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meso-四-(α-萘基)四苯并卟啉及其Dy,Ho,Er,Tm,Yb,Lu乙酰丙酮形成的配合物在3600 ̄22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结果表明,四-(α-萘基)四苯并卟啉与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削弱了乙酰丙酮环上M-O键的伸缩振动,使此谱带向低波数位移。金属敏感谱带出现在 ̄1513, ̄1323 ̄1090,1053  相似文献   

2.
采用表面光电压谱法对乙酰丙酮-5,10,15,20-四-对氯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Ln(p-Cl)TPPacac和卟啉配体进行了研究,并对谱带的归属和光电压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配合物的光伏响应明显小于配体的光伏响应,且随中心离子的不同,其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采用表面光电压谱法(SPS)对乙酰雨酮-5,10,15,20-四-对氯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Ln(p-Cl)TPPacac和卟啉配体进行了研究,并对谱带的归属和光电压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配合物的光伏响应明显小于配体的光伏响应,且随中心离子的不同,其响应也不同。在配合物的SPS谱中,除了可看到由配体B带和Q带吸收所产生的谱带以外,在300~350nm区出现了一明显的光伏响应带,随稀土中心离子(4f电子数)不同,此光伏响应强度也不同,且随4f电子数而呈规律性的变化。这个谱带可能是由π-π(N带)跃迁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金属离子Mn(Ⅲ),Fe(Ⅲ),Rh(Ⅲ)和Pd(Ⅱ)原卟啉Ⅸ-二甲酯(PP)和四苯基卟啉(TPP)配合物及Pd(Ⅱ)间氯四苯基卟啉(TPPm-cl)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利用金属离子外层d电子与卟啉环的作用,解释了配合物结构灵敏带的变化规律,同时讨论了不同卟啉及卟啉环上取代基团对结构灵敏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六亚甲基桥连的希夫碱及其锰(Ⅲ)络合物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对一些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配体的分子内氢键谱带出现在~3438cm-1(以LH为例),νC=N谱带在~1630cm-1(以CH为例,下同),苯的特征谱带在~1598,~1469和~755cm-1,νMn—N为主的复合振动在~369cm-1,δMn—N为主的复合振动在~247cm-1,νMn—O为主的复合振动在~329cm-1,δMn—O为主的复合振动在~275cm-1,νMn—Cl特征谱带在~303cm-1。与苯基锰(Ⅲ)卟啉络合物相比,νMn—N特征谱带向高波数位移,νMn—Cl特征谱带则向低波数有较大位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MTPP,M=Ag,Mg,Cu,Pd)在Agl胶体上的表面增强拉我谱(SERS)。结果显示MgTPP与基底发生金属交换生成AgTPP,而在PdTPP和CuTPP上则未发现金属交换,除卟啉环的振动外,一些苯环振动带也被显著增强,在1400~1600cm^-1范围,PdTPP和CuTPP的SERS与AgTPP有很大差别,可能反映了吸附分子在次甲基桥碳原子Cm附近立体构型的差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BTMPPA)及其稀土配合物Ln(BTMPP)3在4000~50cm^-1光谱区内的FT-IR光谱和部分配合物的激光拉曼光谱,对其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发现稀土氧键具有较高的离子键特性。由Ln-O伸缩振动频率值算出其近似力常数约8m dyn/nm。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金属离子Mn(Ⅲ),Fe(Ⅲ),Rh(Ⅲ)和Pd(Ⅱ)原卟啉Ⅸ-二甲酯(PP)和四苯基卟啉(TPP)配合物及Pd(Ⅱ)间氯四苯基卟啉(TPPm-cl)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利用金属离子外层d电子与卟啉环的作用,解释了配合物结构灵敏带的变化规律,同时讨论了不同卟啉及卟啉环上取代基团对结构灵敏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400nm和445nm脉冲激光激发测量了不同功率条件下的水溶酮卟啉Cu(NEAE)(4-N-乙酸酯基-吡啶基铜卟啉)及其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DNA)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结果表明,Cu(NEAE)与DNA形成了电子激发态复合物。首次观察到激发态铜卟啉除拉曼谱带Ⅵ(~1370cm^-1)和Ⅷ(~1570cm^-1)外Ⅶ带(~1470cm^-1)也出现代表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额外峰。激发态复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β-环糊槽(β-CD)对Pb(Ⅱ)-四(-3溴-4-磺酸基苯基)卟啉(m-Br-TppS4)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提出了高灵敏度测定痕量铅的分光光度新方法。显色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5L·mol-1·cm-1。铅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本方法适用于人发和白酒等试样中铅的测定。回收率在94%-10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铕(III)与α-萘甲酰呋喃甲酰甲烷(α-HNFM),1,10-邻菲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及红外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铕(Ⅲ)与α-萘甲酰呋喃甲酰甲烷(α-NMFM),1,10-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及红外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二种新尾式卟啉:5-邻(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在卟啉(O-PyTpp)和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O-ImTPP)的铁(Ⅲ)和锰(Ⅲ)配合物:O-PyTPPFe(Ⅲ),Cl,O-ImTPPFe(Ⅲ),Cl-PyTPPMn(Ⅲ),Cl,O-ImTPPMn(Ⅲ)Cl与含氮配体的轴向配位性质,结果表明,对于铁(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配合物Eu2(DBM)64,4'-BIPY.IR和Raman光谱都证实了配合物的生成.77K下激光激发高分辨激发光谱和离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存在5D0能级能量差别为15cm-1的两种Eu(Ⅲ)格位,两种Eu(Ⅲ)离子均不位于对称中心.由5D0→7F0、1、2跃迁荧光光谱峰数判断,两种Eu(Ⅲ)格位的区域对称性均为C1或C2或C2.两种格位Eu(Ⅲ)离子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37ms和0.32ms.  相似文献   

15.
应用 ̄1HNMR技术推定了新合成的二(3-取代X基-2,4-戊二酮).N-甲基乙二胺合钴(Ⅲ)配合物:[Co(Xacac)_2(Me-en)]ClO_4(X=CH_3、Cl、NO_2)的Δ(R)∧(S)和Δ(S)∧(R)异构体的空间构型,测定了各配合物异构体手性配位氮原子上的重氢化速率常数k_D值(34.0℃).结果表明,取代基X对k_D值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型卟啉吡啶季铵盐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新型卟啉试剂溴化5-[4-(4-吡啶丁氧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5-7时,铜(Ⅱ)与此卟啉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7×105L·mol-1·cm-1,铜浓度在0-1.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配合物组成的摩尔比为Cu∶卟啉吡啶季铵盐=1∶2,本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尾式卟啉吡啶季铵盐对锌离子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尾式卟啉吡啶季铵盐5-「4-(4-吡啶丁氧基)苯基」-10,15,20-三(4-氯苯基)卟啉溴化物与锌的反应条件。PH=10.0,在吡啶存在下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其与Zn^2+形成1: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8.6nm,在此条件下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18.2nm,相差10nm,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4.64×10^5L·mol·cm^-1,锌在0-1.2μg/10mL  相似文献   

18.
王明昭  吕少哲 《发光学报》1995,16(2):165-170
合成了配合物Eu2(DBM)64,6`-BIPY,IR和Raman光谱都证实了配合物的生成,77K正派激发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存在^5D0能级能量差别为15cm^-1的两种Eu(Ⅲ)格位,两种Eu(Ⅲ)离子均不位于对称中心,由^5D0→^7D0.1,2跃迁荧光光谱峰数判断,两种Eu(Ⅲ)格位的区域对称性均为C1或C2或C,两种格位Eu(Ⅲ)离子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37ms和0.3  相似文献   

19.
新三氮烯类试剂之一,2-羧基-4-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在pH11.0的Na_2B_4O_7-NaOH缓冲介质中,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共同存在下,可与Ag(Ⅰ)生成稳定的2∶1红色配合物,红色配合物的λ_(max)=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40)=1.10×10 ̄5L·mol ̄(-1)·cm ̄(-1)。Ag量在0-10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Ag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拉曼散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Y1-xNdxSr2Cu2.7Mo0.3O7-δ(x=0,0.2,0.5,0.8,1.0)系列样品的声子振动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对x=0的样品,在拉曼光谱中主要出现323,443,522和578cm-1几个特征峰,在中红外吸收光谱中出现522,580和646cm-1特征峰。随着样品中Nd组分的增加,323cm-1峰向低波数发生位移,而522和646cm-1峰则向高波数发生位移。本文对这些振动模进行了指认,并对其随不同样品组分的变化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