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禺早期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充满深厚的“自由”思想。剧中年轻人渴求着自由但又深受家庭伦理道德、残酷社会现实的束缚以及封建落后文化的精神扼制。自由思想在曹禺作品中具有较清晰的演变轨迹及其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张燕娣 《科技信息》2007,(13):12-12,28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是深化曹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情境设置可以说是曹禺戏剧剧场性最重要的戏剧结构形式之一,在其特有的人物塑造、丰富深邃的审美视角、氛围构造、人物场境描写中均有体现,它统一于曹禺戏剧内在意蕴的特殊要求,是曹禺观察现实生活的一个有力视角。这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情境设置也是曹禺戏剧异于其他剧作家的重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4.
出入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奥尼尔与曹禺悲剧观念比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尼尔与曹禺剧作多有相似之处,这不仅在两人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的表层显性形态如主题、人物、技巧、文化内蕴等诸方面表现出来,也在其深层隐性形态,如他们对生命、社会、对人的共同理解上表现出来.这些因素的整合,构成了两人各自的、同时也是相似或相近的悲剧观念.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独具的女性魅力成为经典之作,小说中刻画的男女主人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或是单纯,或是坚韧,或是粗俗,或是卑劣。不同的人物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结局。性格决定命运,《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牵引出四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现实,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影响和女性自我意识的遗失。  相似文献   

6.
以“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为代表的象征性戏剧意象的构思和创造,使得曹禺的四大悲剧在传达深刻理性精神(暴露性与批判性)的同时,又融含着一种超现实的、形而上的追问,即:对于“命运”的体认与思索。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第二作者罗贯中把林冲历史原型人物的粗犷性格改塑成一个以平和、沉稳为性格基调的人物,通过其人生命运,揭示出了乱自上作的主旨,概括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性口号,作品的思想和认识价值大大提升,显示出其善于由平凡出新奇的艺术创新能力。罗贯中对林冲性格的改塑,其视角不仅限于从社会和民族心理着眼,还包含映衬对比的艺术构思在内。或许是将前辈对林冲外貌定型化的描写奉为不应打破的成规,罗贯中只是改塑了林冲的性格基调,却仍保留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外貌,结果就出现了细人粗貌背离的现象。林冲的性格由罗贯中的率先改塑,到李开先重塑为形神统一的形象,以及在历代的艺术实践中不断丰富,以细人细貌为特征的林冲形象已经完全定型化。在几百年的历程中,作家和读者、观众都是林冲性格、形象改塑的创造者和促进者,因而林冲在《水浒传》之后的文艺作品中形神统一的形象是一种群众性、历史性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8.
浅论曹禺《雷雨》的基督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是青年曹禺悟解人生经验的一条路径,是他寻求个人出路、社会出路的一支航标。在其处女作《雷雨》中,作者通过人物、场景、情节全方位的安排,显示出强烈的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忏悔意识与复活意识。  相似文献   

9.
周萍在《雷雨》的故事脉络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不仅推动了剧情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而且是造成繁漪、四凤以及整个家庭悲剧的最直接动力。无论是着眼于精神因素还是伦理因素,周萍是个始终在挣扎抗争的人物,他两次乱伦并反抗失败的痛苦体验才真正体现了剧作家的创作意图———生存的焦虑,存在的荒谬。  相似文献   

10.
曹禺的《雷雨》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并深受作者自己的喜爱,一个未被人们发掘出来的原因是它再现了一个古老的原型——祈雨仪式。在无意识的驱使下,曹禺以现代话剧的形式把古老的祈雨仪式再现在人们面前,不仅让人们重温了祈雨仪式中蕴涵的人类文化精神,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在人生旅途中必须不断审视自我、拯救自我、完善自我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曹禺名剧《雷雨》中的鲁大海,是一个“大胆而幼稚”的反抗者形象、剧本通过鲁大海形象的塑造,一方面给《雷雨》架设了一个新时代的支撑点,一方面使作者早期的世界观和阶级意识得到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分析鲁大海的形象,对于理解和把握曹禺早期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曹禺早期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充满深厚的“自由”思想。剧中年轻人渴求着自由但又深受家庭伦理道德、残酷社会现实的束缚以及封建落后文化的精神扼制。自由思想在曹禺作品中具有较清晰的演变轨迹及其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历来认为,导致元杂剧《西厢记》中老夫人与张生、莺莺、红娘之间和张生、莺莺、红娘三者之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是各不相同的,前者是社会性动因(即外在动因),后者是性格动因(即内在动因)。但通过对文章的研究发现,导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其实是相同的,这一相同的根本动因就是人物之阃诚信与失信的性格矛盾。  相似文献   

15.
谭淑红 《科技信息》2008,(5):197-197
蘩漪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是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并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文章充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雷雨》是一部反映旧中国封建大家庭的悲剧,剧中刻画得最栩栩如生的人物当属繁漪,她与传统的悲剧人物式主人公最为接近。本文从社会环境因素和自身性格因素浅析繁漪这个令人关注的人物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7.
《奇异的插曲》是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写于1927年并第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一部现实主义戏剧。该剧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长的戏剧,情节复杂,人物角色极具张力,特别是贯穿于其中的人物的自恋、侵凌性体现了法国精神学派哲学家拉康的自我分裂的主体结构,体现了人物复杂的精神心理路程。  相似文献   

18.
将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公墓》、《内疚》、《女娲氏之遗孽》、《叶罗提之墓》、《姊嫁之花》和《雷雨》进行比较后认为:前几篇小说限于对心理分析理论的形象化图解,未能充分展开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雷雨》由于设置了周朴园专制冷酷的形象为背景、表现周萍和繁漪的乱伦关系以及周萍对四凤的爱而将这一情结表现得惊心动魄。《雷雨》成功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因在于:西方戏剧的命运观和曹禺对命运的思考的相互融合、曹禺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及作为艺术家对集体无意识的幻想创作。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阿诺德·贝奈特的《五镇的安娜》在人物关系上互为主体,其小说人物特尔赖特——安娜安娜——迈诺斯/威利之间突显出一种主体间性。特尔赖特——安娜的关系表明主体间性的失衡,安娜——迈诺斯/威利的关系代表了主体间性的延伸,而贯穿主体间性始终的则是以安娜父亲为代表的父权意志。《五镇的安娜》对父权话语的反抗和对女性自由问题的探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女性个体的自由,实现主体间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红楼梦》神话性进行了探讨,主要是通过人物来历,行为的解析,论述了作品所展示的现实世界、虚无世界的文化形态。揭示了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对现实的重视,对神话的追求,由此说明《红楼梦》的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