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伦琴与X射线的发现程流锁(洛阳电大宜阳分校471600)1995年是X射线发现100周年,又是它的发现者伦琴诞辰150周年.由于对X射线的研究,导致了电子、放射性等一系列发现,在高速、微观领域建立了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引起了物理学革命,“完全打破了...  相似文献   

2.
 1901年是20世纪开始的一年,诺贝尔奖也于这一年开始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因为他于1895年发现了X射线。在上期的图7中我们已看到向伦琴授奖的盛况。图1为瑞典1961年发行的纪念1901年诺贝尔奖的邮票,最右为伦琴;图2为德国1951年纪念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奖50周年的邮票,除伦琴肖像外,右上角有他在实验中所用的X射线管。在他之后,还有多项与X射线有关的研究工作获得诺贝尔奖。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图3,东德1965,诞生120周年;图4,西班牙1967,欧洲放射学大会;图5,古巴1993,伟大科学家)在发现X射线时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的软X射线探测器一天然金刚石(Ⅱa型)光导探测器。金刚石光导探测器具有好的稳定性、对0.1~2.OkeVX射线光谱具有平坦响应、暗流小(0.1nA)、对波长大于0;22um散射激光不灵敏等特点。应用这种探测器在“神光”装置打靶实验中测量X射线时,粗估灵敏度为3×10 ̄(-4)C/J(偏压为100V).  相似文献   

4.
对CeNiSn的多晶样品进行了磁化率x(1.8-20K),电阻率ρ(3-100K),Hall系数R(4.2-32K)和低温比热(1.2-30K)的测量,经X射线衍射分析,该样品为单相结构,磁化率X在较高温区(30-200K)遵循Curie-Weiss定律,并可推定出Ce离子的价态是+3价的,在30K以下磁化率X明显地偏离该定律并急剧增大,显示出明显的Kondo行为,在15K以上,ρ(T)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5.
金刚石(Ⅱa)光导X射线探测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新的软X射线探测器一天然金刚石(Ⅱa型)光导探测器。金刚石光导探测器具有好的稳定性、对0.1~2.OkeVX射线光谱具有平坦响应、暗流小(0.1nA)、对波长大于0;22um散射激光不灵敏等特点。应用这种探测器在“神光”装置打靶实验中测量X射线时,粗估灵敏度为3×10 ̄(-4)C/J(偏压为100V).  相似文献   

6.
《物理》1995,(7)
1995年第8期《物理》内容预告知识和进展扬振宁教授荣获富兰克林奖章和鲍威尔将──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简介(马中骐);有机强磁性研究进展(方忠等);激光减速与囚禁的原子喷泉(甘建华等);凝聚态中的维度性渡越(王晓斌等);纪念X射线发现100周年晶体结...  相似文献   

7.
电子的发现确证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X射线是电子向内层轨道跃迁时发射出来的 ,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它们的发现是原子物理学的开端 .而放射性射线则是从原子核内发射出来的 ,它的发现打开了原子核物理学的大门 .放射性是在对X射线的研究中发现的 .1 896年初 ,伦琴将发现新射线的报告 ,连同用X射线拍摄的手骨照片 ,分寄给各国知名科学家 ,其中包括法国的庞加莱 .1月 2 0日 ,庞加莱在法国科学院的例会上介绍了伦琴的发现 ,并展示了照片 .庞加莱指出 ,X射线是从阴极对面发荧光的那部分管壁发出的 ,并问道 ,是否荧光物质发荧光时也发出X…  相似文献   

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蜂蜜制品中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非离子表面活性TritonX-100,Tween-20,Tween-80及铬天菁S(CAS),邻菲罗啉(Phen),8-羟基喹啉(Oxine),盐酸羟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等数种试对锌的增敏作用,初探了其增敏机理和抑制干扰的机理,选用了增敏作用最强的Triton-X-100增敏剂  相似文献   

9.
庄飞  唐景昌 《物理学报》2000,49(3):570-576
用多理散射团族(MSC)理论对CO/NiO(100)和NO/NiO(100)吸附系统的C1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和N1s NEXAFS谱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理论计算表明CO/NiO(100)是弱物理吸附,CO分子与表面的多极静电相互作用很弱,σ共振不依赖C-O键长的变化,MSC方法分析表明,CO是以C原子朝下,吸附在衬底的Ni-O键上,可靠性因子计算显示C原子的吸附位置距Ni  相似文献   

10.
李美亚  张之翔 《物理》1995,24(8):474-482
在X射线发现百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X射线发现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简要评述了100年来X射线的研究和应用的光辉历程及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介绍了X射线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展望了二十一世纪X射线研究和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物理学成就辉煌.诺贝尔物理学奖,从一个侧面纪录了当代最优秀物理学家奋斗的足迹.值此世纪交替之际,我们编写这篇文章,对诺贝尔物理学奖作百年回顾,以飨读者.1901年伦琴(WilhelmConradRontgen1845~1923)因发现伦琴射线(即通常所说的X射线)以及对伦琴射线性质的研究,获得了第一届(19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895年11月8日,当伦琴用克鲁克斯管做实验时,发现工作台上的氰亚铂酸钠纸屏能发出荧光.他分别用纸和书本遮住纸屏,纸屏仍然发光.使伦琴更为惊讶的是,当他把手放在纸屏前时,纸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阴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用ASED-MO和DV-Xa方法对氧在理想的Si(100)面以及用DV-Xa方法对氧在重构的Si(100)面吸附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吸附位的计算结果表明,当氧在硅表面暴露量较少时,其吸附为氧原子和氧分子共存。  相似文献   

13.
王红斌  孙可煦  汤晓清 《光学学报》1998,18(9):192-1196
以小能量0.35μm激光(<100J)辐照盘靶(Φ600μm×4μm),用软X射线平响应探测器测量X射线角分布(dE/dΩ)和X射线转换效率(ηx)。dE/dΩ=a+bcosθ,与角无关。ηx随激光入射角增加而下降。按金盘、多层膜(0.11μm)金盘和CH膜(0.4μm)金盘顺序,ηx依次下降。  相似文献   

14.
La_(2/3)Ca_(1/3)MnOz薄膜中的巨磁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ZrO2(100)衬底上首次成功地制备了La2/3Ca1/3MnOz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100)择优取向,并首次观察到十分明显的巨磁阻效应,在6个特斯拉磁场下,室温时的磁阻比为6%,而78度K时竟高达2500%,文中还对磁阻比的磁场关系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脉冲激光法研究了在(100)SrTiO3(STO)、(100)LaAlO3(LAO)和(100)Y-ZrO2(YSZ)衬底上外延生长LaCuO4(LCO),La1.85Sr0.15CuO4(LSCO),Nd1.85Ce0.15CuO4(NCCO)和Pr2CuO4(PCO)薄膜的工艺技术。利用X光衍射仪检测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薄膜样品结构和取向。X射线衍结果表明,在事适的制膜条件下可以在这三种衬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研究了meso-四(4-磺基苯基)卟啉(TPPS)在O/W型微乳液(Triton X-100-壬烷-正戊醇-水)体系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变化,计算了TPPS的电离常数Ka及二聚常数KD。  相似文献   

17.
析相光度法测定微量铬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r(Ⅲ)-DBAV-TritonX-100析相显色体系,建立了测定微量铬的析相光度法,在PH4.5的乙酸-乙酸钠介质中,Cr(Ⅲ)、DBAV、TritonX-100加热形成配合物,于95℃恒温水浴中析相1h,即被TritonX-100相完全富集,最大吸收峰为556nm,铬含量在0-10μg/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铬,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正>几乎没有一个科学上的突破能像伦琴(Wilhelm Conrad R?ntgen)发现X射线一样立即展现出影响力,此重大的发现很快地就震撼了物理界与医学界。X射线在实验室被发现到广泛地为人所使用,期间短得吓人:在伦琴宣布发现X射线后的短短一年内,X光就已是医学上诊断与治疗所必需使用的一环了。  相似文献   

19.
刘战存 《物理实验》2001,21(1):43-45
简要介绍伦琴的生平、对物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和对X射线的发展研究过程,分析了伦琴抓住机遇进行创新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评述了发现X射线100年来的主要发展历程、我国学者的贡献以及X射线应用于分析领域的种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