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筛选出两种较好的 1,1′ 联二萘酚拆分剂L TAC TMEDA(收率 75 % ,86%ee)和L PAC(酒石酸 ) TMEDA(收率 67% ,71%ee) .同时以L PAC(脯氨酸 )、TMEDA和CuCl的配合物PTCu为催化剂 ,在空气中催化剂量为 1.5mol%时 ,用氧化偶合方法不对称合成了光活性联二萘酚 ,收率 70 % ,35 %ee ,且回收的催化剂不需活化 ,可直接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2.
马朋高  张明杰  杨启超 《有机化学》2003,23(12):1422-1424
利用“一锅法”,以L-酪氨酸乙酯为原料和铜(Ⅱ)反应生成络合物,不对称催 化氧化偶合2一萘酚合成S-(-)-1,1'-联萘-2,2'-二酚,选择最佳反应条件,可 使化学产率达到67%,光学产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3.
光活性[1]1-联萘酚(BINOL)的不对称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 1 ,1 -联萘酚 ( BINOL)可作为手性配体或手性催化剂的前体 ,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2 ] ,所以如何得到光学纯的 BINOL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化学家的注意 .制备光学活性的 BINOL的方法较多 ,但一般效果较好的是用拆分的方法[3,4] .通过 2 -萘酚不对称氧化偶联直接得到 BINOL的方法也有许多报道 [5 ,6 ] ,但结果都不理想 .近来 ,Kocovsky等 [7]用鹰爪金碱作为手性诱导试剂 ,在Cu Cl2 存在下 ,2 -萘酚偶联得 BINOL,其 ee值为 1 0 0 % ,但产率只有 1 4% ,且由于鹰爪金碱价格昂贵 ,限制了该法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 ,我…  相似文献   

4.
1, 1'-联二萘酚的拆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钟增培  曹承君  朱良 《有机化学》1999,19(5):448-457
概括了近年来1,1'-联二萘酚类化合物等具有C~2轴不对称联芳香族化合物的拆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不对称催化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近10年来,手性配体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小分子手性配体被报道,其中许多手性配体展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但是由于昂贵的手性配体(金属催化剂)分离、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小分子催化剂的应用.因此,解决手性金属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问题是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国内外科学家从负载的角度出发已经成功地发展了众多的研究方法,无机负载法、交联高分子负载法、可溶性高分子负载法、树状大分子负载法等.许多负载的手性金属催化剂已经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高的对映选择活性.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1,1′-联萘-2,2′-二胺(联萘胺)化合物的制备,讨论了它们作 为手性辅助基或配体在烯烃、酮、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及在烯烃的不对称环丙烷化、 醛的烷基化反应、醛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不对称烯丙位取代反应和不对称 Diels-Alder反应等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丽  兰静波  谢如刚 《合成化学》2006,14(6):581-583
(S)-二苯基-(α-吡咯烷基)甲醇与氯化亚铜的配合物作为手性催化剂用于2-萘酚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催化氧化偶联反应,产率44.0%,e.e.值50.4%。  相似文献   

8.
自从Merrifieled首创多肽的固相合成以来 ,以聚苯乙烯树脂为支持物的合成方法在化学及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广范应用[1~ 3] .作为该方法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将手性配体联接在多聚物上用于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已成为当前不对称合成的热门领域之一 .近年来踊现出大量多聚物固定化的手性不对称催化剂 ,在二乙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4] 及Diels Alder等[5] 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不对称催化能力 .光学活性的 1 ,1’ 联萘 2 酚 (BINOL)是不对称催化中应用最广泛的配体之一[6~ 9] .为了将BINOL引入非均相不对称催化 ,我…  相似文献   

9.
1,1′-联-2-萘酚是具有C2轴不对称联芳香族化合物,已在不对称合成、分子识别、新材料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1,1′-联-2-萘酚的基本性能、应用以及国内外最常用与最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10 mol%手性二胺和10 mol%手性磷酸的催化下,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与三氟丙酮酸甲酯完成Aldol反应,得到80%的产率和73%ee的对映体过量产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1.
胡键  吴彤  李恒光  谢如刚  甘亚  吕丁 《化学学报》2001,59(2):279-283
(1'R,3R,4R)-N-取代-3-(1'-羟基乙基)-4-乙酰氧基-β-内酰胺(3)是合成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以廉价的L-抗坏血酸为原料,制得S-缩异丙氧叉甘油醛(5),与胺反应定量转变成相应的手性亚胺(6a~6d),6与双烯酮[2+2]环加成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3(S)-乙酰基-β-内酰胺(8a~8d),其非对映体过量由类似反庆的80%提高到接近100%。8a经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3a。  相似文献   

12.
一个得到1,1'-联-2-萘胺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萘胺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与1.5eq的CuCl2·2H2O反应,氧化偶合得到1,1'-联-2-萘胺(1)与CuCl2的络合物沉淀。沉淀依次经沸水和氨水处理,得到产率56%的1。  相似文献   

13.
PADUWA  A  陈庆华 《化学学报》1986,44(7):675-680
通过有锂反应,硼氢化反应,氧化,缩合及消除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呋喃双烯体系2-(6'-硼基-5'-己烯基)呋喃(1),并进一步探讨了它的分子内DIELS-ALDER环加成及有关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陈庆华  GENG ZHE 《有机化学》1993,13(3):299-300
手性γ-孟氧基丁烯酸交酯在构成各种杂环化合牧天然产物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一些新的γ-孟氧基丁烯交酯的新的手性源的制备和研究了它们的不对称反应.  相似文献   

15.
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的另法全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两个易得原料3,4,5—三甲氧基苯甲酸和3,4-二羟基苯甲醛出发,分别合 成出2—羟基4,5,6—三甲氧基苯乙酮和3,4-二苄氧基苯甲酰氯,随后采用相转 移催化法成功地全合成了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个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磷钼钨杂多酸H~3PMo~1~2~-~nW~nO~4~0(n=0,3,6,9,11,12).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了这些杂多酸的还原性.结果表明,在还原态的杂多酸中,除了因失去桥氧产生的Mo^5^+信号A(其g~⊥^A=1.952, g~∥^A=1.852)外,钨取代后产生另一Mo^5^+信号B,其g~⊥^B=1.923,g~∥^B=1.877.该信号被认为是由于杂多酸中钼的端氧还原所致. 由此提出钨的取代影响了杂多酸的氧化还原性,即桥氧的稳定性相对增强,端氧的稳定性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研究了Ce(IV), H2SO4, Ru(bipy)3^2^+和5种α-羟基羧酸对Ce(IV)氧化钌(II)-联吡啶化学发光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 化学发光反应速率分别与Ce(IV),Ru(bipy)3^2^+, 5种α-羟基羧酸的浓度和1/[H2SO4]^2成正比, 据此提出了偶合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推导得到的反应速率方程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杨瑞娜  薛宝玉  金斗满 《化学学报》1993,51(10):983-986
通过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2(OPPh~3)~2(C~6H~5CO~2)~4], 以元素分析、IR、TG、磁性及粉末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并对其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铜(II)化合物作用下2-綦胺的氧化偶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萘胺(1)在甲醇中与铜胺络合物[x(CuCl_2):x(苄胺或乙醇胺)=2:1]室温 下反应得到产率为74%的1,1'-联-2-萘胺(2)。在醋酸铜、硝酸铜或高氯酸铜的催 化下,1在甲醇中被氢气氧化为2-氨基-1,4-萘醌-4-2'-萘亚胺(3),产率86%。 用X-ray单晶衍射证实3的乙酰化产物结构为2-乙酰氨基-1,4-萘醌-E-4-2'-萘亚胺 (4)。循环伏安研究表明,铜(II)化合物的氧化反应选择性与其还原峰电位有 关。电喷雾质谱的分析表明1,2-萘醌-2-亚胺(6)是生成3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