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国防 《今日科技》1996,(11):10-10
色泽是构成食品良好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赋于食品良好的色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要添加色素.常用的食品色素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色素都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有的还有致癌性.而天然色素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且色泽丰富的优异特点,叶绿素便是其中之一,但叶绿素不溶于水.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差,且对光也很敏感,只有在弱碱性条件下稳定,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叶绿素的开发和应用;为此,特介绍一种在弱碱性条件下提取好绿素并能获得较高收率的最佳工艺条件.再进而将叶绿素转化为水溶性极好且性能稳定的食用色素叶绿素铜钠盐.  相似文献   

2.
不同溶剂对蚕沙中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4种不同的提取溶剂浸泡蚕沙,提取叶绿素,通过对提取液中叶绿素含量及稳定性的研究,确定最佳叶绿素提取方案.结果以丙酮∶无水乙醇=2∶1的混合溶剂提取效果最好,提取液最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种快速测定蚕沙中叶绿素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研磨浸溶的方法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并用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优化了测定条件,考查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地椒草制取叶绿素铜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地椒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提取叶绿素,再经皂化、铜代、成盐制成叶绿素铜钠,产品质量达到国家GB3262—82标准。  相似文献   

5.
叶绿素不皂化物为蚕沙生产叶绿素过程中产量较大的副产物.为进一步提升蚕沙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重点研究蚕沙叶绿素不皂化物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柱色谱、C18中压柱色谱、高压制备柱色谱等方法对叶绿素不皂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依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得到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此次共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植物醇(1)、5-Glutinen-3-ol(2)、羽扇豆醇(3)、豆甾醇(4)、菜油甾醇(5)、β-谷甾醇(6)、α-生育酚(7)、γ-生育酚(8)、(2E,6E,10E,14E,18E,22E)-3,7,11,15,19,23-hexamethyl-2,6,10,14,18,22-tetracosahexaen-1-ol(9)、(13,14,17,20R)-lanosta-7,24-diene-3-ol(10)、棕榈酸(11).从结果可知,蚕沙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富含甾醇类物质,且化合物2,9,10为首次从蚕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从蚕沙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蚕沙为原料,对提取果胶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酸度(PH)、萃取时间(t)、温度(T)、物料/水等影响因素的探讨,得出了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认为竹叶干燥保藏十天以内.以食用酒精为溶剂,物料比为1:6,浸提温度 40℃,一次浸提时间 2h,可以获得较好的浸提效果,经真空浓缩后得到叶绿素浸膏.浸提前的热烫液可以加工成饮料.  相似文献   

8.
仙草叶绿素锌钠盐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乙酸乙酯作溶剂对仙草中的叶绿素进行浸提,并经皂化、酸化、锌代及成盐反应制备叶绿素锌钠盐.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叶绿素锌钠盐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确定最大波长为410nm.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确定较佳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皂化pH=11,酸化pH=2,成盐pH=11,锌代温度65℃,锌代时间1.5 h,硫酸锌用量30ml,产品得率可达0.46%,而且制备得到的仙草叶绿素锌钠盐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蚕丝工业,在党的领导下,得到飞跃的发展,近年来养蚕事业成为农村中重要副业之一,江浙地带的养蚕事业在国内尤负盛名,蚕的排泄物,蚕沙,每年产量很大,据不完全统计,仅苏州专区一地,每年约产蚕沙十五万担,过去蚕沙未得很好利用,认为废物,实则蚕沙含有许多名贵物质,其中以叶绿素为主要,在大跃进的时代里“物尽其用”“宝中取宝”对蚕沙的综合利用,有其研究的必要。植物色素,叶绿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很早已有研究,但直至1913年惠尔斯戴脱,Willstatter初次完成了从绿色植物中提取叶绿素,并研究它的性质和结构。1938  相似文献   

11.
MnO2/biomass carbon nano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reaction. Silkworm excrement acted as a carbon precursor, which was activated by ZnCl2 and FeCl3 combining chemical agents under Ar atmosphere. Thin and flower-like MnO2 nanowires were in-situ anchor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iomass carbon. The biomass carbon not only offered high conductivity and good structural stability but also relieved the large volume expansion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The obtained MnO2/biomass carbon nanocomposite electrode exhibited a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238 F·g?1 at 0.5 A·g?1) and a superior cycling stability with only 7% degradation after 2000 cycles. The observed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accredited to the materials’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good conductivity. This study proposes a promising method that utilizes biological waste and broadens MnO2-based electrode material application for next-generation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devices.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毛竹叶中的叶绿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竹叶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毛竹叶中萃取叶绿素。主要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原料粉碎度对叶绿素收率的影响,得到本研究范围内最优实验条件:萃取温度323K、萃取压力27MPa,夹带剂(无水乙醇)体积分数10%、CO2流速为60g/h、原料粉碎粒度为60目、萃取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叶绿素收率为3.53‰,且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包裹剂,在水溶液中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氧化铟锡( ITO)表面制备得到了形貌和尺寸均一的铜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前躯体的浓度、包裹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电化学沉积电位对产物的形貌和生长密度的影响。将得到的产物经过热处理后,会在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经过测试发现其对光电分解水制氢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甲醇为溶剂、醋酸钠和醋酸为原料制备双乙酸钠,结果表明;在90%的甲醇中当醋酸钠与醋酸的投料质量比为1.38-1.40:1,回流反应时间30min,反应液冷却结晶速度为2.5℃/min,25℃出料,能够得到较高产率的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镀液组成、pH值、镀铜温度、时间、体积等因素对镀铜效果的影响,确立了以硫酸铜为主原料、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柠檬酸钠为混合络合剂为主要镀液组成的碱性还原镀铜体系.并成功地在铸铁基体上实现了铜的连续自催化沉积,获得了较光亮红黄色的铜镀层.该镀层与传统氰化镀铜相比,结合力相当,亮度更好,光洁度达花8级.  相似文献   

16.
竹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竹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采用先置铜后皂化的工艺可降低叶绿素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节约有机溶剂,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叶绿素铜钠盐的精制。工艺条件是:在乙醇浓度为80%、pH值的2~3、温度为50℃、加入20%RCuSO4溶液搅拌置铜30min;用10%NaOH溶液调pH值为11于回流状态下搅拌皂化15min,得叶绿素铜钠盐的粗品;再经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得到吸光值A1cm^1%450nm≥568,A40  相似文献   

17.
混合溶剂提取水葫芦叶绿素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葫芦叶片所含叶绿素的提取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在甲醇与丙酮混合溶剂叶绿素提取动力学行为。借助连串反应模式建立了叶绿素提取动力学方程,该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从水葫芦叶片中提取叶绿素动力学特性,为水葫芦提取叶绿素过程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莴笋叶叶绿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浸提溶剂种类、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用85%乙醇提取莴笋叶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7、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0 h.影响莴笋叶叶绿素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浸提法的比较,得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具有速率快、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