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簇物理的新进展(I)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王广厚 《物理学进展》1994,14(2):121-172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团簇研究在制备、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包含了本实验室近年来在团簇物理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当前团簇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朱雷 《物理》1994,23(8):512-512
笼形团簇的光动力学研究团簇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由于它在基础及应用研究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已受到各国科学界的普遍重视。作为团簇中的一个特别,笼形团簇是最近三年才出现的,富勒烯团簇、M8C12团簇、氮硼复合团簇、理论预测的Si60等,...  相似文献   

3.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团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进行的团簇产生设备的研制,团簇的产生及其性质的研究进行了描述,利用自行研制一台气体载带溅射原子轻液氮冷凝的团簇产生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多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团簇,发现了支持Cu团簇的“收缩效应”最大收缩率为4.7%,研究了加速电压对ICBD薄膜的影响,发现加速电压越多,形成的Cu薄膜越光滑,当加速电压达到18kV时,得到表面非常平滑的薄膜。  相似文献   

4.
为了产生大尺度氘团簇用于与强激光相互作用研究,研制了低温高背压团簇源.利用瑞利散射法对团簇尺度与气体背压相关性和团簇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团簇尺度Nc随背压的指数变化关系为NcP2.890,当气体温度为80K,背压P0为48×105Pa时,氘团簇尺度Nc≈2630,并得到了团 关键词: 氘团簇 团簇源 瑞利散射 激光与团簇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球壳层模型研究了C60团簇与稠密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假定离子团中离子之间的位置矢量的取向是随机的,在线性化的伏拉索夫一泊松理论框架下,借助于经典的等离子体介电函数,推导出C60离子团簇的自能和阻止本领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求解离子团半径变化的运动方程,研究了团簇的库仑爆炸过程,并讨论了入射速度、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对自能、阻止本领和库仑爆炸的影响.结果发现自能中的尾流效应降低了C60团簇离子的库仑爆炸速度,甚至可以稳定C60团簇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模拟进化法Si和Be的团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生物进化的机理,建立了优化团簇结构的理论程序,并对Si和Be团簇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并成功地得到了用其它方法已发现的团簇基态结构,还发现了用其它方法尚未得到的团簇基态结构;所得到的团簇基态能量等于或小于已发表的用其它方法所得到的相团簇的基有量,说明此方法对于优化团簇基态结构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硅团簇熔化行为的紧束缚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坚  王绍青 《物理学报》2003,52(11):2854-2858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硅团簇Sin(n=5—10)的熔化行为.给出了团簇 熔化潜热 和熔点随团簇尺寸的变化关系,表明团簇熔化潜热和熔点强烈依赖于团簇的原子数.计算结 果表明硅团簇熔化机理与金属团簇熔化有很大不同,金属小团簇的熔化是一个从低温类固态 向高温类固态转变的过程,在转变温区,类固态和类液态处于动力学共存,而硅团簇在转变 温区则是处于一种中间态,这种中间态既不是类固态又不是类液态.比较了用不同计算方法 和定义方法所得硅团簇熔点. 关键词: 紧束缚 硅团簇 熔化潜热  相似文献   

8.
模拟生物进化的机理,建立了优化团簇结构的理论程序,并对Si和Be团簇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并成功地得到了用其它方法已发现的团簇基态结构,还发现了用其它方法尚未得到的团簇基态结构;所得到的团簇基态能量等于或小于已发表的用其它方法所得到的相应团簇的基态能量,说明此方法对于优化团簇基态结构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趋向统一发展的团簇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厚 《物理》1998,27(6):338-343
团簇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化学等引入许多概念和方法,构成团簇研究的中心议题,逐渐形成一门介于原子分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之间的交叉学科.文章就团簇结构和性质研究的某些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并与原子核和量子点等的性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Cun、Agn和Aun(n≤9)团簇的静电极化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3LYP密度泛函的方法计算了Cun,Agn和Aun(n≤9)团簇的静电极化率和极化率的各向异性,并与Na原子团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un和Agn团簇的极化率与团簇大小的关系与Na原子团簇类似,而Aun团簇的极化率有所不同;Au原子的极化率较小,而从Au2至Au7,Aun团簇极化率变化趋势与Cun和Agn团簇相似。重金属元素团簇的极化率小于Na原子团簇的极化率,具有更加紧致结构。  相似文献   

11.
郭尔夫  韩纪锋  李永青  杨朝文  周荣 《物理学报》2014,63(10):103601-103601
利用瑞利散射方法研究了超声喷流Ar-CH4混合团簇和超声喷流Ar-H2混合团簇的特性.通过测量不同混合比例和不同背压下所形成混合团簇的散射信号发现,当用Ar气和CH4的混合气体进行超声喷流时很容易形成Ar-CH4混合团簇,当Ar气含量为50%时混合团簇尺度最大且大于相同气压下纯Ar团簇尺度和纯CH4团簇尺度.实验发现,与纯H2团簇只能在低温条件下获得不同,常温下即可形成Ar-H2混合团簇,实现了常温下含氢团簇的获取,从而有效降低了制备成本.在H2含量大于40%时混合团簇开始形成并在60%时达到最大尺度.含氢(氘)混合团簇在氢(氘)团簇的基础上引入了更重的异核Ar元素,在激光氘团簇聚变实验中它将进一步加速氘离子从而获得更高的能量,并具有更高的中子产额和聚变效率.  相似文献   

12.
赵利  朱雷 《物理》1996,25(12):747-752
团簇结构测量是团簇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近几年发展的注入离子漂移管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该技术是上前测量团簇结构近似程度最高的技术,已在C,Si,Ge及Al等原子团簇的结构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钒—硫团簇的形成和光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用激光直接溅射法产生钒硫团簇,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所产生的团簇离子的分布及紫外激光光解规律。钒硫二元团簇正负离子都是由周边硫原子包围团簇骨架而构成的,骨架是由数目大体相同的钒和硫原子组成,表示成(VS)n,它们结合紧密,构成了稳定的钒硫团簇的核心。稳定的团簇正离子为VnSn^+、VnSn^+^+和VnSn+2^+(n=1,2,…14)。VnSn^+团簇系列在n=2,4时具有很高的丰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F-S多体势函数,模拟研究纳米铜团簇常温下能量特征及其在升温直到熔化过程中的变化,确定了常温下纳米铜团簇的表面原子厚度和表面能,给出在不同温度下纳米铜团簇能量大小分布比例和能量的概率密度,细致描述了团簇升温过程团簇内部原子和表面原子之间不同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 铜团簇 分子动力学 能量特征 温度  相似文献   

15.
金属钛中氦团簇融合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金属钛中氦的扩散聚集行为.在300—800K的温度范围内,模拟了钛基底中氦团簇之间的融合过程.研究发现,温度的升高会加快氦团簇的融合.在300—800K,融合后的氦团簇在所模拟的时间尺度内三维结构保持不变.模拟结果还表明,常温下氦团簇之间的吸引力是导致氦团簇融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氦团簇 团簇融合 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16.
混合/掺杂团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评述了混合/掺杂团簇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近十余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着重讨论各类混合/掺杂团簇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特点。同时,论述了混合/掺杂团簇的研究背景,概述了混合/掺杂团簇发生装置的研制进展及其特色,提出了若干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在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预测了FeBN(N≤6)团簇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基态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4,3,2,1,2和1,其中FeB4团簇比较稳定.同时对FeBN(N≤6)基态团簇的磁性做了系统地研究,发现除了FeB5团簇外,FeBN(N≤6)团簇的总磁矩和Fe原子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N团簇')" href="#">FeBN团簇 自旋多重度 磁矩  相似文献   

18.
孙福革  PJ.  Sarr 《化学物理学报》1997,10(4):289-294
根据在喷嘴出口附近电子枪来电离产生离子种子,在射流中形成连续,高密度的团簇离子束的设计思想,建造了连续的团簇离子束源,探索并优化了影响团簇离子束质量的因素,如电子枪的位置,滤束器的结构,滤束器与喷嘴间的距离等,初步研究了进气配对比氮氩团簇离子形成的影响,以氩气作为载体,适量的氮气,有助于Ar-N^+2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的熔化过程,模型采用的是Joh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较大原子数目的纳米团簇其熔点随尺寸单调增加,而较小原子数目的团簇熔点和尺寸呈现无规则变化;大多数团簇在熔点附近都出现了负热容现象,说明负热容是纳米团簇在熔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特定形式的喷嘴产生的Ar气体团簇,利用瑞利散射法研究了团簇的生长演化过程,测量了不同背压下空间轴向上的团簇尺度,得到了团簇尺寸随轴向距离与背压的关系.实验发现,在20—60 atm(1 atm=1013 kPa)背压范围内,距离喷嘴出口5 mm处,Ar团簇尺度最大. 关键词: 超声喷流 Ar团簇 瑞利散射 团簇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