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卢丁的红外、紫外等谱学性质,以及在CTMAB存在下卢丁与铁的显色反应.发现在盐酸介质中,卢丁能与Fe  相似文献   

2.
卢丁的谱学性质及其测定烟草中的铁(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晶体场谱、穆斯堡尔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多种手段研究褐帘石的谱学特征。从而探讨其结构特性,形成条件,岩体演化与稀土元素演化的关系。认为本区的褐帘石是部分变生的。变生的机理是因为其晶格中含放射性元素U,Th高,且这与褐帘石的选矿性能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HA型粘结剂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测试技术对HA型粘结剂分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n(C)/n(H)>1.3,则η>7.0×10-3Pa·s;若n(C)/n(H)<1.3,则η<3.0×10-3Pa·s;若ΔB≤7×10-4T,则η≥7.0×10-3Pa·s;若ΔB≥8.5×10-4T,则η≤3.0×10-3Pa·s;若n(H芳香)/n(H)≥0.65,则η≥10×10-3Pa·s;若n(H芳香)/n(H)<0.6,则η<3.0×10-3Pa·s;粘结剂分子中碳氢原子数比、峰宽、芳香氢所占脂肪氢与芳香氢总量的比值与其性能的表征量(粘度)呈线性相关,为粘结剂粘结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粘结剂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高梯度磁选法分离红土中氧化铁矿物基础上,运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对红土中氧化铁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起红土中氧化铁矿物分析流程和研究方法体系。研究表明,红土中氧化铁矿物主要有针铁矿、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氧化铁矿物沿红土剖面分布的规律性,记录了成土环境和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HY型沸石经过400℃真空煅烧,150℃吸附吡啶,分别在150℃、200℃、250℃、300℃、350℃真空脱附,先由红外光谱测得吸附在Lewis酸(简称L酸)和Bronsted酸(简称B酸)中心的吡啶吸收峰消光度(频率分别为1453cm~(-1)和1543cm~(-1)),然后,由紫外光谱测定其吡啶含量。求得两个红外吸收峰的消光系数为:ε~L=0.095±0.005cm~2/μmol,εB=0.065±0.004cm~2/μmol,计算了两种酸的酸量。测定了HY沸石和超稳Y沸石表面酸的酸强度分布。HY沸石的总酸量比超稳Y高,超稳Y酸强度比HY强。稳定化过程使总酸量减小,酸强度增加。在HY沸石中,L酸酸量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升高,B酸酸量在300℃左右煅烧时达到最大,总酸量在300—350℃煅烧时出现最大。这与HY沸石催化苯的烷基化反应转化率比较,催化活性和总酸量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用程序降温法生长了SrFCl:Eu~(2+)晶体,并测量了它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技术对g因子及自旋哈密顿参数进行了精确拟合。报道了各向异性的g因子及有关自旋哈密顿参量。发现并归属了Eu~(2+)的高阶禁阻跃迁。  相似文献   

8.
40CrNiMo 钢在回火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组织结构变化,用穆斯堡尔谱学定量研究了40CrNiMo 钢在回火过程中的这一变化,实验结果表明,300℃和 500℃回火处理的40CrNiMo 钢的室温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θ型碳化物的混合组织,随回火温度升高,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光度分析法中重叠光谱的研究 I-铂和铑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用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pH值2.0的B-R缓冲液中,痕量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的加入导致K2HgI4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加,在λex=λem=422 nm处,得到一个共振散射峰,其强度与CTMAB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6.50 mg/L,检出限为0.15 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石湖金矿地质概况的基础上,详述了围岩蚀变和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总结出成矿演化规律和矿化空间富集规律及综合找矿标志,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2.
用陆地卫星TM数据制作遥感影像图,在遥感影像图上识别旋扭构造,建立旋扭构造的数学模型,用已知金矿矿脉、岩脉、断裂、河流为控制点,用旋扭构造的数学模型绘制旋扭构造的旋回面(断裂破碎带),即预测的金矿矿脉,再用地质资料的钾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金矿围岩蚀现象和地面调查资料验证,为化探,槽探、钻探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拉尔玛金矿床中金与有机碳的关系分析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研究,结合岩(矿)石中金的浸出率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分析,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Q型聚类分析,得出结论:与硅质岩相比,板岩能提供的金是微不足道的。硅质岩中的活性金远远高于板岩,在成矿过程中易于迁移出来参与成矿;板岩中的金多为惰性金,难于活化和提供金源。大阳顶群热水成因的硅质岩,在沉积时不仅为当时的海水提供了大量的金源,而且成岩后构成了拉尔玛金矿床主要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详细对比和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的研究,论证了滇黔桂地区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分异,但深部成矿流体在运移至地壳的成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染了部分地壳(地层)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成矿物质的实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高岭石、水白云母、黄铁矿、辉锑矿和石英等中的次显微金,以及利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研究黄铁矿、毒砂中的晶格金,并从结晶化学的观点对次显微金和晶格金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均获得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从而对这些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