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种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了药物常量、微量元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关系数较大的药物,疗效相似,相关系数r=0.8时有两种药物聚类相似。提示药物中常量、微量元素含量与疗效密切相关,为新型药物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萃取剂的结构与其萃取性能(如分配比、分离比、萃取热力学常数)相关,但因研究对象的繁纷复杂以及所研究的对象的关系中的不确定性,采用精确关联的方法有一定困难。作者曾将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用于中性磷类萃取剂,本文再次将这一方法用于酰胺类萃取剂。  相似文献   

3.
黄芩中微量元素的模糊数学处理及正品黄芩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中药黄芩的微量元素数据,对1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样品进行了分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聚类分析辅助中药寡糖电泳分析鉴定中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怀忠  吴芳  张伟泉  刘芳黎 《色谱》2013,31(10):1001-1004
基于中药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和特征性,针对多糖部分降解后的寡糖片段,建立了一种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分离分析中药寡糖,并利用其特征性电泳谱图信息,结合聚类分析(CA)进行中药鉴定的方法。该方法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寡糖柱前衍生化试剂,对3个科属的6种中药如黄精、玉竹等同时进行鉴定。采用的电泳条件: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9 cm(有效长度40 cm)×50 μm),以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2.5)为运行缓冲液,检测波长为245 nm,运行电压为15 kV,虹吸进样10 cm×4 s,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聚类分析辅助中药寡糖电泳分析法可有效用于3个科属6种中药的鉴定。本方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中药鉴定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 -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素和黄芩甙的含量。研究了电极电位、电解液酸度和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电泳的影响 ,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 ,电极电位为0.90V(vsSCE) ,在10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 ,上述两组分在8min内完全分离。黄芩素和黄芩甙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分别在5.0×10 -7~1.0×10 -3mol/L和1.0×10 -6~1.0×10 -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 ,检出限分别为2.24×10 -7mol/L和5.48×10 -7mol/L。7次测定分别含5.0×10 -4mol/L黄芩素和黄芩甙试样溶液 ,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3%和4.03%。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个不同产地半夏样品中Fe,Mn,Cu,Zn,Cr,Ca,Mg,Ni,Pb等9种元素的含量。由于不同产地的半夏中微量元素含量数据离散,根据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难以评价药物的相似性,故以9种元素含量并结合Zn/Cu值和Ca/Mg值为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半夏药物的质量分类。结果显示,当阈值λ=0.55时,20个半夏样品聚为4类;当λ=0.65时,20个半夏样品聚为6类;当λ=0.70时,20个半夏样品聚为10类。半夏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与药物疗效密切相关。在高阈值λ上截取聚为一类的药物其组成与质量相似性较大,该研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聚类分析用于血竭的鉴别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建立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血竭的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鉴别,快速、准确地鉴别了不同产地的血竭。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简便、无损,可用于血竭等中药的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8.
黄芩中黄芩苷的亚临界水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立了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亚临界水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分别考察了温度、压力、提取时间、提取物颗粒度、溶剂比等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并与有机溶剂提取法比较。结果表明,当两者具有相同的提取效果时,亚临界水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及提取溶剂的消耗量大大减少,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造成的污染。黄芩苷提取最佳条件为:样品颗粒度80~100目,溶剂比0.2 mL/mg ,5 MPa,130 ℃保持10 min。并通过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联机分析实现了对提取物的实时监测。该技术有望成为从中药材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聚类分析评价炭纤维裂解色谱图重现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晓怿  吕春祥  李香兰  宋进仁  刘朗 《色谱》1998,16(5):439-441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评价了炭纤维表面裂解色谱图的重现性。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可以综合评价谱图重现性,从而为定量计算中谱图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素和黄芩甙的含量。研究了电极电位、电解液酸度和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V(vsSCE),在10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上述两组分在8min内完全分离。黄芩素和黄芩甙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分别在5.0×10  相似文献   

11.
郁金的裂解色谱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袁敏  张铭光  袁鹏  曾志  颜春兰 《色谱》2003,21(5):469-471
采用裂解色谱法测定,运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各地郁金的指纹图谱,并考察了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对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10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相似性,重现性好;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分别选择450 ℃、20 s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中心聚类和模糊聚类提出了一个新的聚类方法。该法避免了在迭代过程中出现局部最小问题,并可给出每个样本归入每一类的成分矩阵,因而提供更多的聚类程度的信息。应用这种方法对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氨基酸模糊聚类分析的跨膜区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勇  刘琪  李亦学 《化学学报》2004,62(19):1968-1972
跨膜蛋白在进化过程中,序列保守性较差,即使是同源蛋白序列的一致性程度也较低,因而在跨膜区预测算法中,通过序列的一致性程度来选取训练集并不能有效地消除预测结果对训练集的过度适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氨基酸模糊聚类分析的预测算法,通过氨基酸在各个区域分布的相似性程度进行模糊聚类,从而根据一类氨基酸的分布特性而不是各个氨基酸的分布特性进行跨膜区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训练集的选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跨膜蛋白拓扑结构预测的准确度,特别是提高对目前知之甚少的跨膜蛋白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黄芪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ICP-AES测定15个不同产地的黄芪中的14种微量元素,以其含量为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7个特征元素,并以特征指标进行样品的谱系聚类分析,把不同产地的黄芪分类,为地道性中药材的鉴别提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植物类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祁俊生  徐辉碧 《分析化学》1998,26(11):1309-1314
尝试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探讨微量元素含量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对105味植物类中药42种微量元素测定数据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因子分析证实了一个10因子模型合理解释这些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样本聚类分析证明了105株中药合理地聚类成不同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芩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本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based 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 (HPLC-ELSD) was developed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ree active compounds and chemical fingerprint analyses of saccharides in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Ten batches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plantations in the Guangdong region of China and used to establish the fingerprint. The samples were separated with a COSMOIL Sugar-D column (4.6 mm × 250 mm, 5 μm) by using gradient elution with water (A) and acetonitrile (B). In addition, Trapped-Ion-Mobility (tims) Time-Of-Flight (tims TOF) was used to identify saccharides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Fingerprint chromatogram presented 26 common characteristic peaks in the roots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and the similarities were more than 0.926.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three compounds showed good regression (r = 0.9995–0.9998) within the test ranges, and the recoveries of the method were in the range of 96.7–101.7%. The contents of sucrose, kestose and nystose in al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as 1.21–7.92%, 1.02–3.37%, and 2.38–6.55%,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HPLC fingerprint method is reliable and was validat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identification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and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