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第2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分别为0.52和38.0 mmol/L。同时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体系胶束在铂电极(Pt)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到1个受扩散控制的氧化峰,并用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CC)测定了胶束的扩散系数,得到了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41.0 mmol/L。通过以上2种方法的测定,可以确定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39.5 mmol/L。电导率法和计时库仑法各具特点,均不失为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氨基黑10B/Nafion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0)中,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呈现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峰电位都随pH值的增加而负移.多巴胺氧化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2~3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实验结果表明:本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将此修饰电极用于多巴胺注射液和小牛血清中多巴胺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聚天青I/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溶液pH,扫描速率对聚天青I/石墨烯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及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作用。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技术检测NO-2,NO-2浓度在1.0×10-7~1.0×10-5mol/L的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7×10-8mol/L(S/N=3)。修饰电极已用于水体中NO-2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步电化学聚合方法将L-赖氨酸和石墨烯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上,制备了聚L-赖氨酸/石墨烯修饰电极。采用电化学阻抗及差示脉冲伏安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由于电极活性面积的增加及石墨烯导电性,修饰电极对Pb~(2+),Cd~(2+)表现出较好的测试性能。实验表明,在pH 4. 0的乙酸缓冲溶液中,Bi~(2+)质量浓度为0. 6 mg/L,富集电位为-1. 0 V,富集时间为390 s的最佳测定条件下,Pb~(2+),Cd~(2+)浓度在0. 1~5. 0 mmol/L范围内与目标离子的溶出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Pb~(2+),Cd~(2+)的检出限分别为7. 0 nmol/L和90 nmol/L。方法已用于实际水样中Pb~(2+),Cd~(2+)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优化的两步一锅反应法合成了生物金属有机化合物Fe(C_5H_4-CH_2-Trp-OMe)2(Fc L),通过NMR、HRMS及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分子结构。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Fc L在0.00~0.90 V电位范围内,给出一稳定的、形态良好的氧化还原峰,这归于化合物中Fc/Fc+电对的氧化还原过程。电化学金属离子识别研究显示FcL在过渡金属离子Zn~(2+)和Cu~(2+)的存在下,导致了配体Fc/Fc+式量电位的显著阳极移动,其ΔE0′对Zn~(2+)和Cu~(2+)分别为342和335 m V,表明了Fc L对Zn~(2+)和Cu~(2+)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聚槲皮素(PQu)修饰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pH=4.0的B-R缓冲溶液中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实验表明聚槲皮素电极过程是2电子2质子的可逆反应。该膜对抗坏血酸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4.76×10-6~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5×10-6mol/L。尿酸不干扰抗坏血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胆汁酸在氧化型辅酶I(NAD+)共存下被3α-类固醇脱氢酶(3α-HSD)催化脱氢,同时NAD+被还原为还原型辅酶I(NADH)可增强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ECL)信号,实现电化学发光法间接检测胆汁酸。检测池中含2.5mmol/LRu(bpy)23+,833U/L3α-HSD,70nmol/LNAD+,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8.0)。ECL强度与胆汁酸的浓度在1.0~100f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7707x+12.04(r=0.9975);检出限为0.02fmol/L;平均回收率为97.5%。本方法与临床采用的酶循环放大法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聚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多巴胺的电化学特性及其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神经递质多巴胺在该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多巴胺在聚精氨酸修饰电极上于0.19V和0.16V处出现一对灵敏、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的浓度在3.0×10-7~8.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86.063C(mmol/L) 20.183,相关系数r=0.9993,最低检测限(3σ)5.0×10-8mol/L。用于多巴胺针剂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王梅  高作宁 《应用化学》2007,24(10):1140-1144
以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孔雀石绿(MG)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胶束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并与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在20~300mV/s范围内MG的氧化峰电流Ip与扫描速度平方根成正比,表明MG在GCE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电化学过程。通过介质pH值对MG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H值为4~8范围内MG的电化学氧化过程没有质子参与。用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有无CPB存在时MG的扩散系数D分别为2.34×10-6和2.51×10-6cm2/s,电荷转移系数α分别为0.56和0.72,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f为3.95×10-4和9.12×10-4s-1。结果表明,在PBS浓度较大的体系中,CPB更早的到达CMC且MG平台部分的氧化峰电流Ip较低;MG在2.0×10-2~8mmol/L浓度范围内,其氧化峰峰电流Ip随浓度增大降低,峰电位Ep正移。  相似文献   

10.
以三唑酮(TDF)为目标污染物,以钛基钌铱电极和不锈钢板作阳极、阴极,颗粒活性炭(GAC)为粒子电极构建三维电极系统,通过搅拌实现粒子电极呈流化状态。研究电流密度、TDF初始浓度、GAC投加量、初始pH对三维电极系统的TDF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有助于提高TDF去除效率;TDF去除率随初始pH的增大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碱性条件有助于TDF的去除;当GAC投加量为1~4 g/L时,增大GAC投加量有助于TDF的降解;增大TDF初始浓度会导致去除率的降低。当TDF初始浓度为200μg/L、电流密度为8m A/cm2、初始pH=11、GAC投加量为4 g/L时,电化学氧化10 min时TDF去除率达到99.95%。三维电极系统的传质效率高于二维电极系统,三维电极电化学氧化系统是一种适用于降解TDF的高级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首次合成了二茂铁基-1,3,4-三唑Schiff碱衍生物(5a~5e),利用IR、1H NMR和HRM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用黄瓜子叶生根法以及小麦芽鞘法,分别测试化合物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和生长素活性。 结果表明,在10 mg/L浓度下,有4个化合物的子叶生根促进作用为46.9%~73.6%,比对参照物的细胞分裂活性更高,但生长素活性不明显,化合物5c仅提高25%;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在68%~72%之间。 以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Britton-Robison缓冲溶液中,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在pH值为2或3的溶液中,合成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氧化峰电流对数(lg Ipc)与扫描速度对数(lg v)、浓度对数(lg c)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目标化合物(5a~5d)的电子转移过程均受吸附-扩散混合控制,该类化合物的循环伏安法最低检出限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12.
以室温离子液体N-辛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为粘合剂与二茂铁和石墨粉相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茂铁-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安培法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在pH 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外加电压0.8 V条件下,灵敏度最高。电流增量与DA浓度在1.0×10-5~1.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6 mol/L(S/N=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循环伏安法(CV)测定了二茂铁基超支化聚氨酯(HAPE-Fc)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HPAE-Fc表现为单对氧化还原峰,在二茂铁接枝到超支化聚氨酯上以后,二茂铁基团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氧化还原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电子转移速率,这是其具有电化学特性和催化作用的前提条件.通过分析扫描速率与HPAE-Fc电化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HPAE-Fc的电极过程既受扩散控制,同时也受电极反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用铅笔芯制作了不同直径的碳柱热电极,表征了碳柱热电极的电化学和温敏等各种性质。结果表明,碳柱热电极在多次加热过程中均表现出对温度变化的快速响应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将其应用于痕量铅的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65℃时灵敏度比常温高,Pb2+浓度在1~22μg/L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5 5,检测限0.5μg/L。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技术测定了茶水、矿泉水中金属离子的含量.研究了电泳液组成和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采用pH=4.82含有浓度为6.0 mmol/L咪唑的乙酸缓冲液作为电泳液,压力进样(30 mbar×5 s),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50 cm,分离电压12 kV,检测波长210 nm,柱温为25℃实验条件下,6 min内实现K+、Ca2+、Na+、Mg2+、Zn2+5种离子的分离和测定.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5%,峰面积RSD小于5%(n=7),最低检测限依次为0.002、0.001、0.001、0.010和0.050 mg/L.该方法用于茶水、矿泉水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回收率95.6%-108.6%,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罗丹明B与乙二胺反应生成的中间体合成了一例可以对铜离子进行比色检测的探针R-Cu.R-Cu可以实现对在HEPES(5 mmol/L;pH 7.4)溶液中Cu2+的比色可视化识别,加入Cu2+后,R-Cu的吸收明显增强,呈现出罗丹明B的紫红色.探针对Cu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对其他常见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该探针可以在较宽的特别是近中性pH环境下有效检测Cu2+,最低检出限为2.70×10?7 mol/L.  相似文献   

17.
许多纳米材料因具有与天然酶类似的催化活性而被应用于过程催化和酶促动力学分析等领域.本研究发现,当单链DNA如核酸适配子包被在金纳米颗粒表面时,金纳米颗粒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被增强,能催化更多的酶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氧化态的蓝色产物,在650 nm处出现特征吸收峰.若进一步加入能与核酸适配子结合的靶物如K+,由于靶物与核酸适配子的特异性结合形成G-4折叠而从金纳米颗粒表面脱离,导致模拟酶活性降低,溶液颜色变浅,650 nm处的吸光度值随之降低.以此为反应基础,建立了靶物K+的可视化检测分析方法.以650 nm处吸收值变化(ΔA650)对K+浓度的自然对数进行拟合,发现在1.5×10-4~2.8×10-3 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16.本方法有很好的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可应用于其他具有核酸适配体的物质检测.  相似文献   

18.
After the synthesis of polyaniline in the presence of ferrocenesulfoniccarboxylic acid, its influenc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methanol was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errocenyl in ferrocenesulfoniccarbexylic aci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ol. CH3OH is adsorbed on PANI-Fc before its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methanol is 2 mol/L, it begins to be oxidized. The effect of scan rat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methanol was also studied and 5 mV/s was favourable. It is another method to insert a metal catalyst in polyaniline without its electro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9.
姚军  李将渊  刘敏 《应用化学》2009,26(7):826-830
制备了聚L-色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TRP/GCE),用循环伏安法、线性单扫描伏安法、计时电量法等研究了盐酸吡哆辛(VB6)在PTRP/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 实验表明:VB6在PTRP/GCE上的电极过程为1电子1质子的不可逆氧化反应,在20~400mV/s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电极活化面积A为0.29cm2,扩散系数D为1.9612×10-4cm2/s。在pH=3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VB6在PTRP/GCE电极上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4~5×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 =7.7399+408.8129c (mmol/L),R=0.9931,检出限为1×10-6mol/L,VB6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15%。  相似文献   

20.
镧和铕对蚕豆保卫细胞外向钾通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绍武  杨频 《中国科学B辑》2009,39(11):1363-1367
研究了镧(La^3+)和铕(Eu^3+)对蚕豆保卫细胞外向钾通道(Kout^+)电流的作用.在细胞外,La^3+对Kout^+电流是抑制的,半抑制浓度EC50为81μmol·L^-1;Eu^3+对Kout^+电流表现为低浓度(10和50μmol·L^-1)激活,高浓度(≥1mmol·L^-1)抑制.La^3+在细胞内对Kout^+电流也表现为低浓度(1.13×10^-14 mol·L^-1)激活,高浓度(5.86×10^-14 mol·L^-1)抑制现象.稀土离子La^3+和Eu^3+对保卫细胞Kout^+电流的作用,可能和植物调节水分有关,这可能是稀土生物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