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UHF波段超宽带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1/4波长短截线结构设计了一个超宽带滤波器.为了克服在较低频率下滤波器占用基片面积过大的问题,文中改进了1/4波长短截线滤波器的结构,大大减小了滤波器的体积,并用改进后的结构设计、制作了中心频率为785MHz,相对带宽为87%的15节超宽带高温超导滤波器,在无调谐情况下测试结果为带内S21<0.21dB,S11<-15.6dB,带外抑制超过65dB,矩形系数达到1.3,测试结果与设计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改进1/4波长短截线滤波器的结构,大幅减小了滤波器的尺寸.采用改进后的结构设计并制作了通带为250~480MHz的14节高温超导滤波器.在未经调谐的情况下,带内插损小于0.3dB,反射损耗大于10.9dB,带外抑制超过100dB,矩形系数达到1.3.为了实现更高的带内性能,本文提出了针对短截线型滤波器的调谐方法,调谐后滤波器的带内反射损耗改善了2.6dB,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调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结构的高温超导信道滤波器设计方法,采用Sonnet软件进行微带电路的全波电磁场仿真.设计了一个一分二的高温超导信道滤波器,信道滤波器工作在S波段,每个信道的相对带宽约为0.4‰,采用的材料为多源热共蒸发法制备的DyBCO双面超导薄膜,衬底为0.5mm厚度的氧化镁.本文给出了本信道滤波器的等效电路、理论曲线、耦合参数和模拟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款工作于L波段的4阶超窄带高温超导滤波器,该滤波器相对带宽仅为0.5‰,插入损耗为0.3dB.给出了超窄带滤波器的拓扑结构、理论曲线、耦合矩阵、物理电路以及实际测试结果.采用蒸镀于2英寸0.5mm厚度的氧化镁(MgO)基片上的DyBa2Cu3O7双面高温超导薄膜制作,滤波器的测试曲线、模拟仿真、理论计算三者有很好的吻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用于中国联通GSM900移动通信系统接收频段的高温超导滤波器,给出了滤波器的理论设计和模拟仿真结果,滤波器的微带电路制作于2英寸MgO基片双面DyBa2Cu3O7高温超导薄膜上,中心频率为912MHz,相对带宽为0.66%,滤波器的工作温度为75K,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了GSM900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中首先分析八信道高温超导多路器设计的方案,以及实现八信道高温超导多路器的技术;给出了用MgO基片为衬底,YBCO超导膜制备的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仿真曲线及实际测试曲线;并对多路器所用制冷器的制冷量进行了计算;最后给出八信道高温超导多路器的实际测试曲线。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射电天文观测接收系统的工程应用,在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频段(1.2GHz-5GHz)内要求实现部分频段(1.8 GHz-2.6GHz)带阻滤波功能。采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串联组合的集成化设计方法,通过折叠微带线、终端短路等方式对滤波器进行小型化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最终设计并制作出符合指标要求的高温超导组合滤波器,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一致,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 2000标准用超导滤波器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自均衡线性相位高温超导滤波器,给出了14阶三个交叉耦合的CQ结构滤波器理论计算结果、等效电路、耦合矩阵,设计的滤波器中心频率为830MHz,65%带宽内的群时延波动优于±10ns,滤波器模拟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很好得吻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高温超导双工器的设计方法.双工器包含一个公共节点和两个带通滤波器.作者使用开环半波长谐振器作为公共节点用于合并两信道滤波器,同时作为消纳网络消除滤波器之间的影响.各信道滤波器均包含了六个带折叠耦合线的发卡型谐振器,利用跨线引入交叉耦合.该高温超导双工器工作在c波段,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说明了该设计方...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共耦合谐振单元结构设计制作了一款高温超导五工器, 五工器五个信道的工作频率分别为807.5 MHz、810.5 MHz、813.5 MHz、816 .5 MHz、819 .5 MHz, 每信道通带宽度均为1 MHz. 滤波器电路用镝钡铜氧(DyBCO) 双面超导薄膜制作, 衬底为3 英寸0.5 mm 厚度的氧化镁( MgO) 基片. 文章给出了高温超导五工器的等效电路、 理论曲线、 耦合参数、Sonnet 软件全波电磁场模拟仿真和实际测试曲线, 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低照度条件下获取目标的彩色图像,提高夜间对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出了基于四波段图像融合的彩色夜视方法.采用F-P滤光片设计出了透射中心在三基色光中心波长及近红外波段的四波段滤光片,在各个透射区域的平均透射率均达90%以上;将四波段滤光片设计成圆形滤色轮结构,用分光计测得了各波段滤光片的光谱透射性;对加入滤光片后的系统信噪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滤光片不会引入噪声,计算结果表明加入蓝色、绿色、红色和近红外波段滤光片的成像系统的信噪比分别是原来单色微光夜视系统信噪比的19.59%、38.45%、47.28%和46.70%.借助国产超二代像增强器在微光实验室进行了四波段图像采集及彩色图像融合实验,实验时光照度分别为1×10~(-3)lx和1×10~(-1)lx,对获取的图像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照度为1×10~(-3)lx时,融合的彩色图像在均值、方差和熵这三项指标上均优于过滤后的蓝色和绿色的单色图像,且由于彩色图像中利用了近红外图像进行增强,使得彩色图像亮度更高,颜色分辨性更好;在照度为1×10~(-1)lx时,融合后的彩色图像的信息熵比红、绿、蓝三种基色图像的大,彩色图像携带的信息量更大.本文的研究对彩色夜视成像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沉积金纳米颗粒的干燥滤纸上进行对硝基苯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研究,并与对硝基苯胺在金胶水溶液中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相比,分子拉曼光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利用DFT理论计算对硝基苯胺在金胶颗粒上的吸附行为的拉曼光谱。DFT理论模拟计算和FI-Raman实验分析都表明这种变化源于对硝基苯胺的不同吸附方式。SERS和DFT结合研究分子的吸附是一种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微波等离子体炬 (MPT)为原子化器 ,以声光可调滤光片为波长选择系统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Na元素。实验中考察了观察高度、微波功率、MPT工作气流量对Na吸收信号强度的影响。在最优化操作参数下测定Na的检出限为 0 2 3μg·mL- 1 ,测定精密度为 2 6 %。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的全数字低场MRI信号接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场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提出一种实用的基于通用浮点DSP的全数字高精度、高效率信号接收算法. 对经前端调理的回波信号直接采样数字化,在通用浮点DSP上进行数字正交解调, 采用高效的积分梳状滤波器(CIC)、半带滤波器(HB)、FIR滤波器等进行多级滤波抽取,极大的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效率,最后得到用于成像的原始数据. 整个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全部采用单精度浮点数据格式,用软件实现,提高了运算精度,增加了信号检测系统的灵活性. 最后通过CCS2.2软件仿真,验证了本算法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We propose and demonstrate a simple and flexible approach to generate vestigial side band modified duobinary return-to-zero (VSB MD-RZ) signals at 10-40 Gb/s, using a dual-drive Mach-Zehnder modulator and a detuned optical band-pass fil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VSB MD-RZ signal i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with double side band MD-RZ (DSB MD-RZ) and conventional VSB MD-RZ. Bit error ratio (BER) measurement at 10 Gb/s shows an error free operation for the generated signal. Good performance is further observed after 100 km of single-mode-fiber transmission at 40 Gb/s.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Ka频段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都是基于同轴接口.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波导接口的Ka频段高温超导滤波器,滤波器与波导微带转换集成设计.设计中利用参数扫描技术克服了由于介质非均匀性而引起的频率偏移问题.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滤波器的性能.相对传统的基于同轴接口的设计方案,本文提出的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滤波...  相似文献   

17.
该文的工作是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具有陷波电路结构的P波段低温低噪声放大器。在低温75K环境下,工作频段为250-350MHz的范围内,该低温低噪声放大器具有优异的性能,噪声系数小于0.4dB,增益为14.4dB,增益平坦度小于0.05dB,输入反射损耗S11<-20dB,输出反射损耗S22<-20dB。同时在工作频段外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寄生通带内,该低温低噪声放大器成功实现了传输陷波响应,加强了系统对前端高温超导滤波器产生的寄生通带的衰减和抑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模型和仿真软件对全光非归零码到归零码的变换进行了数值仿真.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和光滤波器的10 Gbps的全光非归零码到归零码的变换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RZ码输入功率为-15 dBm时,该变换的误码率为1.0×10-9.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45°入射情况下K9基底上双波段截止分色的特性(截止带波长0.5~0.68μm、0.73~0.79μm,通带波长0.83~0.87μm),采用F-P型的带通滤光片膜系结构为初始结构,与常规设计理念相比有效减少了膜层的数量,薄膜的高折材料采用Ti O2,低折材料采用Si O2,以实现双波段截止的目的。膜层的设计层数为23层,总厚度为2.278μm,借助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法实现了镀制,利用分光光度计对镀制样品的透过率进行评估。测试结果显示,截止区(0.5~0.68μm和0.73~0.79μm)平均截止深度分别达到了12.57%和20.39%,通带0.83~0.87μm波段内的平均透过率达到了91.35%,样品测试曲线与设计相比,"蓝移"将近10 nm。薄膜样品基本实现了设计目标,具有双波段截止、高通带透过率的特性。在环境测试中:薄膜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膜层间匹配度适宜。该双波段截止分色滤光片能够应用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DIRECT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innovatively used in design of PMF. Tap coefficient is attained by achieving DIRECT algorithm with C language and Matlab language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amplitude response of filters. We have designed PMF (photonic microwave filter) with negative tap coefficient and then optimize the design. The minimum shape factor is as low as 1.318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highly efficient in designing filter and can produce necessary passband and stopban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eantime, transition band becomes steeper in the process of further optimization and the shape factor is closer to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