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高速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数据化网络资源共享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当中。数据网络化储存、多人资源共享成为现代信息传播与保存的重要方式。但是,网络储存平台的安全性一直令使用者担忧。因此,各种各样的私有云储存平台孕育而生,为使用者提供相对独立的个人使用空间。经过长期的使用发现,传统的私有云存储平台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安全性只相对公共开放网盘而言。同时,存在多用户瞬时访问下协议拥堵、大数据交互节点回馈延迟高的问题。针对传统私有云的架构特点与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基于NAS的私有云存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采用基于NAS的协议加密技术、多路访问优化单元、数据压缩单元对传统私有云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基于NAS的私有云存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具有数据储存安全性高、峰值状态下访问点网络畅通性好、数据网络传输交互率高、延迟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视频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混合应用向数字化与网络化转变。嵌入式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二者相结合的优势愈加明显。现代日常生活工作中,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保障生活、工作、学习安全、维护正常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原始的视频编码与网络传输技术,存在视频数据噪点高、数据源封装包资源大、网络交互资源消耗大、延迟高等问题,不利于多群组大面积监控系统架构。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通过采用视频编码单元、网络编码单元与储存压缩算法,对传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整体修复改进。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究方法,具有视频清晰度高、视频源封装资源小、网络传输速度快、延迟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网络大数据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大程度地提高网络数据存储与管理精度,减少网络数据处理与控制的时间,需要对网络大数据进行研究。当前的网络大数据研究方法多是采用Hadoop基础架构对网络大数据进行研究,在数据存储中没有设定具体的安全存储指标,无法得到数据安全存储指标权重,存在数据存储安全性能低,网络大数据研究精度偏差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网络大数据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分级网络编码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以传输的数据为基础,采用CRC算法实现网络数据的计算,然后依据分组存储的方式将数据进行存储,最后利用分层逆序叠加定位法对网络数据进行高精度查询,由此完成对网络大数据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全面具体地对网络大数据进行研究,提高了数据处理精度和网络数据计算速度,增加了网络数据存储空间容量和查询效率,减少了网络数据运行时的丢失率,扩展了网络数据的运作范围,为后续网络大数据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宇 《应用声学》2017,25(7):94-97
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开设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范围内搭建的小型局域网中引入监控系统,辅助高校实验室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传统的监控系统在小型局域网中存在数据资源交互消耗大、数据传输延迟高、视频数据储存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给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带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小型局域网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监控系统设计。对数据交互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的问题,采用双协议传输单元进行资源交互算法的改进;对传统监控系统存在的数据传输延迟问题,采用数据阵列重组模组进行数据内部优化处理;采用ViodTM视频压缩单元,对监控视频进行算法核心压缩处理,从问题产生根源进行解决。通过实验证明,提出的小型局域网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监控系统设计,具有资源占用小、传输速度快、视频存储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贾卓然  李波  张明 《应用声学》2015,23(9):3207-3208, 3212
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常被应用于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过程,但在处理海量数据时由于迭代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和处理器、内存等资源的限制,该算法的效能受到极大影响;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传统线性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方法计算复杂性瓶颈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MapReduce平台的贝叶斯网络并行期望最大化(Parallel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PEM)参数学习算法;利用不完备训练样本集,对态势评估贝叶斯网络进行参数学习;仿真结果表明:在大数据条件下PEM算法能够准确的学习网络参数,同时有效减少参数学习所需时间且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6.
一类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安全存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福 《应用声学》2017,25(8):279-282, 303
针对云存储环境下多副本方案存储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数据安全存储策略。该策略采用了并行思想,设计了高效的数据同步存储算法。该算法将用户的存储请求同时转发给多个工作者,由这多个工作者同时向每个副本服务器写入数据。该策略将云端设计为整体协调、并行处理模式,即多个工作者由管理者统一分配调度,各个工作者独立地服务于对应的副本存储服务器,由管理者与用户进行交互处理,并且这多个工作者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该设计模式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云存储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数据安全存储策略在保证副本冗余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降低额外的时间损耗,保证用户读写云端数据的效率不低于单副本情况下的效率。该方案用于云存储环境下高效的数据安全存储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环境下web数据库网络承载着不同的网络载体和网络信道,web数据库通过云储存的形式来实现资源共享,云储存产生的异常数据会给网络信息web数据库空间带来一种危机感和存储数据容量空间的不足,所以对物联网环境下web数据库异常数据的检测要求更精准。传统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采用简化梯度方法进行web数据库异常数据检测,对含有干扰频率成份的web异常数据不能准确的去除,检测性能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关联的分布式的web数据库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通过与集中式算法的精度和消耗量进行对比,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进行异常数据检测,减少了web数据的能量消耗,信号幅值大于干扰噪声数据幅值,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8.
郭柳柳  甄国涌  刘东海 《应用声学》2014,22(10):3399-3402
为解决在无操作系统的环境下车载记录仪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于专用性强的车载记录仪的文件管理系统,容量可达到160 G且易于扩展;车载大容量记录仪主要由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各种采集接口组成,并通过建立索引、存储数据、获取索引、获取历史数据等流程对文件进行有效管理,该大容量车载记录仪通过温度循环试验、高温老练试验、电磁兼容试验、振动试验等,性能稳定,数据的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已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的通讯安全成为信息化网络信息数据通讯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面对大量侵入程序与数据漏洞的威胁,一套强有效的数据加密算法成为数据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RSA数据加密算法作为如今常用的安全性最高的算法,在大数据动态数据节点混沌排列的条件下,无法有效保证数据的加密安全。混沌参数下,出现加密逻辑断裂、溢出、数列逆排等严重的算法漏洞。对此,提出混沌参数调制下RSA数据加密算法研究,采用混沌参数特征处理单元、特征序列逻辑控制单元与混沌FIE-RSA算法,对传统RSA加密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混沌参数调制下RSA数据加密算法研究中,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具有加密处理响应速度快、处理运算时间短、加密安全度高、反破解性能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大数据信息监控云平台模式单一、虚拟化程度不高,容易导致信息泄露的问题,为了提高对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溯源能力,提出基于Hadoop的大数据信息安全监控云平台设计方法。在信息资源云体系下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融合模型,通过信息挖掘与匹配方法把云平台中的数据资源、物理资源进行关联性整合,方便数据安全溯源,在Hadoop平台下构建多源信息资源云,建立用户接口注册机制,采用虚拟化技术进行信息保护,实现在云平台下进行信息安全溯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大数据信息安全溯源,大数据信息分类存储性能较好,对异常数据挖掘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信息安全保护能力,确保了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峰 《应用声学》2017,25(5):173-175, 179
近年来,随着经济领域蓬勃发展,我国加快了现代化建设进程,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受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变革的影响,传统地铁售检票系统无法满足高客流量、大数据流处理的高强度工作要求;在日常实践应用中,传统地铁售检票系统经常出现检票识别率低、售票信息运算处理响应速度慢、多人员、多任务操作执行准确率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大数据资源运算能力,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计;采用大数据实名高检处理引擎(VBDKG)、多路分处运算模组(ICGRU)与动态身份比对算法(DBTDE),针对传统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仿真实验测试证明,提出的大数据环境下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计具有较强的实施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运行处理准确性高,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2.
王兵 《应用声学》2017,25(6):52-5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被应用于诸多领域。针对传统石油化工领域中储罐液仪表存在的罐内压力检测精准度差、温度感应灵敏度低与储罐液状态数据分析面窄等问题,提出云计算下石油化工罐区储罐液仪表设计。通过大数据运算核心进行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采用PCJD气流密度差算法、微感热源运算单元与数据流云算技术,对传统储罐液仪表进行设计改进,从问题的根源进行针对性解决。仿真对比试验证明,提出的云计算下石油化工罐区储罐液仪表设计,具有罐内液压力数据反馈精准度高,温度感应灵敏度高、储罐液综合数据分析速度快、数据分析完整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对网络计算机模型下海量大数据进行安全稳定的存储,可以提高网络计算机的使用价值,增加其使用周期。但目前的海量大数据存储方法在存储过程中,无法做到对其进行灵活高效的存储,存在大数据存储分布密度较低,存储开销较大等问题。为此,以网络计算机模型体系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海量大数据存储系统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先利用ARM芯片对网络计算机模型下海量大数据存储系统进行硬件构造,将网络海量大数据中的可利用与不可利用数据进行分类处理,采用VISA结构根据数据分类结果对大数据存储系统软件部分进行设计,依据大数据调度模型和存储相似度特征对大数据存储的时间,质量等方面进行计算,利用计算结果对大数据传输的阈值以及分布密度进行记录,最后根据循环分段的计算方式进行冗余大数据特性压缩,并对海量大数据的常规数据和冗余数据进行存储。实验仿真证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海量大数据存储的兼容性,增强了大数据存储的精确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狭小空间或是恶劣环境下进行数据采集,传统的数据采集设备占用空间大、传输速率慢,不方便携带。通过分析这些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无线网络技术的便携式的无线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数据控制单元三大部分。该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能够在WiFi网络覆盖区域内,以手持Android小型终端为控制终端,以无线网络为传输通道,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卡,并读取采集数据,即时数据可帮助用户更加可靠的分析实际情况,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依靠不断缩小存储单元尺寸来提升单位面积存储能力的传统方法将会面临着器件尺寸的物理极限等瓶颈,人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能够在单一器件上实现高密度存储的多级存储器件。本文利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存在的持续光电导率(PPC)效应制备了一个光写入操作的多级存储器件,有效地避免了电写入操作对器件的接触破坏性和较大功耗问题。研究了在不同功率(60,100,150μW/cm 2)和不同持续时间(50~1000 ms)700 nm光写入脉冲作用下的器件存储状态,器件在光功率为60μW/cm 2、持续时间为100 ms的光脉冲下展现出了低至0.189 nJ的极低工作功耗。通过对器件施加16个连续光写入脉冲证实器件具有16个有效的存储状态,实现了存储容量为4 bits的多级光写入存储功能。  相似文献   

16.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have become the developing engine of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s a resul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 However, security protec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and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to develop cloud computing. The theft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remain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cloud computing. In this process, attackers intrude into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through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thereby threatening the security of data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a model for cloud computing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quantum authentication,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quantum authentication, and deduces the quantum authentication process. In theory, quantum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in cloud computing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This technology cannot be cloned; thus, it is more secure and reliable than class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