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低比转速离心泵复合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奇点分布法对普通结构型式的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由长、短叶片构成的复合叶轮内部流场的实例计算,验证奇点分布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行、适用,而且显示出一些突出的优越性.指出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提出这些参数取值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车载燃料电池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普通高速(20 000 r·min-1)电机驱动的车载燃料电池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总结了压气机设计特点,并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计算(CFD)技术初步研究了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得到了相应的特性曲线与主要气动参数分布.根据数值模拟分析,所设计的车载燃料电池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宽广且平坦的工作特性,叶轮在设计转速下最高效率达83%, 最高压比达1.6, 流量范围在 0.05~0.20 kg·s-1.所设计的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能满足车载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对于压气机的要求,同时避免了采用高比转速离心压气机所需的超高速电机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国内优秀水力模型基础上提出15≤ns≤30特低比转速离心式潜水电系设计方法和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并给出ns=15.8水力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4.
特低比转速离心式潜水电泵水力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国内优秀水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15≤ns≤30特低比转速离心式潜水电泵设计方法和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并给出了ns=15.8水力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5.
刘晓春 《科技信息》2013,(16):372-372
本文针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存在扬程曲线有驼峰、大流量运行时过载、易发生汽蚀、易泄漏等难题,从消除驼峰、采用无过载设计方法、提高离心泵抗汽蚀能力、采用机械密封和应用监测系统与故障诊断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或措施,可作为低比转速离心泵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比转速离心泵的面积比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离心泵的面积比原理,提出了建立在面积比原理基础上低比转速离心泵在加大流量设计后计算面积比、第八断面面积的方法及计算公式,此面积比和第八断面面积与泵的流量加大系数、比转速加大系数有关,解决了依据经验统计值确定面积比且不能使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设计点效率最高这一问题.实例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效率,充实了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7.
低比转速离心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准三维方法在低比转速离心叶轮的流场计算中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的现实情况 ,将奇点分布法用于该领域的计算 ,并经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且在计算过程中显示出该方法的简单、快捷和结果精确程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水轮机蜗壳内流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研究现有的水轮机蜗壳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对蜗壳在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流动情况进行了三维不可压定常粘性流动的数值模拟。基于N-S方程和标准的κ-ε模型,采用贴体坐标、非结构化网格和SIMPLE算法,对蜗壳内部流动进行了计算分析,其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可作为蜗壳优化和固定导叶设计、改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数值模拟冲击式水轮机内部非定常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用动画解析法解析冲击式水轮机非定常内部流动的方法,此法提供了如何将非定常流动按照时间顺序离散成动画单元,并通过拉格郎日法对流体质点的加速度进行积分来求出水斗内非定常流动的分布首次解析了其内部流动.  相似文献   

10.
数值模拟冲击式水轮机内部非定常流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用动画解析法解析冲击式水轮机非定常内部流动的方法,此法提供了如何非定常流动按照时间顺序离散成功画单元,并通过拉格朗日法对流体质点的加速度进行积分来求出水斗内非定常流动的分布首次解析了其内部流动。  相似文献   

11.
微型燃气轮机向心透平导向器的流场分析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微型燃气轮机向心透平导向器叶片型线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设计出了5种尾缘厚度的导向器叶片,并分别对其通道流场进行了全三维黏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以该型线设计原则设计出的高亚音速向心透平导向器叶片具有较高的流动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减小向心透平的径向尺寸;尾缘相对厚度对导向器叶片流动特性及效率影响较大,尾缘相对厚度每增加1%.叶轮进口气流角将减小约0.03°,速度系数将降低约0.1%.考虑到目前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的工艺水平,导向器叶片尾缘厚度取0.6~1.0 mm、尾缘相对厚度小于15%可以获得较高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水轮发电机组效率曲线计算的方法,并建立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以有限水头下原型效率试验数据为样本进行训练,所得的网络可快速准确地计算任意水头下的效率特性曲线。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BP神经网络的局部极小及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在精度、训练速度等方面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不可压流体在转子进出口的径向平衡问题,对不同的径向流模型进行了讨论,得到满足径向平衡条件的解析解,并对新型水泵——水波泵的进、出口进行了分析计算,为完成水波泵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型燃机向心透平叶轮顶部间隙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自行研制的100kW微型燃气轮机向心透平叶轮,在级环境设计工况下的顶部间隙流动进行了全三维黏性数值模拟研究,其动静间隙信息传递采用混合平面方法,湍流模型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结果表明:向心透平叶轮顶部间隙流场在轮壳相对运动速度很高的情况下,其影响因素除了所熟知的叶轮叶片顶部间隙两侧压差以及已得到试验验证的轮壳相对运动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叶轮叶片表面次流,其存在使得叶轮顶部间隙流场更加复杂;叶轮进口较大的负冲角是该向心透平叶轮叶片表面较强次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研究向心透平叶轮顶部间隙流场时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15.
径流式有叶涡轮流量特性预测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般的涡轮流量计算方法,分析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经考察涡轮流道上各种气体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通过联立方程预测涡轮流量特性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求解过程.用该方法与涡轮台架试验相结合确定了流量系数随工况的变化关系,利用这种关系预测了几个径流式有叶涡轮的流量特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详细研究某型向心涡轮的流动特性和内部流场结构,采用准三维与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内部流场进行研究,分别得到多个转速下的特性曲线与主要参数分布,对两种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特性线进行对比,并对设计点的全三维数值模拟得到的流场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准三维与全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特性线基本相同,计算特性线时可以采用准三维方法,减少计算时间。通过对全三维数值模拟的流场特征的分析,初步了解了向心涡轮内部的流动规律,在设计点叶片前缘和尾缘附近有不同程度的气流损失存在,为进一步改进该向心涡轮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控制级单片机80C552为核心,开发出集测频,调速,调功,开停机操作,故障诊断及与上位机通讯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微机型电气调节器,并与抗油污染能力强,定位精度高、漏油量小的步进电机式引导阀及机械液压随动装置相配接,构成了一种新型调速器,步进式水轮机微机调速器。试验结果表明,该调速器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和提高的可靠性,各项性能均达到了国标GB/T9652.1-1997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固液两相流的动量方程出发,研究了水轮机蜗壳、导水部件及转轮中的含沙水流运动规律。推证了含沙水流在水轮机中流动时,其沙子和液体的流动属于分离流动,即沙子和液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角是不相同的,且沙子质量越大,差值越大;并指出在水头相同时,水中含沙时水轮机的效率一般低于清水时的效率;进而分析了水轮机各过流部件的泥沙摩损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城市日用水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城市日用水量影响因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探讨了城市日用水量预测模型的求解方法.建立日用水量和其相关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算法与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法求解该预测模型.RBF网络具有结构自适应确定,输出不依赖初始权值的优良特性;SVM回归法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SRM),以统计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算速度快,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通过分析验证的结果,证明了该日用水量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采用RBF和SVM两种求解方法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的有机朗肯循环(ORC)理论优化研究中指定膨胀部件等熵效率为定值这一分析方法的不足,研究了不同压比和绝热指数对径流式单级汽轮机结构尺寸和等熵效率的影响,为基于该类膨胀部件的ORC理论优化研究提供膨胀部件等熵效率的取值依据.结果表明:汽轮机制造条件限制了高绝热指数的工质实现高压比的循环工况;A类情形(绝热指数1.1~1.5)下,汽轮机无量纲结构尺寸大体相同,等熵效率变化规律相似;B类情形(绝热指数1.6~2.3)下,汽轮机无量纲结构尺寸和等熵效率均随绝热指数的变化而明显变化;间隙损失是影响A类情形下汽轮机等熵效率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更高的二次流损失和间隙损失是造成B类情形汽轮机等熵效率低于A类情形的主要原因;各个工质工况间汽轮机等熵效率值的差别最大可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