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套新修订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绪言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从绪言走向序言,升华对教材的认识。教师应从教材的编写意图说明、学科特征和学科发展介绍、教材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析、学科教育价值阐释和学习建议4个维度,对教材绪言进行序言重构,开启学生认识学科与教材的结构化思维,做好学科整体理解的先行组织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中学化学教材《化学:物质与变化》的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的比较,分析了电子教材的特点,探索了电子教材的功能,提出了它对我国未来电子教材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吴中英 《化学教育》2011,32(7):23-24
每一次高一化学绪言课都是我所期待的,更是学生期盼的.以往的绪言课无非是围绕"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怎样学化学"泛泛而谈,而后强调一些学习纪律、规范等.又上绪言课,"老生常谈"何以常谈常新?笔者在黑板信笔写下"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4.
王荣梓 《化学教育》2004,25(7):28-28,31
初中化学“绪言”(新教材)的内容很有特色,它不同于一般书本的简单介绍,而是通过精彩的实验和生动的事例,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充满了魅力,这对初接触化学、对化学充满着神秘感和好奇心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和  相似文献   

5.
王硕  靳莹 《化学教育》2015,36(1):39-42
将科学本质教育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上是如今世界范围研究的热点,本节课抓住初中化学绪言课的典型特点,有效地将STS教育和HPS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埋下对化学科学的好奇心,达到启蒙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绪言课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后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对高一化学绪言课教学意蕴的分析,选取了历史与现代、生活与科研、国内与国外等多种情境素材,并设计成对比的教学情境,竭力将学生带进真实的化学科学,引领高中化学学习的方向,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并结合问卷调查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绪言课的教学质量对后续整个模块的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化学反应原理"绪言课的目标应该包括提高学生学习本模块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概览本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和思路。论文基于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的整体分析,构建了化学反应的认识模型,设计并实施了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反应认识模型的绪言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归纳与整理”栏目的分析和理解,揭示出该栏目具有3项教学功能:巩固章节重点知识、理解教材的章节结构、评价章节学习情况,并结合“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发挥该栏目的教学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点,引导学生"用教材学",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引导学生"用教材学"的3种具体做法及其意义,包括学案承载设问、探讨图表功能、研析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了解国外高等教育化学类教材建设情况,为我国化学教材建设提供借鉴依据,本文从化学外国教材中心的建设历史和建设内容出发,调研国外化学教材发展与现状,分析国外化学教材的建设情况、学科结构和教材技术特点等内容。揭示我国在进行国外化学教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国外教材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化学(科学)教材在化学启蒙方面的内容编写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以我国大陆人教版初中《化学》与我国台湾康轩文教版《自然与生活科技》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化学启蒙阶段的学生对待化学的态度以及海峡两岸教材中“实验”“插图”“科普知识”等3部分内容的设置差异。结果表明:(1)化学实验是启蒙阶段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起始点,也是初接触时的难点,其中以我国台湾《自然与生活科技》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及层次性更深;(2)化学启蒙阶段教材中插图的科学性、清晰度以及精美程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有较大影响;(3)化学教材中的模型图实物化有助于学生拨云见日,了解化学的真实模样。  相似文献   

12.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中学化学教材编写如何体现化学的学科特色,实现实验的教学功能,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物质与变化》的实验编排独具匠心,凸显了实验地位,使之对化学学习起到引领作用,通过优化实验题材,拓展了化学学习的范围,展示了实验的各种功能,改进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魏爱民  阎蒙钢 《化学教育》2007,28(8):28-29,35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为范本,从课程系统的视角详细考察了化学计算体系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功能、结构体系特点以及编排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化学计算的教材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将"化抽象为具体"(Abstract Convert to Concrete)的图片称为ACC图,并根据ACC图的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化学教材ACC图分析工具,进而通过教材试分析,探讨现行教材ACC图的设计情况,为ACC图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菊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6,37(3):9-14
美国主流理科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以化学核心概念为主题,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以该教材中"水和溶液"这一章创设的情境为例,讨论该教材中情境的类型、功能及呈现方式,为国内化学教材情境的创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化学与生活》系列教材简介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仁花  马善恒  熊言林 《化学教育》2010,31(5):31-32,59
通过对马萨诸塞州《化学与生活》系列教材的简单介绍和案例分析,归纳出该系列教材的特点,进而得出对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编制的几点启示:(1)宜重视深化基础化学知识结构;(2)应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3)要重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雷宇  张文华  彭慧 《化学教育》2012,33(4):16-18,22
在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和教学功能的基础上,选取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和美国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中的典型实验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分析的形式对2种教材的实验设计进行比较。并结合实例从实验设计的编写体例、内容取材、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4个方面进行比较,为中学教材的实验设计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姬鸿斌  陈青 《大学化学》2002,17(4):64-64
一部新型的改革教材———《现代化学基础》(胡忠鲠主编 ) ,于 2 0 0 0年 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一部面向 2 1世纪工科近化工类专业的大学基础化学教材 ,适用于地质、矿产、冶金、材料、环保、石油、热处理、过程装备等专业。  几十年来 ,国内基础化学课程一直分为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即四大基础化学 ,教材也相应出版四大基础化学教材。近年来有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结合、物理化学与结构化学结合的教材相继问世。工科近化工类专业长期一直开设普通化学和物理化学 ,有些还开设了有机化学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映明 《化学教育》2013,34(2):10-13
列举了化学教材中与催化剂有关的内容,利用比较分析法提出化学教材中与催化剂有关的3个问题:初中教材定义催化剂时违背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顺序;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中催化剂的含义不统一;大学教材中关于催化剂的2种观点及其对中学教材编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秋  吕雪川 《化学教育》2003,24(2):5-6,43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材是课程改革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新课程观为指导,对3种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的栏目设计从功能、内容、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能帮助化学教师更好地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把握课程改革的脉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