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泥土地利用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污泥处置方式,但污泥土地利用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国际上,对污泥土地利用的病原物数量控制有所规定。1994年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在污泥土地利用标准中规定,污泥中粪大肠菌群数(FC数量)小于1×103(MPN/g,DW)时,属于A类污 相似文献
2.
以美人蕉、草坪草、牛筋草为试材,进行了植物修复污泥重金属污染的盆栽试验,对植物修复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及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植物修复后污泥农业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直接施用污泥增加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容易导致土壤污染,而植物修复后污泥中的铜、锌、铅、镉、铬、镍等重金属的含量大大降低,符合污泥农用的国家标准;有... 相似文献
3.
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泥脱水的自动控制系统及该系统与中央控制室(DCS系统)的通讯,实践证明,该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泥脱水的自动控制系统及该系统与中央控制室(DCS系统)的通讯,实践证明,该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污泥水解残渣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石灰水解污泥所剩残渣为材料,研究该残渣直接使用、被水冲洗后(降低pH)使用以及将残渣与自然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再使用对金盏菊(Calendula of ficinalis L.)、油菜(Brassica napu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以及七彩椒((Capsicum annuum)种子的发芽影响以及残渣在自然状态下的pH值变化、残渣的堆放对周围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残渣对种子的发芽实验中,金盏菊种子的发芽比正常状况下的种子发芽慢2 d;油菜和高羊茅种子在被水冲洗后的残渣中的最终发芽率均达到100%;将残渣与自然土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随着自然上比例的加大,植物种子的发芽时间缩短2-4 d,最终发芽率增大20%-40%,差异显著;残渣在室内经过20 d堆放后pH≥7,而室外残渣经过同样时问的堆放后pH≤7;残渣与自然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分别装在大小相同的花盆中置于室内,并种不同植物种子,15 d后pH≈7. 相似文献
6.
利用乐安油田污泥固化生产生态建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固化剂与乐安油田污泥的适应性和最佳掺加量 ,进行了利用乐安油田污泥生产生态建材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乐安油田污泥生产的生态建材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不但变废为宝 ,而且解决了乐安油田污泥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蚯蚓生态滤池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系统污泥产量。但其除磷或除磷脱氮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工艺上还存在布水不均匀、局部积水和污泥堵塞等问题。蚯蚓生态滤池的污水污泥降解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选择更适宜的填料,优化滤池的污染物负荷、水力负荷和温度等条件,有利于提高滤池污泥减量效率。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藓类植物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生态适应性变化.重点阐述藓类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代谢指标,综述了藓类植物的脱水耐性和生态适应性的关系.分析表明,藓类植物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性受多方面调节和控制,对藓类植物脱水耐性的研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污泥生态床耐冷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污泥生态床系统冬季运行效果差的问题,自行培育、分离了四株耐冷菌,测试了其生理特性.实验表明,在0℃时,耐冷菌混合菌的比生长速率可达到0.058 h-1,而中温菌为零.加入耐冷菌后,污泥生态床的冬季运行效果显著提高,Zn的去除率比不加耐冷菌时提高了25倍. 相似文献
10.
变化环境下的地下水水文情势变化直接影响到地表生态的格局与过程,是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的关键因素.针对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评述了其生态水文研究的主要进展: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识别,变化环境条件下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水文响应,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规律,以及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模拟4个方面.总体而言,随着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已经从单一关注地下水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过渡到多要素耦合驱动、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阶段,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以及二者与地表生态的交互作用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中.未来重点研究领域与方向包括: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识别与演变机制研究;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分类及其空间绘图;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规律;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要素与过程综合模拟.上述研究的开展将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切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非对称非线性的环节对Smith补偿器进行校正,并用于间接加热蒸煮过程控制,仿真表明闭环系统具有较好的关于模型不匹配的稳定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生态工业系统的分形生长理论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工业园是一个开放的复杂演化系统,其结构模式处于不断进化中.文中以非平衡统计力学为理论基础,从生态工业系统的宏观结构出发探讨了其模式演化的机理,发现生态工业系统具有分形生长特性;对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共生网络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结构演化满足分形生长规律,与理论分析一致.研究生态工业园演变的新方法及其结果有助于指导城镇生态工业园的优化设计与模式演化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研究了参数不确定系统的解耦问题,得到了参数变化系统稳定解耦的一个定要条件,井给出了一个新的证明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非线性稳定解析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推广线性稳定系统最优控制的Kleimman迭代法, 构造非线性稳定反馈控制序列,
使得相应的评价泛涵序列单调下降和一致收敛, 并证明非线性稳定反馈控制序列一致收敛到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反馈控制.
同时,建立一个待定幂级数算法, 计算迭代序列,逼近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反馈控制, 并给出一个例子加以演示. 相似文献
15.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状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完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适生性的判据,拌制了4组不同孔隙状态的生态混凝土,在其上种植百喜草,考察了百喜草的表观生长情况,测定了百喜草植物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根系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的植物适生性不仅取决于孔隙率,同时也受孔隙平均孔径的影响.孔隙率越高,平均孔径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于百喜草而言,相比于孔隙率为36%、平均孔径小于4mm的生态混凝土,它在孔隙率为39.45%、平均孔径为6.4mm的混凝土中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一类具有相似性的不确定非线性组合系统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对不确定性只要求一个 已知的可能函数界,互联的强度由非减函数限制,减弱了对互联项的要求.利用系统本身 的相似性,简化了设计过程.所得控制器保证系统的实际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工程材料覆盖物护坡和传统的生态护坡均会一定程度上扰动河流边坡,改变原有的生境,使河流生态系统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植入型生态护坡配方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主要原料,氧化钙和氯化镁作为微生物灭活剂和胶凝剂,混合草种制成“植入泥浆”,采用泥浆泵加压,应用直径为10cm的高速旋转(1000r/min)喷射头在地表以下10~50cm深度范围内注入“植入泥浆”.“植入泥浆”内的草种发芽,经过约20天的生长后形成生态护坡.对比试验表明,这种方法一方面利用剩余污泥的保水性能和肥效,另一方面采用独特的地表下旋喷植入工艺,对河流边坡表层土壤扰动很小,在保持河道边坡稳定的同时,很好地保护生境,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生物学超循环(Hypercycle)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线性循环系统和非线性循环切换系统的概念,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这类系统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分别研究了非线性循环系统和非线性循环切换系统的稳定域问题,并通过系统循环矩阵的特征值,给出了非线性循环切换系统在任意切换律和确定切换律下的稳定域.仿真实验进一步检验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