报道钯膜电极在电位滴定中的应用。研究证明,它适用于化学分析法的五种类型的滴定,如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酸碱滴定、非水溶剂滴定和某些形成络合物反应的滴定中作为指示电极,所获结果与化学标准方法吻合。  相似文献   

17.
滴定分析中的终点误差计算,学者们在配位滴定、酸碱滴定中多采用林邦误差公式,陶德祥等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也推导出类似公式。本文就林邦误差公式在沉淀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了林邦误差公式形式表示的沉淀滴定终点误差计算公式,现介  相似文献   

18.
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树成 《分析试验室》1991,10(4):85-101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中“滴定分析”课题的第三篇文章,前两篇为“络合滴定”,本文扩大了内容,故改题为“滴定分析”,它述评了1987~1990年6月间国内滴定分析的进展。内容包括新方法和新技术、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1988.7~1990.6)、氧化还原滴定法以及沉淀滴定法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讨论较多,但发表的一些终点误差公式大都较为复杂,不便记忆运用,一般也仅限于计算终点误差。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以ΔPe表示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通用公式,形似林邦误差公式,既可以计算终点误差,又能判断滴定的可行性,还能计算突跃范围,适  相似文献   

20.
铁(Ⅲ)的滴定计算分析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Fe^2 存在的条件下,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Ce^4 标准溶液为滴定剂,对氧化还原滴定计算分析法测定Fe^3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极的系统误差是影响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