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bgaH)为报告基因,利用启动子探针检测技术研究了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均具有启动子活性的RM07DNA片段在嗜盐古生菌中的功能,结果从mRNA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证明RM07片段在嗜盐古生菌中同样具有启动子功能.缺失分析进一步定位了RM07片段中启动子活性必需的重要功能区,启动子缺失突变分析的结果与序列结构特征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嗜麦芽菌素P28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合成的细菌素,启动子Ps控制其主要结构基因(尾鞘基因和尾管基因)的转录.本研究首先用RACE方法确定嗜麦芽菌素P28的主要结构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尾鞘基因翻译起始位点ATG上游47bp处的G碱基,然后以lacZ(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报告基因对201bp长的启动子Ps从5′端进行缺失突变,发现具有启动活性的最小启动子片段长度为55bp.当启动子片段截短为89bp时,启动子Ps-89活性不仅有明显升高,同时不受丝裂霉素C影响.扫描突变分析Ps-201启动子中124bp与89bp之间的碱基,结果显示,碱基序列-GTCTG-是Ps-201的关键调控序列,突变后活性提高了2.53倍.  相似文献   

3.
用^35S标记的钙调素(^35S-CaM)作探针,从烟草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cDNA克隆pTCB40.DNA测序表明,分离的cDNA片段具有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3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所编码钙调素结合蛋白TCB40(CaM—binding protein,CaMBP)与离子通道蛋白的同源性高达81%.凝胶覆盖实验结果证明其表达的蛋白具有依赖Ca^2 的钙调素结合活性。缺失分析表明钙调素结合位点于其蛋白的C端。Northern blot分析发现,TCB40在烟草茎,叶和花中均表达,但在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4.
莲子心多糖的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燥的莲子心经机械粉碎、乙醇脱脂、沸水提取、乙醇沉淀及中性酶和Sevag法除蛋白得其粗多糖,经DEAE-Cellulose-32阴离子交换和SephacrylTM S-200凝胶过滤层析得组份ELPS-Ⅰ和混合物Ⅱ,Ⅱ再经过DEAE-Cellulose-32柱层析得组份ELPS-Ⅱ.GC-MS法测定粗多糖、ELPS-Ⅰ和ELPS-Ⅱ的中性糖组成.凝胶过滤色谱(GPC)法测得ELPS-Ⅰ和ELPS-Ⅱ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4.97×104 Da和2.96×106 Da.β-胡萝卜素漂白实验结果显示莲子心粗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5.
以N-烯丙基乙醇胺为原料,经过卤化,再与苯硫酚钾反应制得N-(β-苯硫基)乙基烯丙胺,通过硅氢化反应和三甲氧基硅烷作用,然后水解固载,络合氯化钯,得到固载在二氧化硅上的聚-γ-N(β-苯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并用XPS研究了结构.选用Ⅰ-十二烯、苯乙烯、Ⅰ-癸烯、苯基烯丙基醚、烯丙基环氧丙基醚、丁烯腈、环己烯、硝基苯等8种底物进行催化加氢,以评价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选择性明显.不同溶剂中,其活性顺序为:苯异丙醇>乙醇、正己烷.该催化剂在空气中放置半年,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经简单回收可再用  相似文献   

6.
2,3,4,6-四-O-乙酰基-β-D-半乳吡喃糖基异硫氰酸酯1与2-氨基-4/6-取代苯并噻唑2a~2d反应,生成糖基硫脲衍生物(3a~3d),再在仲胺存在下经氯化汞脱硫,得到一系列新的多乙酰基胍基糖苷类化合物(4a~7a,4b~7b),糖基的保护基团在甲醇/甲醇钠条件下脱除,得到游离羟基的胍基糖苷(4c~7c,4d~7d).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 R,M S谱和元素分析证实,所得产物均为β-构型.对代表性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与相应的葡萄糖基胍相比,半乳糖基胍类化合物对H IV-1蛋白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在酵母Candidautilis细胞壁上发现一种细胞壁主要结构蛋白(CWP33),其分子量为33×103,与其它细胞壁蛋白不同,该蛋白在细胞壁上对胰蛋白酶作用不敏感,而其它细胞壁蛋白组分几乎完全被胰蛋白酶降解.利用这一性质将该蛋白从细胞壁上抽提后,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rose凝胶层析得到纯化.经研究CWP33蛋白具有葡聚糖内切酶活性,可以水解地衣糖,但不能水解对硝基苯葡萄糖苷.该蛋白可能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8.
TDP43是一种DNA/RNA结合蛋白,属于异质核糖核蛋白家族成员,在调控转录、mRNA稳定性及翻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有报道表明哺乳类TDP43参与了炎症和免疫反应,然而TDP43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机制还不清楚。探索了斑马鱼TDP43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首先通过同源比对及构建TDP43的系统进化树,分析了TDP43在不同物种中的进化特征,结果表明TDP43在哺乳类和鱼类中的相似度很高(60%以上)。SVCV病毒感染斑马鱼和CIK细胞后,检测TDP43在各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发现,(脑、眼睛、肠、鳃、皮肤、心脏、肝脏和肾脏)和CIK细胞中均上调。体外构建TDP43真核表达载体或合成TDP43的小干扰RNA,在CIK细胞中过表达TDP43能够抑制了Ⅰ型干扰素表达,而敲降TDP43则上调了Ⅰ型干扰素的表达。此外,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DP43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说明TDP43可能是在细胞核中调控基因的转录而控制先天免疫反应。总之,我们研究了斑马鱼TDP43在响应病毒感染及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盐生盐杆菌启动子DNA片段的特征序列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启动了探针质粒pKK232-8从古菌盐生盐杆菌中分离到许多具有细菌基因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对其中3个片段RM07、RM08和RM13的序列测定,发现这3个片段上均具有典型的细菌基因启动子的保守序列(-35和-10区),其中的2个片段RM07和RM13还分别具有古菌或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典型特征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酵母菌启动子探针梭载体pYLZ-2将3个片段分别导入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通过检测(-半乳糖苷酶活性,进一步从功能上获得了确证,这是首次从结构和功能上发现并证实了来自古菌的DNA片段上具有二界或三界生物的特征,从而为进一步揭示古菌之谜和丰富生物的 进化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和途径,并有可能为构建双功能表达载体提供新的启动子来源。此外,在所获得的3个片段上还发现了类似于细菌σ^54启动子的典型,这是否暗示古菌为了适应极端环境所进行的转录调控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将乙肝病毒(HBV)ayw株完整的X基因正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1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表达X蛋白的重组质粒pBV-HBV(+);同时将X基因反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转录X基因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V-HBX(-).利用这两个质粒,构建出能同时转录X基因mRNA和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EX.AN-HBX,并在原核水平上,证实了反义RNA对X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为在真核水平上利用反义RNA对X基因进行调控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备甲鱼(Pelodiscus sinensis)载脂蛋白B (Pelodiscus sinensis Apolipoprotein B, PApoB) 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 并探索其是否具有阻断甲鱼系统性败血症球状病毒(Soft-shelled Turtle Systemic Septicemia Spherical Virus, STSSSV)感染的功能, 为最终控制和防治甲鱼系统性败血症疾病奠定基础, 构建了PApoB的原核表达系统, 纯化了重组PApoB, 并将其用于阻断STSSSV感染的分析: 根据甲鱼PApoB的基因序列, 设计引物, 扩增其第9932-11209bp(3294-3696 aa)区段, 将其连接至表达载体pET-28a(+)中, 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株, 经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 并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了重组PApoB; 将FITC标记的STSSSV与PApoB孵育后对甲鱼细胞进行攻毒, 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PApoB添加组的病毒荧光信号明显低于非添加组, 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以阻断STSSS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13.
在昆虫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多角体基因启动子下游克隆了全长的苏芸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cryIAc,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ThY1,用KpnI将cryIAc基因进行了截短,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2.随后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cry基因的下游引入了IE1启动于驱动的neo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和SV40小t抗原终止区作为cry基因的终止信号,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lneo和PVLY2neo,分别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DNA与野生型AcNPVDNA共转染昆虫Sf9细胞,用G418筛选后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得到了携带全长和截短。ryIAc基因的两种重组病毒vVLY1neo和vVLY2neo,分别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分子量为133300和82000的cry蛋白,大小分别与cryIAc晶体蛋白和预计的截短蛋白相同,并均具有与原晶体蛋白相同的免疫活性,生物测定表明两种表达产物均具有杀虫活性,和昆虫病毒一起产生协同增效毒性.  相似文献   

14.
用电击法将带有CAO基因片段的P sp109-E 8质粒转入到莱茵衣藻cbn1-48m t 基因突变株中后,转化子中出现了叶绿素b的恢复性表达,初步验证了丧失合成叶绿素b能力的cbn1和cao突变基因具有等位性的属性;将1641-1b(cbn1-43 m t )和CC-1354(cbn1-48 m t )突变株分别与CBS5(cao5 m t-)突变株的分离子CBS5-c1和CBS5-c5进行杂交,并通过随机分析方法分离获得1842个减数分裂后代分离子,经检测其中均没有发现有野生性表型的分离子,初步证明cbn1和cao 4突变基因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连锁性;从上述杂交系分离获得的50多个四分子中也没有检测发现显示野生性表型的分离子,进一步证明了cbn1和cao突变基因具有等位性的属性;根据CAO基因的DNA序列,从5′-端和3′-端设计两个探针,分别与莱茵衣藻核基因组Ⅰ号染色体上GBP 1和RB 47分子标记之间的21个BAC克隆进行的点杂交实验结果显示,该两个探针序列与21号BAC克隆(莱茵衣藻BAC文库序列号33e2)片段均有同源区的特性,此项DNA杂交实验初步证明,CAO基因的位点是在cbn1突变基因左右两侧的GBP 1和RB 47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33e2 BAC克隆片段区.  相似文献   

15.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SEB—E.coliBL2I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B表达产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B.采用TCID50法测定rSEB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D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μg/ml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μg/ml 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rSEB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SEB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