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固体壁面上霜形成的机理,在作了一些简化和假设以后,应用统计物理和热力学理论建立起冰核形成、增多的物理模型。根据导得的在壁面上冰核生长的速率方程可定性地表明那些因素影响冰核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电子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凤家 《物理与工程》2003,13(5):52-56,59
本文简要、系统地回顾了电子的发现和研究历程,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理解和解释了众多的物理现象,人们对电子的研究形成了物理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方法,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光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非常密切。人们的视觉与光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借助光来观察世界,从事生产劳动,光也是人们通常遇到的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所以,人们从很早起便对光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研究。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我国的《墨经》就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西方也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至于光学实验,像我国古代的墨家的针孔成像、赵友钦的“小罅光景”等实验,其方法之巧妙,规模之巨大,在科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它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光的本性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粒说和粒子说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中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4.
复杂网络可控性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绿林  老松杨  肖延东  白亮 《物理学报》2015,64(18):188901-188901
控制复杂系统是人们对复杂系统模型结构及相关动力学进行研究的最终目标, 反映人们对复杂系统的认识能力. 近年来, 通过控制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相结合,复杂网络可控性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内, 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复杂网络可控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重点讨论了复杂网络的结构可控性研究进展, 详细介绍了基于最大匹配方法的复杂网络结构可控性分析框架, 综述了自2011年以来复杂网络可控性的相关研究成果, 具体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可控性、可控性与网络拓扑结构统计特征的关联、基于可控性的网络及节点度量、控制的鲁棒性和可控性的相关优化方法. 最后, 对网络可控性未来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展望, 有助于国内同行开展网络可控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孟胜  王恩哥 《物理》2011,40(5):289-296
虽然水普遍存在,但人们在分子尺度上对水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却仍然处在初始阶段.文章简述了20年来人们对水在贵金属表面的吸附和浸润过程进行微观尺度上研究的进展,分析和讨论了水和表面作用的一般规律和所获得的经验教训,特别着重讨论了对上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的经典双层冰模型的修正.  相似文献   

6.
周全  孙超  郗恒东  夏克青 《物理》2007,36(9):657-663
对流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湍流和非线性系统的一个简单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热对流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然而,直到现在,人们对湍流热对流的规律和本质仍然所知有限。文章主要从湍流传热、相干结构、大尺度环流和湍流中脉动量的小尺度统计等四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湍流热对流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交通与色彩     
色彩用于交通安全,作为一项新的科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研究和应用中,人们发现:科学的交通色彩管理,既能美化城市环境,又能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以减少交通事故,真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准一维导体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由于实验上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理论上一些概念的逐步形成,准一维导体已成为固体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七十年代人们较多地研究的电荷转移有机盐TTF-TCNQ,以及最近发现的过渡金属三硫化合物例如 NbSe3和 TaS3,都具有十分特殊  相似文献   

9.
过去十年,当代物理学的前沿——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原因是粒子物理实验手段和方法的进步。粒子物理实验的迅速发展丰富了人们对粒子的种类、基本性质的了解,深化了人们对粒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认识;有效地对有关粒子理论、假设作出检验和判决;对粒子物理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了理论发展。随着粒子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物理学的奇葩——磁电子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磁电子学是一门研究电子学与磁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电子是电荷的负载体,它同时又是自旋的负载体。研究电子的电荷输运特性,人们创造了电子学、微电子学。  相似文献   

11.
1950年由于交流EL研究的进展,激起了人们对平板显示——首先是平板电视的向往。人们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电视机能够象一幅图画那样挂在墙上,或者象笔记本那样可以放在口袋里。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研究。道路是不平坦的。自从十年前研制成第一台实验性平板电视以来,虽然年年都有新样机诞生,但是要达到实用,估计还要走一段相当  相似文献   

12.
重离子裂变反应是重离子反应的一个重要反应道,在过去若干年里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本文扼要介绍了重离子裂变反应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人类嗅觉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的5种主要感觉中,嗅觉是最广泛、古老、直接和内在的感觉.这些特性使人们对人类嗅觉的研究异常艰难,以致于直到今天人们对嗅觉的功能仍不清楚,而对大脑的功能机制所知更少.与其他基于物理原理的方法一样,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优势(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无损性和无放射性等)为人们研究嗅觉高级中枢以及与嗅觉相关行为的脑机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文章在简单介绍嗅觉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近十年来,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类嗅觉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簿膜淀积过程中微波等离子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在金刚石薄膜的制备过程中,人们往往监测成膜过程中的宏观参量,使其工艺的重复性,优选性受到了很大限制。而随着对膜质量和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开展对低压下合成金刚石机理的研究,但至今未见系统地研究宏观参量与等离子体参量方面的工作报道。  相似文献   

15.
金属导体中电子的惯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7年,J.Thomson从阴极射线实验中发现了电子[1],这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颗基本粒子.近一世纪来,人们竞相对电子的质量、电量、形状大小及物质中电子的行为等等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对金属导体中电子惯性效应的研究仅仅是这许多研究中的一个方面,这一研究对于人们认识金属导体中电子的行为、电子的荷质比、物质结构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Nichols对圆盘中电子惯性效应的研究 K.F.Nichols首先对金属导体中电子的惯性效应进行了研究.他设想一金属导体圆盘以恒定角速度绕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线转动,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盘中电子…  相似文献   

16.
一、引 言 同步辐射是由电子同步加速器或储存环提供的强电磁辐射源,是相对论性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发射的电磁波.近十年来,同步辐射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工具,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带电粒子受加速时的辐射现象在上世纪末就开始研究,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人们注意到高能电子的这种辐射损失将限制电子加速器能量的提高,并对这种辐射的性质作了系统的理论研究.1947年,在同步加速器上首次观察到同步辐射现象,从此开始了同步辐射的实验研究.不过在当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因为它是加…  相似文献   

17.
戴根华 《物理》2011,40(3):194-196
2011年稍晚时候,法国将举办关于重量及其计量的国际会议,讨论一个重要的度量衡学方面的问题:是保留现在的人工千克标准,还是以绝对标准替代.有关如何将单位与标准衔接的讨论点燃了人们的热情,鼓舞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广泛研究.这种现象从  相似文献   

18.
微通道换热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通道换热器由于其较强的换热性能,较小的体积等诸多优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微通道换热性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中针对微通道换热研究中的沸腾换热,纳米颗粒,通道结构和临界热流密度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与单颗原子、分子以及高分子在结构上的显著差异,原子团簇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该领域的研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来,人们对原子团簇微观结构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在原子团簇的幻数结构、结合能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并对生长在液相基底表面的金属原子团簇的微观结构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元网络是受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对外来信息处理方式的启示而得名的。它的研究起始于40年代,但由于当初提出的单层感知器模型固有的困难在长时间内困惑着人们,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沉寂了几十年,直至80年代末,随着多层神经元网络的提出,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显示的强大功能逐渐被人们普遍认识和接受,才重新刺激起这方面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