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书分为:第一篇重要技术进展概论,第二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第三篇食品中致癌物,第四篇食品中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检测技术,第五篇其他重要有机污染物(共二十三章)。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科技部九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人体生物样本(主要为血液、尿液等)中常见食品有机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多溴联苯醚、有机磷农药等的检测方法,以期为食品有机污染物摄入人体的内剂量监测及暴露评估提供方法学参考(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3.
食品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在纸和空气间的分配系数Kpaper/air是研究食品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向食品迁移的一个重要的理化参数.本研究推导了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的Kpaper/air的理论关系式.本方法不需要测定纸张中有机污染物的具体浓度,只需测定两份纸样的不同体积及峰面积即可计算出Kpaper/air值.进行了顶空气相色谱法精确度和准确度的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证实了本方法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研究还表明,本测定方法中两份纸样的体积比x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准确的测定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在纸和空气间分配系数Kpaper/air.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及痕量富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机污染物分析在近年进展作了评述。其主要内容涉及试样的预处理技术(如顶空法,吹扫-捕集法,固相萃取,半透膜等技术),各化合物的适用及有效的分析方法或仪器(如GC,HPLC及GC/MS等)以及各种技术及方法的联用技术等(引述文献37篇)。  相似文献   

5.
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工业废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溶剂浮选法对工业废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其进行鉴定。针对废水中几种主要有机污染物,对影响溶剂浮选的参数进行了优化。所述方法用于分析某石化工业废水中主要存在的39种痕量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水质分析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午阳  徐乐瑾 《化学学报》2019,77(8):705-716
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较大,且废水中含有的多种有机污染物一直是人类生命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对废水处理的研究必不可少,而理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是处理各种废水的基础.本综述概述了国内外针对各种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手段和计算模拟两大类.实验手段中主要采用光谱分析技术检测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而推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路径.但是由于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的不同,对于同种物质的降解机理研究,不同的实验结果存在着争议.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能关系模型(QSBR)、统计分子碎化模型(SMF)等计算模拟方法为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将实验手段和计算模拟有机结合起来,可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环境试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的定期评述中“环境试样分析”的第5篇评论。它评论了从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期间我国环境试样分析的进展,包括综述、大气分析、水分析、沉积物分析、生物样品分析和有机污染物分析引用参考文献494篇。  相似文献   

8.
磁性固相萃取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综述了近5年来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中重金属、农药、兽药、合成色素及其他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方向(引用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9.
采用萃取、旋转蒸发等前处理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与含量。设计一个综合性教学实验,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检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垃圾渗滤液中所含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本实验应用于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检测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64种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提取技术将土壤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提取出来, 经旋转蒸发浓缩至一定体积后, 用ODSC18柱净化, 再用氮吹浓缩后, 取1.0 μL注入气相色谱中, 用DB-5 ms柱分离, 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本方法研究土壤中6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其中包括苯系物、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氯代芳烃类、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类等物质的提取、净化方法以及回收率、精密度和检测限的测定. 该方法回收率为52.5%~105%.  相似文献   

11.
介绍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方法如顶空法、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棒吸附萃取等,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联用法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超声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技术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常规处理方法相比,超声处理高效省时.超声技术对众多难处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有效的.本文介绍了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原理、影响因素和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单独使用超声处理和超声与生物催化剂、化学氧化、吸附等其它技术的联用,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超声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化纤浆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剑辉  冯精兰  薛万新 《色谱》2004,22(3):287-287
化学纤维生产中所产生的浆粕废水,排放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是引起水体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当前,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主要是以综合指标五日生化需氧量(BOD3)、化学需氧量(COD)来表述。其实只靠这些综合指标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尤其是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组成与含量。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能够快速、灵敏的分析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GC-MS联用仪首次对化纤浆粕废水进行了分析,确定出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进步和人口增长,大量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中,环境污染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性、诱变性、细菌性和复杂多样性,难以通过传统的化学、生物和光解等处理方法有效去除,亟需探索环保有效的去除污染物技术.光催化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进行污染物降解,对环境友好,然而,其实际应用受到太阳能利用率低、催化剂分离困难、催化剂稳定性低以及矿化率低等因素的限制.近年来,将光催化技术与其他技术耦合成为解决上述困难的新趋势.对光催化耦合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工作机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对进一步推动去除污染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光催化耦合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光催化的机理和研究进展,总结了光催化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简要介绍了光催化耦合技术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其后,通过重点介绍一些典型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光催化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技术(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降解法)、高级氧化技术(电催化法、臭氧化法、Fenton法、过硫酸盐法)和其他技术(热催化法、等离子体法、超声波法、压电催化法、磁场法)的耦合机...  相似文献   

15.
检测分析技术是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基础,是精准识别新污染物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以及微塑料等四大类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下一步做好新污染物检测工作要加强检测标准方法的顶层设计,开发高通量、效率高的检测方法,重视样品前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和标准试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太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热脱附两种样品预自理方法的优势互补,与气相色谱分析相结合对太湖水体中不同沸点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太湖水中除了烃类污染物外还存在大量含氮有机污染物。其分布表明入湖河道中排放的工业污染物的流入是导致太湖水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多类别多残留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液液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提取方法,液液萃取法、低温冷冻法、固相分散萃取法、固相萃取法等净化方法,以及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方法。还指出了多类别多残留分析方法潜在的研究方向(引用文献64篇)。  相似文献   

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杂志将在近年开展专题报道的基础上,拟在2022年继续于第5、7、9期分别推出以“食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物”和“新材料成分”等分析对象为主的3期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检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具体内容涉及:1)食品质量安全分析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将迎来更智慧的新时代.本专题将重点关注食品添加剂,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药物残留、化学毒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检测的新方法,以及纳米技术、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在食物安全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2)环境污染物分析工业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过程、城市废弃物均对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专题将重点关注环境介质中各种污染物种类、成分、存在形态及各形态含量的分析测定.研究对象包括传统典型污染物(如重金属与有机金属化合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期低剂量暴露污染物(如抗生素类药物、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藻毒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灾害与紧急事件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承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监控与预警技术研究”获得进展。主要参加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20.
全氟辛基磺酸(PFOS)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PFOS类化合物的分析.论述了近年来HPLC-MS在检测环境、工业品、食品及生物中PFOS类化合物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