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氧化镧离子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氧化镧混合在不同母体材料中,研制出几种类型的氧化镧离子电极,并研究了电极的性能。首次发现,电化学聚合的含有氧化镧的聚吡咯薄膜可以作为镧离子选择性电极膜。还发现,虽然都用同一种活性材料,各种电极随母体材料不同其性能有所不同.最佳电极线性范围为1×10~(-1)~1×10~(-5)mol/L。内充液式和石墨为基底的镧离子选择电极,适宜的pH范围为2.8~6.1。以二次标准加入法测定已知样品,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铜镍和铜钴合金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光电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动电位伏安法对含镍量10%、30%和50%的铜镍合金以及含钴量5.1%、9.7%、15 %、25%和40%的铜钴合金电极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pH 8.5)中的光电化学行为进行了 研究.铜镍合金和铜钴合金均显示p-型光响应,铜镍合金的光响应来自Cu2O,铜钴合金的光 响应来自Cu2O和氧化钴.含镍量10%和30%的铜镍合金电极以及含钴量5.1%铜钴合金电极的 最大光电流iph,max均大于纯铜电极,含钴量15%、25%和40%的铜钴合金电极以及含镍量 50%的铜镍合金电极由于电极表面相当一部分面积分别被氧化钴和氧化镍所占有,iph,max 小于纯铜电极.铜镍合金电极的φv值(电位负向扫描过程中电极表面完全还原为Cu时的电位 )负于纯铜电极,而铜钴合金电极的φv值与纯铜电极大致相等, NiO的存在致使铜镍合金 表面Cu2O膜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从光电化学角度通过φv和iph,max反映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与交流阻抗法测得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对4种金属离子[铜(Ⅱ),镧(Ⅲ),铀(Ⅵ)及铈(Ⅳ)]在双水相液-液萃取体系[聚乙二醇2000(PEG)-(NH4)2SO4-锌试剂]中的萃取行为,特别是影响萃取的条件(包括溶液的酸度,锌试剂用量;硫酸铵加入量及有无表面活性剂存在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铜(Ⅱ)在pH3~8的条件下,以锌试剂螯合物的形态被定量萃取进入PEG相,萃取率在95%以上;镧(Ⅲ)在pH1~7之间不被萃取,仍以离子状态留在下层水相中;而铀(Ⅵ)及铈(IV)在pH1~11范围内萃取不完全,萃取率在30%~65%之间。试验表明,在pH6的条件下,铜(Ⅱ)可与共存的镧(Ⅲ)定量分离,铜(Ⅱ)进入PEG相的萃取率在95.6%~98.3%之间,而共存的镧(Ⅲ)仅有4.5%~5.1%进入PEG相中。对锌试剂作为螯合剂与上述4种金属离子在萃取过程的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镧(Ⅲ)与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DBONPF)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并建立了测定镧(Ⅲ)的新方法。实验发现,在pH=10.3 NH4Cl-NH3缓冲溶液中,镧(Ⅲ)与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形成紫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31×105L.mol-1.cm-1。镧(Ⅲ)的浓度在0~35μg/25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用于铜合金试样中微量镧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对甲基苯磺酰化蛋氨酸镧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对甲基苯磺酰化蛋氨酸镧配合物, 并利用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及配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 以对甲基苯磺酰化蛋氨酸镧配合物作为修饰剂, 研制了修饰碳糊电极, 该电极对镧离子具有能斯特响应, 为此建立了溶液中镧离子的直接电位分析法. 修饰电极对镧离子的能斯特响应工作曲线方程为E(mV)=-19.50pCLa(III)-363.50, 相关系数R=0.9996,线性范围为4.0×10-2~4.0×10- 6 mol · L-1, 检测下线为1.6 ×10- 6 mol · L-1, pH响应范围是3.2~6.0. 试验了14种外加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结果表明Ca2+, Mg2+, Zn2+, Ba2+, Cu2+, Co2+等金属离子对测定有微弱干扰. 利用该修饰电极对人工合成样品中镧离子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本体氧化物在常压沸腾水中的水化处理制备了具有棒状外型的氢氧化镧。XRD衍射图显示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六方相氢氧化镧,表明其水化过程是相当快的。所得氢氧化镧几乎完全呈针状和棒状外型,其宽度为2-3μm,长为5-8μm。对棒状氢氧化镧的形成机制作了适当解释,并通过煅烧该氢氧化镧微米棒得到了类似外形的氧化镧。该方法比水热法更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光度分析中,采用双显色剂,可以提高灵敏度,本文用二溴羧基偶氮氯膦(DBCCPA)作显色剂,以结晶紫(CV)作第二显色剂。研究了显色反应条件及络合物的光度性质,用于检测陶瓷电容钛酸镧烧结物中未化合的氧化镧,获得满意的结果。 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PHS-29A型酸度计 镧标准贮备液: 1mg· ml~(-1);工作液:5μg· ml~(-1) DBCCPA溶液:0.1% 结晶紫(CV)溶液:0.05% 聚乙烯醇(PVA-124)溶液:1% 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PH 2.21.2 试验方法 准确移取镧标准溶液5μg于25ml量瓶中,依次加 DBCCPA 0.5ml,PVA-1245. 0ml,CV0. 6ml,  相似文献   

8.
氯化镧对缺钙黄瓜根系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缺钙营养条件下,5μmol/L的氯化镧促进了黄瓜的生长并使其根系活力增加。应用钙离子选择电极及ICP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浓度钙下,氯化镧处理抑制了黄瓜根系对钙的吸收并降低了植物组织中钙的含量;用两相法分离提纯了黄瓜根系的质膜组分,缺钙使质膜上K~ 、Mg~(2 )-ATPase活性降低,而氯化镧处理后则使其活性升高。这些研究表明,氯化镧对缺钙黄瓜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是通过增加植物对外部溶液中钙离子的吸收,而是通过改变一些质膜上受缺钙影响的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应用分子力学计算得到了α-丙氨酸和L-组氨酸在溶液中的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镧系离子诱导位移的分析和模拟,计算了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的~(13)CNMR准接触位移,模拟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在α-丙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Ce~(3+),Pr~(3+),Nd~(3+)与内氨酸的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形成双齿配位;Sm~(3+),Eu~(3+),Tb~(3+),Dy~(3+),Ho~(3+),Er~(3+),Tm~(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在L-组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Ce~(3+)~Eu~(3+)与组氨酸的两个氧原子和α-氨基的氮原子形成三齿配位,镧系离子Tb~(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同时,还讨论了pH值条件对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镧铬酵母中铬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La2O3的方法,制备得到了镧铬酵母,并对其总铬、无机六价铬及有机铬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镧铬酵母中总铬含量可达到708.3μg/g,有机铬含量可达到639.0μg/g,是未加La2O3的铬酵母样品的近3倍;而六价无机铬占总铬的百分含量却由1.60%降至0.72%。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有机铬在260nm和478cm^-1处有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1.
La与Cu/ZrO2作用形式对合成醇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镧与Cu/ZrO2 的相互作用对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镧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温度。镧的添加方式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为: 共沉淀> 浸渍>机械混合。XRD、TPR和UV- VIS等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镧有助于提高铜组分的分散度,且添加方式直接影响铜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2.
镧积累对黄褐土中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模拟在黄褐土中长期使用稀土产生的镧积累,获得了三种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和三种主要生理类群的剂量—反应曲线。土壤中5%~50%吸附容量的镧都对细菌总数产生抑制作用,20%吸附容量以下的镧对放线菌产生刺激作用,直至50%吸附容量对真菌都产生强烈刺激作用,30%时产生最大刺激作用。镧积累在吸附容量10%以下时对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产生刺激作用,直至50%都对纤维素分解真菌产生刺激作用;10%吸附容量以下对氨化微生物刺激作用不明显,但10%以上对其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壳寡糖与镧、铈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壳寡糖,镧和壳寡糖,铈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证实了氮,金属(N-M)键的形成,元素分析证实配合物中各元素C:H:N:La或Ce的原子个数比分别接近于24:44:4:1,即相当于配位数为4。壳寡糖一镧和壳寡糖一铈较未配位的镧或铈具有更强的催化氧化能力。配合物除去废液中磷[(PO)^3-4]的效果比未配位的镧和铈提高10%。配合物可提高蔬菜、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3,3%,提高黄瓜产量12%~15%,对十字花科蔬菜的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铜铁试剂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和测定铜铁试剂的方法。该法快速、准确、终点直观。测定了铜合金中的铜,变动系数0.07%~0.17%。考察了紫外光照射下铜铁试剂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透明电解槽技术首次观察了金属镧、钕分别在LaCl_3_KCl、NdCl_3+KCl以及KCl+NaCl熔盐中的溶解过程。实验发现镧、钕在各自熔盐中溶解时均产生黑色的金属雾。在电解条件下,镧、钕的溶解扩散受到很小的抑制。金属钕的溶解扩散明显快于金属镧的溶解扩散。形成的镧、钕金属雾主要由低价离子和部分金屈粒子(或原子)组成。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碳碳化法制备氧化镧粉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氧化碳直接碳化制备氧化镧粉体进行了研究,以氯化镧溶液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调控反应体系pH值制备获得稀土碳酸盐,再经过焙烧得到粒径小、粒度分布窄的氧化镧粉体。研究表明:在不同反应温度和pH条件下,通过碳化法可以获得不同形貌的前驱体,其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5℃,pH为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片状碳酸镧前驱体;经XRD,FI-IR,TG-DSC分析表征,确定该前驱体化学组成为La2(CO3)3·3.2H2O;通过焙烧可获得中值粒径D50为4.75μm,粒度分布(D90-D10)/(2×D50)<1.00的氧化镧粉体。二氧化碳碳化法制备氧化镧粉体技术具有条件温和、产品粒径小、粒度分布窄、易规模化生产的优点,而且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以减少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稻壳热解炭为原料制备镧负载多孔炭复合电极材料(La/PCs),先将稻壳热解炭分离出炭前驱体,再采用原位活化/负载的方法制备一系列镧负载多孔炭复合电极材料,分别考察了煅烧温度和浸渍比对其吸附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和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BET)法研究了该系列镧负载多孔炭复合电极材料的金属结构与价态、元素组成及表面形貌,并分析了孔结构与电容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 La/PC_900/10材料的电容值为269.45 F/g.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由其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具有23.45 W·h/kg的能量密度,此时的功率密度为0.70 kW/kg,并且循环5000次后的电容保持率为86.41%.La/PC_900/10良好的电容性能显示了其作为碳基电极应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潜力.研究结果为稻壳热解炭的利用和镧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厦门大学化学系与厦门第二分析仪器厂试制成功75-3A型汞膜电极快速极谱仪。该仪器应用集成电路装置。仪器包括线性扫描电路、电极系统和记录电流部分。用两只运算放大器作为线性扫描电路和电流放大器。铂球镀银沾汞的汞膜电极代替滴汞电极作常规极谱分析,也可用为溶出分析。用此种电极和仪器在有关单位按常规极谱分析已用于铜合金中的铅和锌,矿物中的铜、铅、镉和锌,铝合金中铋、铜和铅的测定;借溶出法已用于海水痕量铜、镉和锌,二氧化锆中痕量铜、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用HPLC与ICP-AES联用测定高纯氧化镧中痕量非稀土杂质的新方法。应用P507树脂柱作固定相和稀硝酸作流动相,研究了基体(La)和非稀土杂质的色谱保留行为。发现使用pH1.7的硝酸可以有效地从HPLC柱上淋洗非稀土杂质。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在15min内实现基体与待测元素之间的有效分离。本法已应用于高纯La2O3中8个非稀土杂质的定量测定,其回收率在90%-110%之间。  相似文献   

20.
铅基稀土合金作为正极板栅的阳极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珍  张伟  陈红雨 《应用化学》2010,27(8):955-959
采用交流阻抗(EIS)、交流伏安(ACV)、循环伏安(CV)、腐蚀失重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铅-钙-锡-铝-银合金中添加混合镧铈稀土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混合镧铈稀土的添加能有效抑制阳极Pb(Ⅱ)膜的生长,降低Pb电极表面生成的Pb(Ⅱ)膜氧化膜电化学反应阻抗,改善阳极膜的导电性。 增强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并且增加析氧的过电位,抑制氧气的析出,降低电池的早期容量损失。 混合镧铈稀土的添加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深循环寿命。 当镧铈混合稀土质量分数为0.5%时,各方面综合性能更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