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种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欣  孙德军  何丹凤 《化学教育》2007,28(11):49-50
介绍一种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和教材中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装置相比,具有所需仪器少、安装简单、节约能源、提高产率、减少污染、缩短时间、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学生"水蒸气蒸馏提取柠檬烯"实验中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可以推广到使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固体物质、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操作中.  相似文献   

2.
莫桂娣 《大学化学》2010,25(2):39-41
阐述了3种传统水蒸气蒸馏装置的原理和装置性能,并对改造的水蒸气蒸馏装置的部件特征、性能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烟草中总挥发碱含量与烟草质量密切相关 ,是烟草质量检验常规监测项目之一。总挥发碱的测定一般先采用水蒸气蒸馏分离 ,然后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1] 。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装置测定总挥发碱耗时长 ,分析准确度、精密度较差。为了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烟草及其制品中总挥发碱。本法用自动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分离测定烟草及其制品中总挥发碱 ,本法准确度、精密度均比传统水蒸气蒸馏方法有较大提高 ,且蒸馏一个样品只需 2 0min。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新型自动水蒸气蒸馏装置 (瑞士Buchi公司 )玻璃磨口水蒸气蒸馏装置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相似文献   

4.
申东方 《化学通报》1989,(12):36-37
水蒸气蒸馏是进行分离和提纯有机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目前实验室的水蒸气蒸馏装置由蒸气发生器、安全管、长颈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等几个玻璃部件组成,使用时,装拆时间  相似文献   

5.
改进了传统水蒸气发生装置,通过半加工,将加热装置和蓄水装置通过合理设计整合在一起。与传统蒸馏实验当中使用的水蒸气发生器相比,此装置在实验教学中具有安装简单、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烟草中总挥发酸含量与烟草质量密切相关,它对烟草的口味、刺激性和香气都有重要影响,烟草中挥发有机酸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总挥发酸的测定一般先在磷酸介质中水蒸气蒸馏分离,然后采用酚酞作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总挥发酸耗时长,精密度较差;挥发酸多数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水蒸气蒸馏实验装置的特点、改进的依据 ,并提出了两种新的改进实验方法 ,对其效果及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该文阐述了水蒸气蒸馏实验装置的特点、改进的依据,并提出了两种新的改进实验方法,对其效果及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柏冬 《化学教育》2002,23(7):72-72
该文阐述了水蒸气蒸馏实验装置的特点、改进的依据,并提出了两种新的改进实验方法,对其效果及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快速定氮装置测定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化验室普遍使用的全量蒸馏装置 [1] (直接加热吸收 ) ,具有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 ,但操作费时。半微量蒸馏装置 [2 ] (水蒸气加热吸收 )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 ,但对高含量的含氮样品 ,测定精密度稍差。以上两种装置需用冷凝管通水冷却 ,加热蒸馏吸收和滴定均分二步进行 ,比较麻烦和费时。作者装配的加热抽气吸收测定氮的装置 ,集加热蒸馏吸收滴定于一体 ,不用冷凝管 ,测定速度较快 ,但在操作过程中需经常更换反应瓶 ,而且 Na OH浓度过大 ,容易腐蚀玻璃瓶。本文将水蒸气加热蒸馏装置和抽气吸收滴定装置结合起来 ,组成一套快速可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提取方法对蜘蛛香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娜  周欣  李明  刘海  周伟  陈华国 《分析试验室》2008,27(Z1):186-189
考察微波辅助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提取蜘蛛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分别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蜘蛛香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微波辅助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蜘蛛香挥油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辛夷精油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辛夷精油,萃取率为3.8%,比水蒸气蒸馏的萃取率高5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法对辛夷精油进行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辛夷精油的组分相比较,发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所得辛夷精油的香气、品质、产率优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辛夷精油。  相似文献   

13.
蒸馏-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提取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蒸气蒸馏一萃取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杏果香成分,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测定其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数,并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水蒸气蒸馏一萃取法提取的杏果香成分是74种,占总峰面积的73.604%;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杏果香成分是32种,占总峰面积的44.677%,两者相同的成分有21种。溶剂萃取法提取的主要是烷烃类化合物,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主要化合物为G醛类、C6醇类、内酯类、萜烯醇类、酮类、烷烃类等。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萃取法能较好地提取杏果实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对昆仑雪菊发挥性成分萃取能力和萃取物种类的区别。分别利用水蒸气蒸馏法(H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昆仑雪菊挥发物进行萃取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共提取、鉴定出65种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法鉴定出49个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鉴定出35个化合物;两种方法相同的化合物共19个,占水蒸气蒸馏法鉴定化合物的78%,占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化合物的91%。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物组分有部分差异,因此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完整地对昆仑雪菊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薤白挥发油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提取薤白中的挥发油,比较了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并利用GC-MS对它们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的主要提取物均为含硫化合物,但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含硫化合物的数量和质量都高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提取物。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8 h得到的萃取率为1.72%。通过设计的超临界CO2萃取的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25 MPa,温度40℃,CO2流量为25L/h。最佳萃取时间为120 min,萃取率为4.41%,是水蒸气蒸馏法萃取率的2.8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简单易行,可以较快速、有效地提取薤白中的挥发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杜香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油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从水蒸汽蒸馏法、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34和33种化合物,2种提取方法测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均为β-水芹烯...  相似文献   

17.
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它主要适用于蒸气压较高,蒸馏易于分解,对水稳定之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特别是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有大量树脂状杂质的情况下效果比一般蒸馏和重结晶为好。一般是给盛有待提纯混合物的烧瓶中通入热的水蒸气或是给盛有待提纯混合物的烧瓶中加水后直接加热而进行的蒸馏。其缺点是要给体系中间断加水,以补充水的消耗,而影响了蒸馏的连续进行,使操作时间延长。并且蒸馏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多量  相似文献   

18.
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美霞  陈学森  程传格 《色谱》2004,22(6):665-665
果实香气物质是具有挥发性、能够产生一定气味的含香物质的总称。常规提取果树果实香气成分的方法是水蒸气蒸馏 萃取法[1~3],也有文献报道用溶剂直接从果品中分离提取[4,5]。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 萃取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杏果实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曾志  谢润乾  谭丽贤  张涛 《应用化学》2011,28(8):956-962
用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提取方法对川芎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物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30和34个化合物,测定了其相对含量。 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均为(Z)-藁本内酯。 超临界CO2提取方法能提取出较多的川芎药效物质,如丁基酞内酯、丁烯基酞内酯、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和川芎内酯I。 而水蒸气蒸馏提取物中除了川芎药效物质外,还含有较多的萜烯类化合物。 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对川芎药效物质的提取比水蒸气蒸馏法的效率高。 通过对川芎中带不饱和侧链与饱和侧链内酯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的解析归纳,鉴别了川芎中不饱和侧链内酯类化合物如(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丁烯基酞内酯和川芎内酯I以及饱和侧链内酯类化合物如丁基酞内酯和川芎内酯A。  相似文献   

20.
徐中海  吴瑛  柳弟贵  陈波 《色谱》2007,25(5):778-78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洞庭湖区野生藜蒿和人工种植藜蒿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