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以蒙特卡罗方法计算SU(3)群格点规范得到的能密函数作为状态方程,用流体力学模型定量研究了极端相对论性高能核碰撞产生的终态粒子平均横动量的分布,并与JACEE实验组的数据比较,发现在初态能量密度较大的区域里看到异常剧增现象不是由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流体运动所引起。文中给出了不同初始热平衡时间和初始半径下的分布对比数据,发现分布的基本特征不因初始参数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对Lund弦碎裂模型强子化面积定律严格求解,得到e+e湮没产生少体初始强子态的遍举分布.基于面积定律的新产生子LUARLW在2—5GeV能区的模拟结果与BES数据的多种谱分布符合很好,用于BES上强子产生总截面测量的强子探测效率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H原子与卤素气体(F2,Cl2,Br2)的反应是典型的轻-重-重原子-双原子反应. 对于研究化学激光的基本反应途径十分重要. 之前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表明,H+Br2→HBr+Br反应的势垒高度很小,甚至是负值. 本文基于11698个UCCSD(T)/CBS水平的从头算能量点,用FI-NN方法构建了HBr2体系的精确全维全域势能面,还包括了Br原子2P3/2轨道的自旋-轨道耦合. 势能面有一个下沉的势垒(-0.351 kcal/mol}),放热(ΔH0=-41.265 kcal/mol) 和实验值吻合的很好,在这个势能面上应用含时波包方法计算了H+Br2→HBr+Br反应的态-态积分和微分截面. 对初始基态反应,产物HBr(v′=2,3,4)态在所考虑的整个能量范围内占主导地位,说明HBr是振动态布居反转的. 温度300 K时,计算的产物振动分布在$v$$''$=3有最大值,在v′=0,1的分布可以忽略不计,这与Setser及合作者和Polanyi及合作者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超过一半的总可用能量进入到产物的内部运动中,这其中大部分进入到振动中. 计算表明,反应物Br2的初始转动激发对产物振转态分布和微分截面影响很小,而初始振动激发则有一定影响. 在低能区域,初始振动激发到v0=5态很明显的增强了产物的振动激发. 在初始基态和初始转动激发态下,碰撞能量到0.5 eV的微分截面在后向达到峰值,但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角分布的宽度显著增加. 对于初始振动激发态,产物微分截面的结构较为复杂,对高振动激发态产物有很强的前向散射峰.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精度的非绝热从头算势能面,采用量子实波包方法研究了D2O在3个不同初始振动态(0,1,0)、(1,0,0)和(0,0,1)下光激发到~B态解离过程的态-态量子动力学.结果表明,由于初始振动波函数的形状不同,从不同振动态产生的吸收光谱、产物分布和产物分支比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性.弯曲振动态(010)的吸收谱呈现出两波瓣的形状且中间具有较浅的极小值,其基态产物OD( ~X)在高能量区域会出现轻微的振动态反转现象.所有初始振动态得到的激发态产物OD(?)的振-转态分布都随能量的变化出现强烈的震荡,这是由于受到了激发态势能面上长寿命共振态的影响.反对称伸缩振动态(0,0,1)在高能量区域具有较大的产物分支比OD(?)/OD( ~X),表明绝热通道在某些情形下是主要的解离通道.  相似文献   

5.
构造了由多模复共轭相干态的相反态|{-Zj(a)*}〉q和多模虚共轭相干态的相反态|{-Zj(b)*}〉q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Ⅱ种强度不等的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ab)Ⅱ〉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Ψ(ab)Ⅱ〉q的等阶N次方H压缩特性.结果发现,在腔模总数与压缩阶数这两者之积取奇数,则当各对应模的初始相位、各对应模的初始相位差,态间的初始相位差、以及光子干涉项的幅度之和等分别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时,态|Ψ(ab)Ⅱ〉q的第一及第二正交分量可分别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这与现有报道的结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用含时波包方法计算得到H+D2O→HD+OD反应的第一个初始基态,第一对称(100)和反对称(001)伸缩振动激发态的全维态-态微分截面.计算的三个初始态的微分截面在低碰撞能量下都是很强的后向散射.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微分截面越来越宽,伴随着峰的位置逐渐向小角度移动,与标题反应是一个通过抽取机理的直接反应相一致.发现(100)和(001)态不只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积分截面,还有基本相同的微分截面-在相同的总能量下和基态反应也接近.反应产生的OD只有很小一部分在v=1态上,其分布几率和基态与振动激发态的相对几率相似,从而证实了Zare等人的实验结果和局域模式图像.另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相同的总能量下,伸缩激发抑制了产物HD的转动激发.  相似文献   

7.
第Ⅱ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非线性高阶压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131,自引:57,他引:74  
杨志勇  侯洵 《光子学报》1998,27(11):961-974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由多模(即q模)虚相干态|{iZj}>q及其相反态|{-iZj}>q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Ⅱ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2(2)>q.利用新近建立的有关双模及多模辐射场的非线性高阶压缩理论,首次对态|ψ2(2)>q的两种非线性高阶压缩(即N次方Y压缩和N次方H压缩)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当N为奇数时,如果各模的初始相位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而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在其态间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或者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取某一特定值,而各模的初始相位在其腔模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时,态|ψ2(2)>q就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N次方Y压缩效应。2)当q·N为奇数时,如果各模的初始相位和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而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在上述的态间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或者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取上述的某一固定值,而各模的初始相位和在其腔模和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时,态|ψ2(2)>q就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N次方H压缩效应。3)与文献10相比,态|ψ2(2)>q与态|ψ(2)1>q这两者之间的压缩情况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分别给出了绝对零度情况下,初始光场处于Fock态和相干态时,单模损耗腔中光子分布的时间演化解析表达式.在相干态情况中,给出了光子数分布函数不同于课本的一种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昌永 《光子学报》2002,31(7):799-801
提出了一种制备偶数个多原子Greenberger-Horne-Zerlinger态的方案,它是基于原子-腔场相互作用.首先n个分离的腔初始时处于真空态,通过双光子转移,把n个腔制备成数态|2>和真空态|o>的缠结态.随后,与腔场发生共振相互作用的2n个等同的原子被分别送入n个腔,通过相互作用后,2n个原子处于GHZ态,而n个腔仍然处于真空态.  相似文献   

10.
刘素梅  万琳  刘三秋 《光子学报》2002,31(11):1302-1307
采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充满Kerr介质的高Q腔中级联型三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光场相互作用系统原子占居态几率的时间演化规律;讨论了原子场模间的耦合系数λ、初始场的平均光子数(初始场强)n和 Kerr介质强度系数μ对原子占居态几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乃清 《中国物理 B》2010,19(4):2485-2492
采用全量子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 研究了初始处于SU(2)相干态的双模腔场与一个Λ型三能级原子共振相互作用的光场非经典性质,讨论了在没有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 直接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和应用经典微波场并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的三种情况下,两个腔模总光子数、配分参量和耦合系数对光场非经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两个腔模的总光子数M或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双模差压缩明显增强;减小配分参量和应用经典场并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a模光子的亚Poisson统计分布的平均程度变浅,而b模变深;两模间的反相关特征保持不变,增加M或直接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反相关平均程度变浅;直接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违背Cauchy-Schwartz不等式.  相似文献   

12.
HIRFL-CSR主环电子冷却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O8+为例,用电子冷却模拟程序计算了冷却时间随离子能量、初始发射度、初始动量分散、离子流强以及离子电荷态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储存环在冷却段的β函数和色散函数对冷却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非等同两原子与双模叠加态腔场的拉曼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处于双模腔中的两个非等同二能级原子与叠加态光场的拉曼相互作用,推导出了两模光场均处于光子数态和任意叠加态时腔场谱的计算公式,给出了两模初始场为相干态和压缩真空态时谱结构的数值结果,讨论了相对耦合常数R=g2/g1和初始场强对腔场谱的影响.发现腔场谱结构不仅与初始场强有关,还随初始场光子数分布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用形变的Skyrme-Hartree-Fock计算讨论了11Be的晕结构. 通过引入绝热堵塞计算, 得到了11Be的1/2+态有很大的形变, 得到的密度分布和实验值很好地符合. 还讨论了出现形变晕态的波函数密度分布和角动量大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Ⅱ类三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等幂次2m+1次方Y压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了由多模虚相干态|{iZj}>q、多模虚相干态的相反态|{-iZj}>q和多模真空态|{Oj}>q这三种不同的量子光场态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Ⅱ类三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2(3)>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ψ2(3)>q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2m+1次方Y压缩特性.结果发现:在压缩次数N=2m+1(m=0,1,2,3,…,…)的条件下,只要各模的初始相位和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分别满足一定的取值条件,态|ψ2(3)>q就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奇数次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N次方Y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中用谐振子乘积基展开法求解了四体系统的Schrdinger方程.通过分析波函数及形状密度函数在多维坐标空间的分布,比较了四体全对称0+态,四体金对称0态和四体全反对称0+态,四体全反对称0态的结构和内部运动的差异;讨论了对称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横向膨胀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质心系能量为S=20GeV的16O-Au碰撞的末态π介子的横动量分布,考虑了膨胀气体的成分影响,取更合理的能量密度的初始条件后,和NA35实验数据比较,其结果虽然比D.Kusnezov的计算更较好接近实验数据,但仍不足以完全解释实验.  相似文献   

18.
第Ⅶ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偶数阶等阶N次方Y压缩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侯瑶  孟继德  田来科  胡艳芳  万云  杨志勇 《光子学报》2001,30(10):1194-1199
本文构造了由多模相干态|{Zj}>q与多模虚相干态的相反态|{-iZj}>q这两者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Ⅶ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7(2)>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ψ7(2)>q的偶数阶等阶N次方Y压缩特性.结果发现:在压缩阶数N=2p、并且P=2m+1(m=0,1,2,3,…,…)的条件下,如果各模的初始相位φj(j=1,2,3,…,q)、态间的初始相位差与各单模相干态光场的平均光子数之和 等分别满足一定的取值条件,则在这种情况下态|ψ7(2)>q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偶数阶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2D平面模型,求解了描述定向H_2+分子和阿秒XUV脉冲相互作用的薛定谔方程,并求得光电子的角度分布.在计算模型中,采用基态1sσg和第一激发态2pσu的等比例混合态作为初始态,而激光脉冲的光子能量大于电离势,强度为1014 W/cm2. 计算结果表明,光电子角分布的非对称性和脉冲的宽度密切相关.这种非对称性实际上是由于初始态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相干振荡而导致的.当使用长脉冲时,这种相干振荡的周期效应就会被平均而消失,从而产生的光电子能谱会呈对称角分布.  相似文献   

20.
牛英煜  王荣  修俊玲 《物理学报》2012,61(9):93302-093302
利用两束频率比为1:3的重合脉冲控制分子振转态布居转移. 计算结果表明, 初始态|0,0>到目标态|3,1>的跃迁概率接近100%. 两束脉冲的相位可以控制跃迁概率. 当φ 1 =1.68 π 时, 两束脉冲相互增强, 跃迁概率增加. 当φ 1 =0.64π 时, 两束脉冲相互抵消, 跃迁概率降低. 第二束脉冲的场强对布居转移过程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