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Sm( Co0.79 Fe0.09 Cuo.085 Zr0.032) 7.95合金,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在1200 ~1240℃烧结1h,1165 ~1190℃固溶处理3h,快速风冷淬火后在840 ℃保温12h,以0.4 ·min-1的冷速冷却至420℃,保温10h,最后随炉冷却.磁体经过加工后,采用不同的磁性测试手段对磁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磁体的剩磁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矫顽力最好的工艺为1230℃烧结1h,然后在1180℃固溶3h.将此工艺制备的磁体采用中国计量科学院NIM-500C超高温永磁测量仪测试,磁体在773 K时的最大磁能积为10.94 MGOe,高于已经报道的同Z值的2∶17型永磁体.磁体的磁滞回线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 VSM)测得,室温下Br=10.5 kGs,Hcj=30.21 kOe,(BH)max=25.60MGOe; 773 K时磁体Br=7.45 kGs,Hcj=6.02 kOe,(BH) max=9.85 MGOe.剩磁温度系数α=-0.0624%·℃-1,矫顽力温度系数β=-0.169%·℃-1.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Sm(Co0.79Fe0.09Cu0.085Zr0.032)7.95合金,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在1200~1240℃烧结1 h,1165~1190℃固溶处理3 h,快速风冷淬火后在840℃保温12 h,以0.4℃.min-1的冷速冷却至420℃,保温10 h,最后随炉冷却。磁体经过加工后,采用不同的磁性测试手段对磁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磁体的剩磁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矫顽力最好的工艺为1230℃烧结1 h,然后在1180℃固溶3 h。将此工艺制备的磁体采用中国计量科学院NIM-500C超高温永磁测量仪测试,磁体在773 K时的最大磁能积为10.94 MGOe,高于已经报道的同Z值的2∶17型永磁体。磁体的磁滞回线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得,室温下Br=10.5 kGs,Hcj=30.21 kOe,(BH)max=25.60MGOe;773 K时磁体Br=7.45 kGs,Hcj=6.02 kOe,(BH)max=9.85 MGOe。剩磁温度系数α=-0.0624%.℃-1,矫顽力温度系数β=-0.169%.℃-1。  相似文献   

3.
2:17型Sm(CoFeCuZr):合金由于居里温度高、磁性能优良、温度系数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高温应用的一类永磁体.为了解决具有低内秉矫顽力温度系数特征的合金内秉矫顽力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成分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制备工艺、优化热处理工艺提高合金室温内秉矫顽力的思路.本文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中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不同尺寸的2:17型SmCo合金,确定了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并采用永磁测量仪对其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不同尺寸吸铸试样中Φ6试样磁性能比较稳定;热处理后其室温内秉矫顽力达到1300 kA·m-1,比相同成分普通铸锭的880 kA·m-1有显著提高.分析认为,吸铸法制备的合金内秉矫顽力的提高与其晶粒细化、取向度提高以及胞状组织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4.
Ca-Sm2O3-Fe体系生成Sm2Fe17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Ca-Sm2O3-Fe体系通过还原扩散反应生成Sm2Fe17合金的过程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研究了产物Sm2Fe17合金的收率及Sm和残余CaO的含量. 结果表明 还原扩散法制备Sm2Fe17合金的收率较高, 均大于80%, 且残余CaO的含量极低, 均小于0.55%; 随着温度的上升和反应时间的延长, Sm2Fe17合金的收率和Sm2Fe17合金中Sm的含量均增大. 收缩核模型处理结果表明 液态Sm和固态Fe之间的包晶反应为整个还原扩散反应过程的控速步骤; 还原扩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3.74 kJ·mol-1, 指前因子为7.79×10-3.  相似文献   

5.
稀土—铁—氮化合物Sm2(FeM)17Ny永磁材料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Coey J.M.D.和Sun Hong等发现了一种具有优异内禀磁特性的化合物Sm_2Fe_(17)Ny,其H_A=14 T Tc=475℃,μ_oM_s=1.54 T。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得了内禀矫顽力_iH_c=23.5 kA/cm(30kOe)的各向同性磁体,该磁体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例如,在200℃时,其_iH_c=8.8 kA/cm(11.0kOe)。该化合物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650℃附近完全分解为SmN和α-Fe的混合物。因而限制了用烧结法和热形变法制备各向异性磁体  相似文献   

6.
SmCo合金具有极高的单轴磁晶各向异性,成为未来高密度磁记录介质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Cr(100nm)/SmCo(50 nm)/Cr(20 nm)结构的Smco薄膜,SmCo层中Sm含量为35%(原子分数).利用综合物性测试系统(PPMS)和X射线衍射(XRD)对薄膜的磁性能和晶体学结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550℃退火20 min可以获得很好的硬磁性能,矫顽力R.达到了3183kA·m-1,XRD结果表明薄膜中同时存在磁性相SmCo5和非磁性相SmCo2等.高Sm古量的SmCo薄膜在退火温度为450℃时开始晶化,退火温度达到550℃时,晶化进行的比较完全.  相似文献   

7.
稀土永磁材料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业产品及功能器件等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对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能量密度、高温性能等.近年来,化学法成为合成稀土永磁材料常见的方法,通过"自下而上"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用磁力显微镜(MFM)研究了2:17型Sm(Co,Fe,Cu,Zr)z磁体的微磁结构。通过对镀和不镀Ta高温退火前后样品的微磁结构的比较。研究表明:20nm厚度的Ta膜保护层能有效抑制高温下Sm的挥发;对于2:17型Sm-Co磁体,样品制备过程中介入的应力只能对磁畴结构产生局域的影响;不镀Ta膜高温退火后,由于Sm严重挥发,样品表面微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对比高矫顽力Fe-Pt针尖和普通Co-Cr MESP针尖测量的磁力图,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酸钠水解法对BaMgAl10O17∶Eu2+(BAM)蓝粉进行了表面包覆, 通过XRD, TEM和AES等分析手段对包膜荧光粉物相、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BAM蓝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厚薄均匀、表面光滑且致密度高的硅氧化合物无机膜, 膜厚约为16~20 nm.BAM蓝粉经包覆处理后, 抗热劣化性能得以显著提高, 在600 ℃煅烧1 h后, 包膜BAM蓝粉的发光亮度和色坐标分别为91%和0.0609, 明显优于未包膜蓝粉的75%和0.0633.  相似文献   

10.
测量了Tm∶K2YF5晶体的吸收光谱,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Tm3 在K2YF5中的强度参数:Ω2=5.02×10-20cm2,Ω4=3.40×10-20cm2,Ω6=0.38×10-20cm2,以及Tm3 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荧光寿命τ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  相似文献   

11.
富铁ThMn12型R(Fe, M)12(R=稀土,M=其他元素)和Th2Ni17/Th2Zn17型R2Fe17金属间化合物通常被命名为1-12和2-17型化合物;它们已被开发成为稀土基磁性合金中重要的系列化合物。随着以Sm2Fe17Nx和R(Fe, M)12Nx(R=Pr, Nd)等氮化物为代表的“间隙原子效应”的发现,以及稀土资源的绿色开采和综合利用的发展,对富铁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成为热点。其中,Sm(Fe, Co)12化合物和间隙原子调制的R(Fe, M)12N(R=Pr, Nd), Sm2(Fe, M)17Nx等富铁材料的内禀磁性能与作为当前主流应用的高性能永磁材料Nd2...  相似文献   

12.
永磁同步电机中的NdFeB磁体含有近30%的稀土金属,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普及,永磁同步电机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稀土资源也将逐步面临短缺问题。从废旧永磁同步电机中回收NdFeB磁体是缓解当前稀土资源过度开发、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文中简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特点及其对于NdFeB磁体回收的影响,着重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中NdFeB磁体的回收策略,并对各回收策略的特点、优劣性进行总结,以期在回收废旧永磁同步电机中NdFeB磁体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粘结Sm2TM17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工艺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粘结Sm_2TM_(17)稀土永磁体与烧结磁体不同的是,将熔炼后的铸锭直接固溶处理,时效,粉碎,然后与环氧树脂粘结剂混匀并于磁场下压制成型,加热固化。当采用Fe含量为23%的SmCo_(4.9)Fe_(27)Cu_(0.55)Zro_(0.12)合金,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及选用一定成型工艺参数时,获得磁体的最佳性能为:Br=8250G,_i H_c=13000Oe,(BH)_m=16MGOe。对磁体稳定性的研究表明:磁体在25~150℃范围内不可逆损失小于4%,25~70℃范围内的平均可逆温度系数α=-0.03%/℃,最高长期使用温度为130℃,以及具有良好的耐酸、碱和盐的化学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磁性方面的有关研究工作, 主要内容有: 低钕快淬Fe3B基钕铁硼新型纳米晶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相结构与磁性, 快淬Pr2Fe14B/α-Fe型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微结构与永磁性, 快淬Sm-Co基稀土永磁材料的织构与磁各向异性的关系, 以及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矫顽力机制和模拟计算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熔体快淬的方法制备出Pr9-xDyxFe86B5和Pr9-xDyxFe84.4-yCoyGa1Mn0.6B5(x=0~2.0;y=0~15)薄带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进行了相成分分析和磁性能研究.对不同成分的样品磁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用Co替代Fe、用Dy替代Pr可以明显改善Pr2Fe14B/α-Fe型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室温和高温磁性能.适当的Co和Dy联合添加时,材料表现出很好的高温永磁性能,其中Pr8Dy1Fe76.4Co8Ga1Mn0.6B5样品在550 K时仍具有5.0 MGOe的最大磁能积,显示出很好的高温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实际应用中在低温下一些长余辉材料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研究长余辉材料的温度依赖特性.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Y2O2S∶Eu, Ti, Mg, 测量了其余辉发射谱和热释光曲线, 研究Y2O2S∶Eu, Ti, Mg在140~300 K和290~350 K温区的长余辉发光的发射光谱和衰减曲线的温度依赖. 当温度低于其热释光曲线起始点230 K时, 其余辉的发射光谱强度较弱. 随温度增加, 其余辉的发射光谱强度随温度增强. 300 K后, 其余辉衰减时间随温度变快. Y2O2S∶Eu, Ti, Mg长余辉的温度依赖行为与其热释光曲线密切相关, 并通过长余辉机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高温度稳定型Sm2Co17永磁体的磁性能会随着使用温度的提高有所下降.为了探究高温对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对该材料进行差热分析后得到3个明显的相变温度点:254、342和540℃.然后取同一批次的该磁体在上述温度下分别进行热处理30 min,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处理后样品进行显微结构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u和Fe的析出和氧化是材料磁性能失效的原因,分析结果对预防该类材料失效提供了微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表面活性剂为模板, 通过自组装制备出了具有管状结构的Y2O3∶Eu纳米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管状结构的形成. 在紫外光的激发下, Y2O3∶Eu纳米管表现出与纳米颗粒不同的发光性质. 由电荷迁移带和低温下的激光选择激发光谱可以推测, 处于纳米管壁内部的发光中心具有较为确定的格位对称性, 其发射光谱具有清晰的光谱结构. 由于表面缺陷的存在, 纳米管壁近表面的Eu3+离子处于较为复杂的微环境中, 其发射光谱表现为非均匀展宽的光谱线形.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硅酸钠水解法对BaMgAl10O17∶Eu^2+(BAM)蓝粉进行了表面包覆,通过XRD,TEM和AES等分析手段对包膜荧光粉物相、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AM蓝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厚薄均匀、表面光滑且致密度高的硅氧化合物无机膜,膜厚约为16-20 nm。BAM蓝粉经包覆处理后,抗热劣化性能得以显著提高,在600℃煅烧1 h后,包膜BAM蓝粉的发光亮度和色坐标分别为91%和0.0609,明显优于未包膜蓝粉的75%和0.06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