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烈衡 《计算数学》1997,19(2):164-169
1.引言及预备知识最早研究简化了的弹性接触的数学问题(称为单边问题)应属A.Signorini(1933年).到70年代初,G.Fichera(1972)[4]及G.Duvaut和J.L.Lions(1972)问对此类问题有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问题的解的存在性,正则性以及唯一性.R.Glowinski等的专著[5]中讨论了问题的数值逼近(也可见问中所列文献).特别应提到捷克数学家J.Ne6as,1.HlavA6ek等所进行的工作(见[7]及其中的文献)以及Kikuchi和Oden[9],从数学问题的形成到与之等价的变分问题解的存在性,以及有限元逼近的收敛性和误差估计都有研究.本…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知道,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当然,之所以有不同的视角,主要基于问题本身所蕴含的各种数学特征,这主要包括数量特征、位置特征、关系特征与结构特征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揭示问题各种特征的过程.因此,重视问题的特征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拟围绕上述四个特征分析,作些解读.  相似文献   

3.
所谓换元法,指的是在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Jot)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陌生问题熟悉化.  相似文献   

4.
康宇 《中学生数学》2012,(10):15-16
对寻求某些量的变化范围问题,其题设中的不等关系常常是隐性的.因此,如何揭示题设中的不等关系,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常见的椭圆问题的剖析,概括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以资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焱坤 《数学通讯》2007,(10):31-32
将有限集合中符合某一特性的所有子集合,称之为有限集合的子集族.在各类集合问题中,与子集族相关的问题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类.这类问题题型新颖,解答灵活,给同学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拟对这类问题分类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陈斌 《数学通讯》2007,(1):8-10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列不等式问题屡屡作为考查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常规题型.由于题目中条件结论跨度大,变形技巧强,所以常常被设置成压轴题,从而体现试题的区分度.数列不等式问题可以分为项不等问题与和不等问题,和不等问题可先转化为项不等问题来研究.本文谈谈如何用放缩法处理数列和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形似神不是     
数学中有许多问题,形式相似,但实质不同.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由于对题型“面熟”,极易产生思维误区,张冠李戴,造成解题失误.对这类题型如果能注意捉对配组,类比辨析,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很有益的.现就导数中的一些典型问题捕捉三对,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8.
张玉海  李长英 《计算数学》1997,19(4):337-344
1.引言本文讨论如下乘法逆特征值问题[1]有解的充分条件.问题MR.给定nxn实矩阵A—(a*和n个实数人l,…,An,求实对角矩阵X一山x以xl,…,1*使得*A的特征值为人,…,入.关于此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deOliveira[2],何旭初和戴华[31等给出过一些结果,但由于都是把此问题作为一般代数特征值反问题的特例来处理,没有注意到乘法问题的独特性,因而得到的可解条件比较强.本文根据乘法问题的特点,运用[31,[4]中的技术及拓扑度理论给出一些新的条件,这些条件大大改进了[2,3,5]中的结果.2.主要结果首先弓l进几个记号…  相似文献   

9.
染色问题是高考中考查排列组合知识的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由于该类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两个计数原理分类、分步解决,过程较为复杂,因而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即使是教师,一不小心也容易出错.现对染色问题解法进行剖析,寻求共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应刚 《运筹学学报》1998,2(2):84-94
二台机器自由作业的总流程问题是NP困难问题.当加工时间仅依赖于机器时,该问题尚未被解决.本文对于机器均不允许空闲的约束条件下的上述问题,给出了显式解,即最优时间表的构造形式,从而改进了文献中的结果.此外,本文还对允许空闲的上述问题,作了一些讨论,指出了Vakharia和Catay一文(1997)中算法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考虑如下非线性规划问题:众所周知,问题(NP)的解法主要有三类:1.直接处理约束,2.将约束最优化问题化为 无约束最优化问题来处理,3.将(NP)化为简单的约束最优化问题如线性规划或二次规划等来处理,而将约束最优化问题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如下的Lagrange函数:L(X,X,X)一八X)+(X,g(X》十(X,h(X》(1.I)定义1.1称点卜”,V”撤足互补性条件,如果对”(X)一ojE【I:c](亚.2)根据Lagrange函数(1.1)定义如下问题:(SPP):求点k”,u”,v」6H””,m二。;+c,使b“,u“,v」…  相似文献   

12.
被相交裂纹消弱且含圆形孔洞的弹性平面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讨论了被相交裂消弱且含圆形孔洞的弹性平面问题.对此问题,文中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并结合分拆函数法,把问题化为人们极为熟悉的Riemann这值问题的求解.由此,文中给出问题的封闭形式解.  相似文献   

13.
黄翔 《运筹学学报》2005,9(4):74-80
近年来,决定椭圆型方程系数反问题在地磁、地球物理、冶金和生物等实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二维的决定椭圆型方程系数反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由误差平方和最小原则,这个反问题可化为一个变分问题,并进一步离散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其目标函数依赖于要决定的方程系数.本文着重考察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此最优化问题数值计算中的表现,并与拟牛顿法作为对比.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我们适当选择加快收敛速度的预处理矩阵.同时还考察了线搜索方法的不同对优化算法的影响.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这类大规模优化问题中相对于拟牛顿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按 问题解决理论的一种观点是,把问题的解看成“从已知状态出发到终点状态为止的按顺序排好的一个问题状态序列”.(见W·A·威克尔格伦《怎样解题》,原子能出版社1981版P17—18).按此理论,数学的启发式教学也可以如此操作:学生理解题意后,启发学生说出序列之中的一个个问题状态(能多说出一个,就说明他对问题的了解更深入了一步.可以据此设计评分点么?可以作研究!).把它们排好序,一一解出后,就可连缀成整个问题的解了.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一类,也是一种问题序列,那是一般性的问句提示的序列.本篇…  相似文献   

15.
区间参数结构振动问题的矩阵摄动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结构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时,结构的固有频率也将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区间参数结构的振动问题,将区间参数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归结为两个不同的特征值问题来求解.提出了求解区间参数结构振动问题的矩阵摄动方法.数值运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具有运算量小,结果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组合几何诞生于20世纪中叶.是用组合数学的成果来解决几何学中的问题.主要研究几何图形的拓扑性质和有限制条件的欧几里德性质.组合几何以其内容丰富.题目新颖,难度有层次而在竞赛数学中异军突起.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分化了问题的难度.对每一子问题而言,原来问题中的不确定因素变成了确定因素(因为附加了已知条件),  相似文献   

17.
浅谈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我们必须指出,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应充分注意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强调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发现的能力,是创造发明的源泉.纵观科学发现的历史,科学家无不是在发现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8.
有些三角问题,根据题设条件,利用三角公式挖掘数量关系,构造代数方程来处理,使问题获解.往往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例1 求函数y=sinxcosx+sins+cosx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一组数学问题的统一证法与思考陶兴模(重庆市铜梁中学632560)贵刊在数学问题栏目中刊登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特色,形式新颖,方法独特.富有思考性,吸引着众多的数学爱好者去欣赏,去研究.最近,笔者对近几年来数学问题栏目中的一些分式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可以...  相似文献   

20.
加工时间依赖于机器的自由作业排序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2年M.Dror提出工件的加工时间依赖于机器的排序问题(schedulingwithmachinedependentprocessingtimes),并研究以最大完工时间(makespan)和以总的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两种这类排序问题.然而,M.Dror对以总的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提出的“最优算法”是错误的.本文用算例表明他提出的算法不是最优的,并在机器连续加工的条件下,把这个排序问题转化成指派问题(assignmentproblem),从而可以用匈牙利算法得到最优解.最后,我们提出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期引起国内外同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